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安邦智库12月4日战略预测:跨大西洋关系裂隙与中欧关系

2022年已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展望2023年,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外部挑战,仍然是来自西方的地缘政治压力。

具体来说,压力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美国的战略调整。美国已将中国列为头号长期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新的战略定位已成为中美关系的长期基本逻辑,也是中国国际环境恶化的“源动力”。二是美国已成功推动西方盟友在对华关系上选边站,形成了与中国基本“对立”的西方国家阵营。这种“对立”不只是基本态度,还包括在对华关系上的一些共同行动(如经济制裁)。三是因为中俄关系引发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质疑。乌克兰战争重新凝聚了北约、强化了美国对北约的领导力和控制力,也引发了西方国家对与俄罗斯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国的质疑。

可以预见,上述整体不利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左右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

不过,以美欧为核心的西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在跨大西洋的美欧关系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裂痕。在特朗普任总统期间,美国与欧洲关系中的裂痕开始加大。一方面,以德法为核心的老欧洲国家追求欧洲的“战略自主”,默克尔与马克龙是代表人物;另一方面,特朗普这位非建制派总统以“生意”视角与欧洲算账,加剧了美欧之间的裂痕。从根本上看,老欧洲国家追求的欧洲“战略自主”,实际上是触动了美国的利益,也与北约机制的根本利益有冲突,这为美欧关系埋下了隐患。

乌克兰战争暂时弥合了美欧关系的裂痕,重塑了美国对北约的领导作用。不过,随着乌克兰战争久拖不决,现实的经济利益摩擦开始起到更大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的访美之行。据媒体报道,马克龙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闭门工作会议期间表示,尽管美国拜登政府为遏制全球气候暖化的努力值得称赞,但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极具侵略性”。马克龙警告,如果两国在更广泛的贸易问题上不能达致同步,将扼杀欧洲的“很多工作职位”。 “我不想成为销售美国产品的市场,因为我有和你们完全一样的产品。”他强调,法国的中产阶级也需要就业,“《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你的问题解决了,但我的问题反而增加了。”马克龙认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容许对美企补贴的做法,是“分裂西方的选择”。他还以恳求的口吻表示,美方应“设身处地想想”法国的处境,法国只是想“被当作好朋友一样得到尊重”。

由于“历史悠久的美法关系”,拜登政府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马克龙,给足了马克龙面子。不过,在涉及实际利益时,拜登政府并未让步。当地时间12月1日,在马克龙与拜登正式会晤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拜登在回应马克龙对美国产业补贴政策的批评与抱怨时称,“美国不会道歉”(MAKES NO APOLOGY),他本人亲自签署了这则法案,也不会为此而道歉。拜登仅表示,该法案投入约3690亿美元用于补贴美国新能源等环保产业,规模如此巨大,“显然会出现一点小问题”,需要对它进行调整。对此,有媒体称,这意味着拜登政府要作出让步,这是马克龙此行获得的“意料之外的胜利”。不过,在12月2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我们没有任何计划要重返国会来对《通胀削减法案》进行修改”,“我们不会去特意处理这个过程中的任何‘小瑕疵’。”

美国与欧洲关系趋于微妙,在对中国的关系问题上也有明显体现。可以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一块通用的“靶子”,成为各国在政治、外交上划分阵营的“试金石”。在拜登政府任内,美国政府一直在煽动所谓的中国“威胁”,并采取了系列的行动对中国施压。近几个月来,美国的行动和言论不断升级。例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表示,希望看到美国及其盟友在对华立场上“日益趋同”。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日前表示,中国美国公司的威胁越来越大。美国在10月份对中国获取某些美国开发的技术实行管制。美国不仅自己施压,还希望欧洲国家加入进来,对中国实施类似的出口管制限制。客观来看,美国的说法已经在欧洲得到了相当多的认可,欧洲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系统性的竞争对手”,部分国家如英国更表示,中国对英国形成了“系统性的挑战”。

不过,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有迹象显示,尽管欧盟在不同场合将中国称为“战略对手”,但它正在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做法。有地缘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欧盟正试图制定自己的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中国战略。这一战略是关于‘降低风险’,而不是‘脱钩’。”脱钩指的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分离,但对于欧盟来说,这不符合其利益。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是欧洲商品的第三大买家,也是欧盟进口产品最重要的市场。在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之际,中国作为欧洲市场的重要性变得更加重要。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试图将欧盟拉向与中国保持距离的方向时,欧盟则热衷于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战争的经济影响加剧了这种愿望,明年将对欧洲经济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今年以来,欧洲重量级政治人物已先后造访中国。如11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并获得了中国的采购大单。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访问了中国。有西方分析人士称,两次来自欧洲的重量级访问如此之近,展示了欧洲对中国的现实态度,并预期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在短期内将实际上有所改善。

我们注意到,荷兰官员最近的表态,也显示出与美国政府所期望的不同。尽管美国在对华出口高端半导体设备一事上敦促其伙伴收紧控制,但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大臣米奇•阿德里安森斯(Micky Adriaansens)坚持认为,荷兰以及欧洲“应该有自己的战略”,“我们必须想清楚——对于特定产品和价值链,与中国做生意的风险是什么。”她认为,“总的来说,我们荷兰人的看法非常积极,并且一直着眼于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我们与中国有很多经贸往来。许多荷兰公司在那里经营。”中国占荷兰进口的11%(仅次于德国),占荷兰出口的大约5%。荷兰经济大臣表示,这种关系“真正促进了对欧洲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创新和贸易。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一点。”她还表示,荷兰仍然“非常积极”地看待荷中关系,而在华经营的荷兰企业正在促进创新和贸易。

从近期的这些变化来看,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在未来,中美欧三方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将会再度陷入复杂的多方博弈之中。中国与欧美的地缘政治关系虽然难改基本对立的格局,但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欧关系变化的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中国提供新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空间,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政策选择。

我们一向认为,在整体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之下,中国在与欧洲发展政治与经济关系方面需要有与对美国不同的思路和态度,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应对措施。美国目前的所有对华政策是基于一个基础目标——遏制中国的发展,减缓或消除中国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可能性。但是,欧洲的目标则与美国的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多个国家形成的松散国家联盟,欧盟不可能如同美国一样,有着完全一致的外交与经济利益,欧洲多个国家必须要考虑各自的经济利益。为此,中国在对欧关系上,需要采取与对美国完全不同的策略。对于咄咄逼人的美国中国可能需要在保持合作的大框架下,保持多一些的“斗争”姿态与策略。但对于欧洲,中国则需要保持更多的柔软姿态,以促进经贸合作、做强经济纽带为宗旨,尽量减少对欧洲关系中的“斗争”成分。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类似策略。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时,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是要秉持正确认知。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中方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二是要妥善管控分歧。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应该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关键是尊重彼此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举行中欧人权对话。三是要开展更高水平合作。中方将向欧洲企业保持开放,希望欧盟排除干扰,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四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习主席所谈的四点建议,为今后中欧关系的发展勾勒出新的合作框架。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地缘政治矛盾趋向常态化时,美欧跨大西洋关系中裂隙会随着经济利益的纠纷而增大。中国在对欧洲关系上,需要采取与对美关系不同的出发点和策略,持续构建以经济和贸易为基础的中欧关系。世界不可能长期停留在极端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我们应该寻求更加持久的常态化的中欧关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邦  安邦词条  中欧  中欧词条  大西洋  大西洋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裂隙  裂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