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民主孤岛”——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原因分析

2010年4月以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陷入动荡,反对派通过发动大规模骚乱夺取了政权,前总统巴基耶夫被迫流亡海外。6月初,吉南部奥什地区爆发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的大规模族群冲突,造成数百人伤亡,数十万乌兹别克族人背井离乡,前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吉尔吉斯斯坦乱局的原因十分复杂,包含政治派别间的殊死较量、部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大国地缘政治争夺等多重因素。连年动荡使吉尔吉斯斯坦陷入政治混乱和经济凋敝的恶性循环,也影响着整个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中亚地区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

一、吉尔吉斯斯坦为何爆发“二次革命”

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曾因爆发“郁金香革命”而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巴基耶夫就是在这次革命中被推上总统宝座的。当年的巴基耶夫以“革命者”姿态,高举反腐败大旗,誓言在吉尔吉斯斯坦彻底根除前总统阿卡耶夫家族留下的腐败风气,吉尔吉斯斯坦人民也对他寄予厚望,然而5年后,巴基耶夫却像其前任一样被指走向腐败和独裁。

据外电报道,当巴基耶夫的位置稳固后,其家族的腐败程度远远超过阿卡耶夫。巴基耶夫任人唯亲,很多政府要职被其家族或南方派系掌控。其三弟扎内别克担任总统卫队队长,长子马拉特任国家安全局副局长,却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并掌管烟草进出口审批等实权。次子马克西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风云人物,集官商于一身,被称为仅次于总统的“二号人物”。他不仅担任吉发展、投资和创新局局长,同时也是吉最有实力的商人,在父亲的庇护下,他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后因在“吉电信公司”和“北方电力”公司私有化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而被媒体曝光,引发吉反对派在3月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早在2009年7月的总统选举中民众就已经对巴基耶夫家族十分不满,但巴仍然顺利当选,一些选民投票支持他的理由颇为无奈:“换一个总统还得重新搜刮一次,与其换一头‘饿狼’还不如留一头喂饱了的狼”。这次反对派策动的骚乱能一呼百应,并迅速呈燎原之势,就是因为巴基耶夫家族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

贫困问题是吉动荡的根源。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地区东南部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的 90%以上被高山所覆盖。吉尔吉斯人讲过一个笑话,说真主给各国人民分土地,但吉尔吉斯人因为睡过了头而迟到了,结果土地都分完了,吉尔吉斯人悲伤地哭了起来,真主没办法,只得把自己家的花园给了吉尔吉斯人。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确是雪山连绵,湖光山色,风景秀丽,但缺乏石油、天然气等可以藉此致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比较有限,所以吉尔吉斯斯坦始终处于世界最贫困国家行列。吉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无法作为商品卖给下游国家,而水电建设又需要巨额投资,远不是凭自身能力能够解决的,所以其“水电兴国”战略始终无法落实。

巴基耶夫执政5年来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起色,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800美元。百姓收入增长缓慢,脱贫无方导致民怨沸腾,全国500多万人口中有1/3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吉经济雪上加霜。吉过去每年外出务工收入大体与国家财政收入相当,金融危机使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用工数量大幅下降,导致吉的侨汇收入骤减,而且吉货币索姆一年内贬值30%。收入下降、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令百姓苦不堪言,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更是由8.4%减慢至2.3%。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财政收入预计为11.7亿美元,财政支出预计为14.8亿美元,出现3亿美元的缺口,俄罗斯提供的3亿美元援助已经用于水电站建设和扶植中小企业,政府无奈只得用公共服务费用来弥补财政亏空。从2010年1月开始,电费上涨了2倍,供暖和热水费用提高了5倍左右,吉百姓怨声载道。解决贫困问题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各政治派别煽动暴力革命的最佳借口。

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舞台,似乎有数不清的反对派力量在和政府进行无休止的斗争。吉尔吉斯斯坦有影响力的反对党几乎都是由被废黜的政府高官所领导,无论他们以何种口号作为包装,其实质都是和政府分享权力。苏联解体后,当其他中亚国家都在从传统的威权体制向民主制度缓慢转型时,吉尔吉斯斯坦却率先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曾被西方誉为“中亚的民主绿洲”。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学来的只是民主制度的皮毛,如自由的媒体、林立的党派,特别是阿卡耶夫执政后期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吉尔吉斯斯坦的各类政治反对派得以滋生强大。外电评论认为,巴基耶夫为了巩固自身执政地位,不断排斥、铲除与其意见不合的政治精英,近年来多名政治家被捕入狱,与巴基耶夫家族有关的政治仇杀接连不断,使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精英纷纷走到了巴基耶夫的对立面,各反对派力量在反巴基耶夫问题上意见日趋一致,所以才出现联合推翻现政权的一致行动。

这些反对派的领导人从 2005 年起都曾分别以不同组合的方式进行过反巴基耶夫的活动,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其中奥通巴耶娃有些特殊。她本是吉独立后的首任外交部长,因对阿卡耶夫和巴基耶夫两大家族的腐败深恶痛绝,而成为吉政坛上的资深反对派。最终团结各政治反对派推翻了现政权,并被推举为过渡时期总统。成熟政治体制下的政治反对派通常与当政者形成一种理性批判和建设性鞭策的关系,但是在吉尔吉斯斯坦,执政一方与在野一方却是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当年巴基耶夫辞去总理职位后成为反对派,最终通过暴力革命夺取了政权,便是例证。这次事件中的反对派领导人多数曾在巴基耶夫政府中担任高级职务,而且大都与巴基耶夫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如前外长奥通巴耶娃、前总理阿坦巴耶夫、前议长捷克巴耶夫、前总检察长别克纳扎洛夫、前国防部长伊萨科夫、前议员萨利耶夫等。

二、民族冲突中的多重因素

2010年5月份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奥什、贾拉拉巴德等地爆发了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的大规模冲突,造成数百人伤亡,数十万乌兹别克族人进入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这次规模空前的族际冲突可以说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的“并发症”,它并非单纯的民族矛盾,而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全局动荡背景下,各类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乌兹别克族是吉国内第二大民族,占吉总人口的13.8%[1],吉南部地区的奥什、贾拉拉巴德和巴特肯三州因与乌兹别克斯坦相邻,乌兹别克族居民比例更高,个别地区超过50%。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两个民族间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此次爆发的大规模冲突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第一,政治斗争激化民族矛盾。此次民族冲突中政治因素的作用十分明显,乌兹别克族人过多地卷入吉内部的政治纠葛使吉族人十分不满。巴基耶夫被迫放弃总统地位后,家族成员并不甘心大权旁落,次子马克西姆和侄子桑佳尔仍不时策动吉南部地区的巴基耶夫支持者,力图在南部地区夺取政权,与临时政府分庭抗礼。2010年5月13日巴基耶夫的支持者占领了南部贾拉拉巴德州政府大楼,而乌兹别克族则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巴基耶夫一方,并与临时政府合作将巴基耶夫的支持者赶走。贾拉拉巴德州约有40万乌族人,占当地总人口的40%。当地的“乌兹别克民族文化中心”是当地乌族人的代表机构,该中心领导人卡德尔江·巴德尔诺夫曾担任吉尔吉斯斯坦议员,在吉南部乌族人中具有很高威望,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反对派推翻巴基耶夫政权,这就等于站到了当地吉族人的对立面,因为贾拉拉巴德是巴基耶夫的老家,虽然巴基耶夫丧失政权,但在家乡仍有大批坚定的支持者。5月19日,贾拉拉巴德州开始出现两个民族间的冲突,数千名吉族人包围了乌族人创办的学校,随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造成2人死亡,60多人受伤。

第二,乌吉两族间存在历史积怨,族际关系脆弱而敏感。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边界是苏联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分工而划分的,并没有充分考虑两个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造成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南部居住着大量的乌兹别克族人。两国独立后,边界划分十分艰难,勘界工作举步维艰,以致边界管理松散,非法移民现象十分严重,还有大量乌兹别克斯坦公民在吉境内长期非法居留。传统上乌兹别克族人擅长农耕,吉尔吉斯族人则以畜牧为主,结果吉南部大量土地由乌兹别克人耕作,吉族人认为乌族人占领了吉国的土地,并导致吉族人丧失了大量就业机会。早在苏联解体前,两个民族就曾因为土地问题发生大规模冲突,1990年6月,奥什州的乌兹别克族人与吉尔吉斯族人因争夺耕地和水资源发生械斗,造成300多人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此外,两个民族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族际关系长期处于敏感状态。2010年6月初,奥什州仅仅因出现了不利于两个民族关系的传言,就立即演变为两个民族间的大规模冲突。

第三,临时政府无力掌控南部局势。2010年6月11日,吉南部发生族群冲突后,由于临时政府无能为力,事件愈演愈烈。临时政府宣布6月11—20日在奥什市实行宵禁,周边三个地区实施紧急状态,但由于强力部门在执行临时政府的命令时不坚决,奥什等地局势持续恶化,甚至向首都等地区蔓延。首都大批吉族青年上街游行,要求政府提供车辆运送他们前往奥什,准备参与同乌族人的冲突。由于警力不足,临时政府不得不派遣退伍军人等组成的治安志愿者前往奥什,但这些力量成分复杂,难以统一指挥管理,无法快速稳定南部局势。

吉南部的族群冲突可以说是2010年4月份政权更迭以来局势动荡的“伴生物”,民族矛盾和政治矛盾的叠化使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面临更加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总人口仅550万,却多达80余个民族,民族间的冲突不仅恶化了吉国内的民族关系,也将严重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但乌兹别克斯坦在此次事件中相当克制,并容纳了10万以上乌兹别克族难民,对于稳定吉南部地区事态,保持中亚地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吉南部的族群冲突是2010年4月份政权更迭以来局势动荡的“伴生物”

三、吉尔吉斯斯坦政体选择的困境

当前的吉尔吉斯斯坦似乎陷入了一个权力集中和分散的困境,权力集中导致家族统治和腐败,而权力分散则难以对国家实行有效治理。6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顺利举行了全民公投,这次公投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吉未来的政体,是权力相对集中的总统制还是权力更加分散的议会制;二是解决临时政府的合法性问题,由于临时政府是通过暴力手段将民选总统和议会推翻,其合法性受到各方质疑。此次公投使吉尔吉斯斯坦选择了议会制政体,标志着吉从此开始了新的政治模式探索。但遗憾的是外界几乎空前一致地不看好这条道路。

吉尔吉斯历来属于高山游牧民族,由于居住地相对分散,吉尔吉斯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部族认同,这种鲜明的民族心理给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体制选择带来了难题。根据当前中亚地区政治体制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总统制政体非常适应中亚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以邻国哈萨克斯坦为例,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治国有方,在国内享有绝对崇高的威望,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领袖”。

其他中亚国家的现状也基本相似,权力集中的总统制保证了中亚国家政治转型期的基本稳定,总体上是适应中亚地区发展需求的。但由于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制享有的绝对权力造成了绝对腐败,两任总统阿卡耶夫和巴基耶夫都因家族统治、大肆敛财而丧失民心,此次全民公投选择了议会制政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总统独揽大权的局面,以此来防止家族统治和腐败现象,只能说这是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无奈的选择。对于新选择的议会制政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认为“由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力量目前不足以整顿秩序,政权的合法性很低,支持这个政权会造成很多问题。我无法想象,议会制共和国如何能在吉尔吉斯斯坦有效运作”。[2]

从议会制政体的政党基础来看,未来的议会制政体需要有能代表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普遍利益的政党来支撑。虽然吉现有近百个政党,但其代表性有限。这些政党多数是由被贬的政府高官组建,其主要目的在于集合政治力量与现政府对立,多数党派并无鲜明持久的政治口号和长期纲领,缺乏对百姓利益的关注,这样的政党基础很难保证议会制政体的稳定运行。从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比较有影响的几个主要党派来看,党员数量都不多。

拿目前参政的四个政党来看,社会民主党曾是反对派高官比较集中的党派,现任临时政府总统奥通巴耶娃、临时政府副总理阿坦巴耶夫都是该党领袖;“白鹰党”的主席是临时政府中分管经济和财政的副总理萨利耶夫;“阿塔 - 梅肯”(祖国)党的主席是临时政府中负责宪法事务的副总理捷克巴耶夫;民族复兴党的领导人为临时政府负责政法事务的副总理别克纳扎洛夫。由此可见,吉临时政府内的主要负责人一正四副全是以上四个党的领袖人物,未来的议会制政体也将主要由以上这些政党构成,而这些政党领袖全是前政府的高官,他们之间多年的宿怨能否在新政体中形成建设性的约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四、临时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

当前虽然临时政府获得了民众的初步认可,但新政权仍面临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

第一,如何弥合或降低南北分歧。吉尔吉斯斯坦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多种南北差异。东西向延伸的天山山脉把吉尔吉斯斯坦分成了南北两大区域,南方处于费尔干纳地区的奥什、贾拉拉巴德等地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北方以比什凯克为中心的楚河流域传统上以牧业为主,近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在吉属于经济发达区域。南方人因靠近中亚伊斯兰教中心地带,对伊斯兰教更加虔诚,北方人则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世俗文化影响明显。多年来双方形成的心里区隔难以打破,南北两大派系在政治舞台上更是水火不容。早在苏联时期,为平衡吉尔吉斯斯坦南北政治势力,中央政府采取了南北轮流坐庄的方式。

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政治矛盾。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以阿卡耶夫总统为代表的北方派长期执政,令南方势力极为不满,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就是南方派系推翻北方势力的一种表现,而这次推翻巴基耶夫政权的主要策动者几乎都是北方人,动荡的发源地也集中于北部城市。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两大派系的矛盾不是短时期能够化解的,如果没有一种能包容两大派系的政治体制,南北之间的政治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

第二,如何在俄美矛盾中求生存。吉尔吉斯斯坦处于俄美在中亚的利益冲突区,两个大国分别在吉设有军事基地,双方的影响力也是势均力敌。“9.11”后,阿富汗反恐战争让吉尔吉斯斯坦成为对美国具有重要价值的国家,玛纳斯美军基地的去留成为俄美斗争的焦点,也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在俄美矛盾中牟利的一张牌。近年来,俄罗斯逐渐调整独联体政策,正在试图恢复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主导地位,2008年俄罗斯挟“后发制人”之势,武力肢解格鲁吉亚,近期又在乌克兰成功助推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上台,俄罗斯似乎有强势回归的架势。而美国虽然近期以阿富汗反恐作为中亚政策基点,但绝对不会坐视俄罗斯重新主导中亚,双方的较量将长期成为中亚大国博弈的主要矛盾。吉尔吉斯斯坦想在俄美矛盾中求生存已属不易,更何况巴基耶夫并不具备平衡两大国利益的高超能力,失去了任何一方对它的坚定的支持和信任,结果还是在俄美矛盾中葬送了自己的政权。

吉骚乱发生期间,美俄两国都对吉国内局势给予极大关注,但是都拒绝进行军事干预,这其中既有卷入吉国内部冲突的担心,也有怕军事干预会招致对方的反对从而恶化双边(美俄)关系的忧虑。结果还是在俄美矛盾中葬送了自己的政权。实践证明,两大国的争夺并未给吉带来多少实惠,吉尔吉斯斯坦只是大国博弈的一面棋盘。吉国局势稳定后,美俄两国争夺地缘战略优势的博弈将重返台面,届时玛纳斯空军基地问题将再次成为焦点。一轮又一轮的厮杀后棋盘上依旧空空如也。

第三,如何确保新的国家政治体制正常运转。吉尔吉斯斯坦已经选择了议会制政体,7月2日,新宪法正式生效,共分9章114条,与以前通过的宪法版本相比,新宪法对有关总统和议会职权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进行了重新划分,规定总统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仲裁作用。议会为一院制,不仅拥有立法权、组阁权,还有财政权。新宪法核心内容就是吉政体将由总统制过渡到议会制,吉尔吉斯斯坦由此将成为中亚第一个议会制国家。但如何使这种制度适应吉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一个需要极大政治智慧来破解的难题。其实以当前吉尔吉斯斯坦当前的发展状况,权力的过渡分散不利于其快速实现稳定和发展,总统的权力受到削弱,使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缺乏一个核心领导人,难以带动吉尽快走出困境。由于担心腐败而弱化总统地位无异于因噎废食,只要总统的权力受到合理的监督,就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败。

第四,如何化解新旧政权之间和新政权内部的矛盾。巴基耶夫家族虽然流亡海外,但由于遭到临时政府的通缉,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无法保障,所以巴基耶夫家族及其支持者仍在继续抗争。目前,巴基耶夫家族在吉境内仍有大量资产未能及时带走,且在南方有相当数量的坚定支持者。巴基耶夫还得到了白俄罗斯的收留,其实卢卡申科收留巴基耶夫并不是因为个人友谊,而是对大国插手吉政权更迭不满。巴基耶夫有俄语区的生存环境,有儿子马克西姆的资金支持,国内有大量支持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对吉国内局势有着重要影响。临时政府在外部势力帮助下将巴基耶夫从南部赶走,却留下了后患,如何处理与巴基耶夫家族的关系是临时政府的一个难题。

此外,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的临时政府核心是“1+4”结构,即奥通巴耶娃和四位副总理,奥通巴耶娃虽然在全民公投后当选为过渡时期总统,但她只是临时政府核心层中的一个“过渡性人物”,因为四位副总理背后各有政党,未来都是争夺总理宝座的有力竞争者,由奥通巴耶娃掌管临时政府相对来说是四位副总理都能接受的结果。

吉尔吉斯斯坦从2005年以来始终处于政治动荡之中,其中既有自然环境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困境,也有制度选择的失误,作为中亚的“民主孤岛”,其不幸在于囫囵吞枣地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体制,而西方式的民主在这里显然出现了水土不服。

同时,在俄美夹缝中求生存又让吉左右为难,稍微得罪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固有的部族和民族矛盾又在政治动荡中不断激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吉尔吉斯斯坦的动荡频仍,遗憾的是当前这些问题都很难找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临时政府为吉尔吉斯斯坦设计的政治架构似乎也难以有效破解这些难题。

注释:

[1] CIA各国基本国情—吉尔吉斯斯坦[EB/O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kg.html.

[2]奥通巴耶娃成为总统,吉尔吉斯斯坦成为议会制国家[EB/OL].俄罗斯“地区网”,http://www.regions.ru/news/2300192/.

A Tragedy for the“Isolated Island of Democracy”: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urbulence in Political Situation of Kirghizstan,by Xu Xiaotian,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tudies.Kirghizstan has been in the grip of political unrest ever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Color Revolution”in 2005.The problems can possibly be traced to a number of causes,ranging from a povertystricken economy,to rampant corruptions as a result of autocratic rule by people in power and their clans,leading to frequent change of government and intensified ethnic conflicts.Right now,a parliamentary system that will defuse power has been chosen by a referendum.The new regime also has to face up with a series of thorny issues,such as how to heal a rift betwee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that seems to be irreconcilable,how to live in the shadow of the U.S.and Russia,How to ensure that political mechanism of the country is operating normally,and how to end wrestle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regimes,and within a new faction-ridden regime.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词条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词条  政局  政局词条  孤岛  孤岛词条  动荡  动荡词条  
智库

 日韩同盟并非遥不可及

11月23日,日韩两国在首尔正式签署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此后双方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完成协定生效所需的国内法律程序协定即告生效。根据协议规定:日韩两国可不...(展开)

智库

 协商民主对中国国家建设的价值

任何事件放到大历史中考察,不外有两种命运:要么变得很渺小,要么变得很伟大。我们所要考察的协商民主的命运应该是后者。比较20世纪与21世纪中国民主的发展,人们会发...(展开)

智库

 民主不可能通过转型实现

民主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吗?最近几年,“转型”这一词汇是相当流行,很多人期待民主转型能够在中国实现。什么是“转型”?学术上花哨的说法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