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秩序治理世界

我们能否建立起维护和平并确保国家按规则行事的国际秩序?这是亨利·基辛格在其新书世界秩序中提出的问题。不幸的是,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基辛格将“世界秩序”定义为“公认适用于整个世界”的国际协议。比方说在欧盟出现之前,欧洲将世界秩序视为大国间的权力平衡,多个地区和多种政府形式可以共处其中。

身负文明和宗教双重角色的伊斯兰教所认为的世界最优秩序截然不同——他们认为应当建立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让整个伊斯兰地区共享和平。这无疑并非所有穆斯林或主要穆斯林政府的看法,但“伊斯兰国”等组织信奉的激进主义目的不仅限于传播一种行为规范,而是全套世界观的推行。

基辛格看来,相互矛盾的世界秩序理念在中东和亚洲不断涌现。中国目前仍然遵守国际规则,但却不断告诉世界它希望在亚洲平等国家中拥有首席地位(长期以来美国在美洲就拥有这样的地位)。但随着中国实力不断增长并重新争取其在亚洲和世界本来拥有的历史地位,它还会等多久才提出重塑国际规则的要求?

俄国已不再费力遵守国际法,正悍然打破现有规则。相反,它夸耀重新夺回曾由克里姆林宫统治的区域,并威胁使用武力“保护”所谓受到威胁的俄罗斯族。

当俄国去年3月吞并克里米亚时,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的卡德里·利克曾经指出克里米亚行动与2008年俄国入侵格鲁吉亚有着显著的不同。俄罗斯政府基本上挑逗格鲁吉亚首先发动攻击,之后编造了一个复杂的借口以显示其行动符合国际准则。但这次,卡德里写道,“莫斯科公然挑战了整个后冷战时期的欧洲秩序和规则体系。”

基辛格希望上述国家和印度巴西这样的新兴大国(他所谓的世界秩序不包含拉丁美洲)能够就所有人都认为合法的规则达成一致,从而实现稳定的全球权力平衡。他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多重性原则将至关重要,因为有必要让不同的国家和文明在截然不同的国内原则下共同繁荣。

但有效的21世纪世界秩序目的绝不止是维护和平。基辛格重点探讨国家关系——即从某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如何在阻止其他国家发起侵略或可能破坏地区或全球权力平衡的其他行为的同时避免与这些国家发生战争。但对今天新闻头条的匆匆一瞥显示最有可能令数百万人、甚至数亿人在今后数十年付出生命和流离失所代价的是传染病、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犯罪网络等全球性威胁,而并非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是的,俄国入侵乌克兰已导致超过3,000人丧生。但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预测显示1月感染病例就会达到百万。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传染性艾滋病毒/艾滋病已经夺去了3,600万人的生命,大约比估计的二战军事死亡人数高1千万人,这还不算3,500万感染者。

其中许多全球危机与战争息息相关,但这些战争都是国内战争,而不是国与国冲突。想想约三分之二的叙利亚民众因内战而流离失所,数百万人在难民营凄惨地生活。

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灾难性的医疗保健状况是两国数十年恐怖内战的反映。非洲大湖区持续不断的暴力活动已经夺去了数百万民众的生命,究其根源是因为1994年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和胡图族难民大批涌入邻国。

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和洪水将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首先抵达拥挤嘈杂的城市,之后越过边境进入邻国。俄罗斯和加拿大或许因为有大片土地而乐于接纳,但世界其他地区已经非常拥挤,正是因为拥挤引发了冲突。

维护和平主要的问题是限制和约束。有效的全球合作需要的还远不止于此。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必须能够合作实施全面的行动计划。

这些计划反过来又需要资金、人力、集体意志和执行能力。而今天面对着感染致死率过半、消灭非洲整个区域人口、扰乱空中飞行、使世界各地民众陷入隔离的可怕病毒,世界各国只拿出了一小部分所需的财政和物资援助。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基本靠国内解决方案解决全球性问题。人们比以前更需要像治理完善国的国内政府那样迅速有效的应对机制。后二战机构现在已经无法解决问题。现在是时候进行改革——设计出解决全球问题的全新结构和工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用秩序治理世界  秩序  秩序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  用秩序治理世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