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美俄互怼缘何不断升级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俄关系成为搅动美国国内政治和大国关系演变的重大议题.近期美国扩大对俄制裁,俄罗斯宣布将大规模驱逐美国外交人员,更是引发全球关注。就目前态势看,美俄关系已然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纷争的牺牲品。

美国国内传统的反俄、仇俄势力以及针对特朗普的建制派力量,断然不会就“通俄门”轻易放手。美国媒体3日爆料,主持“通俄门”调查的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已经在华盛顿召集联邦大陪审团。作为检察官的调查工具之一,组成大陪审团意味着米勒可能会在今后几周向其申请传唤一些人并要求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解读,如果米勒组成大陪审团的消息属实,可以看作“通俄门”调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从目前“通俄门”调查的相关进展看,此事仍有可能进一步烧向特朗普本人,短期内恐怕难以画上句号。而根据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的最新数据,美俄各自国内民众表示对对方“厌恶”的比例高达70%-80%。近日,美国国会两院均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对俄罗斯施加进一步制裁的法案,对准事关俄罗斯经济命脉的能源、军工和银行部门。特朗普2日签署了这项针对俄罗斯等国的制裁法案。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法案还赋予国会限制总统解除对俄制裁的权力:总统在做出包括解除对俄制裁或归还被查封外交财产等涉及美对俄外交政策重大改变的决定时,均需向国会提交报告,而国会有权否决总统的决定。可以预见,上述国内政治背景将成为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美俄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框定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态势。正如美国总统与国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丹·马哈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特朗普以为通过与俄总统普京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就能改善美俄关系,但从恶化的两国关系现状来看,这一问题远非两国领导人建立良好个人关系就能够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当前美俄互动态势较之乌克兰、叙利亚危机之后的糟糕境况有所变化,例如普京与特朗普实现会晤,双方在叙利亚、网络安全等问题上展现出合作意愿,但两国关系的上述变化至多是一种局部性缓和。目前来看,这种缓和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远远难以打破各自国内政治因素的负面束缚,也很难就此断定美俄关系将触底反弹。

奥巴马政府时期,也曾为重启美俄关系数次作出努力,但关系缓和的迹象往往是昙花一现,无果而终。就其本质而言,现阶段美俄关系很大程度上仍是延续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基本态势。除了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之外,当前美俄关系的态势也是两国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发酵的结果。

首先是涉俄欧洲安全问题,或曰美国在东欧方向对于俄罗斯的战略挤压问题。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放弃对俄罗斯的弱化和防范。美国历届政府总体上都奉行了弱俄、遏俄的政策方针,这集中表现为北约的不断东扩,以及美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前沿军事部署。黑山在今夏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美国不断强化在东欧的部队轮换驻扎,都是美国继续对俄战略挤压的表现。而乌克兰危机最终成为美国对俄战略挤压、俄罗斯强力回应的矛盾爆发点。

其次是战略安全问题。近二十年来,美俄围绕反导与战略平衡问题纷争不断。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到美国谋求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及新近美国筹划在爱沙尼亚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战略安全问题始终是困扰美俄关系的另一显著因素。近年来,俄罗斯总体国力衰落,寄望于其仍然强大的核打击与威慑能力,作为其维护大国地位的核心支柱。而与此同时,美国继续寻求其反导体系建设在欧洲、东亚方向的完备化。在此背景下,美俄在战略安全领域的矛盾更显突出。此外,美俄在中东、朝核等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利益难以融合,俄罗斯为彰显存在和大国地位的举措,引发美国更大反感,更进一步加深两国固有的信任缺失。

综上所述,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对于美俄关系的冲击,本质而言是美俄深层矛盾的反映。在美俄存在长期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两国关系出现具有转折意义的突破性进展本就难度极大。而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发酵,不仅使得两国龃龉、摩擦不断出现,更是冲击了寻求缓和关系的政治和民意基础。结构性矛盾与国内政治因素叠加,使美俄关系前景黯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俄互怼缘何不断升级  缘何  缘何词条  不断  不断词条  升级  升级词条  
智库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主体

近年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就已经展开的讨论而言,学者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探究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上并已形成不少有影响力的理论。马俊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