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消除中美“信任赤字”比贸易赤字更紧迫

相比中美之间的贸易赤字,“信任赤字”是更大的赤字。增强互信的关键是理性对话、积极沟通,中美只有建立起制度性对话通道才能避免战略误判。

当前,美国对华战略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近几年,美国朝野对华态度正经历建交40年来的集体性反思。反思之一是,认为传统的通过对华接触达到对中国进行民主化改造的政策已失败。反思之二是,认为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导致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改造论”和“遏制论”都认为现行美国对华政策应该调整。但美国国会中的经济鹰派和国安鹰派等正形成跨党派同盟,准备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对华手法。然而深入分析,这并非代表所有人的立场,美国各界对华战略共识似乎正出现一定程度的“间隙”,业界开始重新评估贸易战后果。

首先,对华认知上的间隙。对华猜疑日盛,虽在美国政策界人士中得到不同程度共鸣,但美国公众似乎不完全接受这一观点。例如,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2018年10月进行的调查报告称:“公众并不认为中国崛起是一种威胁。只有39%的人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发展对美国利益是一个重大威胁。”

其次,对华策略上的间隙。许多与中国有数十年交往经验的有识之士并不赞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极端主义的“零和做法”,且并不认为中国希望推翻整个全球秩序,以所谓修正主义世界秩序取而代之。这些人士对贸易战和特朗普痴迷贸易赤字深表遗憾,反对将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和其他西方市场脱钩的目标。

随着对华加征关税的“回旋镖效应”进一步显现,与贸易战爆发之前相比,美国外贸逆差反而进一步扩大。近期,美国政治学者彼得·哈里斯指出,与中国进行新冷战是错误的,现在从边缘退回,恢复破裂的双边关系还为时不晚。美国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拉森表示,在经贸问题上,两党对于中国在市场准入、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关切是有共识的,分歧在于应对手法。他批评特朗普政府目前的关税战策略“不会起作用”,反而让美国输华商品承受的关税是其他国家输华产品的三到四倍。因此,需要新的、不同的策略。

第三,对华利益上的间隙。当前,影响中美经贸政策的美方力量主要有四类:一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二是具有较强话语权的各类智库;三是以企业为代表的美国商界;四是美国民众。美资企业对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挑起贸易战、加剧贸易纠纷,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企业的根本利益。

贸易战持续一年多来,美国政府强硬派声称要让美中经济“脱钩”,但美国商界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反对意见。根据荣鼎咨询数据,今年上半年,美资对华投资68亿美元,比过去两年同期均值高出1.5%。中国美国商会5月份的调查显示,35%在华美企表示,它们正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来应对关税影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美企表示,它们没有也不打算将业务迁出中国;八成以上受访美企表示,它们没有削减或停止对华投资。美国商界已经意识到,中美关系破裂或脱钩将会对全球产业秩序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反对中美“脱钩”。

归根结底,在中美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分歧管控机制,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仍是未来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中美自建交以来已经形成许多对话沟通机制,包括首脑热线、战略与经济对话、军事热线、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中美商贸联委会等。这些机制特别是战略对话和军事交流机制,在关键时刻能起到确定共同利益、管控分歧、避免误判甚至化解危机的重要作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机制有些已经停摆。为有效消除中美之间的“信任赤字”,双方应以过去几十年的合作为基石,重启制度性对话通道,建立新的合作框架,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理清长期合作的领域,并在这一框架下解决分歧,唯有如此才能建起新的中美共处方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赤字  赤字词条  中美  中美词条  紧迫  紧迫词条  消除  消除词条  信任  信任词条  
智库

 转变中的美中两强关系

中国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下旬对美国的访问是冒险的,因为此访正值中国经济似乎陷入困境之际。既然近几个月全球市场对中国的看法已变得更加负面,他会采取守势并且示弱吗?...(展开)

智库

 英国和中国:地缘政治大师

许多亚洲人感到不解。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怎么能宣布双边关系迎来“黄金时代”呢?中国人有着长久的历史记忆。在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在西方强国中头一个让中国蒙受...(展开)

智库

 乡愁背后是中国农村发展忧思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篇返乡笔记引发了线上线下的激烈讨论,文章中浓浓的乡愁情怀和对乡村凋敝的无限感伤让许多人产生共鸣。“故乡”、“乡愁”这些词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