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第一次发布人权行动计划 宣示要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点击查看《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全文

 

         近日,中国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宣示今明两年官方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保障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严禁刑讯逼供,保障被羁押者权利与人道待遇。

 

保障记者 采访权与发表权

 

  这是中国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规划提出要提高各级人大中少数民族、归国华侨、妇女、基层工人、农民与农民工代表的比例;明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将达到50%;保障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到2010年,每千人日报拥有量力争达到90份,报纸普及率达到每户0.3份。

 

学者:值得肯定和鼓励

 

  中国不时被国际社会批评为缺乏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司法公正等基本人权,但中国官方则往往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拒绝这些批评。中国选择在今年这个政治“敏感年”发布人权行动计划,但这一计划没有表明执政的中共将扩大中国的政治自由。

 

  北京有关学者对联合早报说,虽然这份人权行动计划没有太多新意,但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观念符合时代潮流,对于人权意识薄弱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各级官员来说,以国家名义宣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值得肯定和鼓励。

 

  这份由国务院授权国新办发布的人权行动计划全文约2万2000字,分为导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保障,人权教育和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等六部分。

 

  行动计划宣布将提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部门实职、尤其是担任正职干部的比例。

 

  在司法监督方面,行动计划誓言将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严禁执法人员实施非法拘禁行为,对造成非法拘禁、错误羁押、超期羁押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死刑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保障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等诉讼权利。

 

  对于层出不穷的上访现象,行动计划表示将拓宽信访渠道,通过开通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信访代理等多种渠道,使民众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建设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设立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为民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便利。

 

  行动计划承认,受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的人权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国新办有关官员对本报介绍说,国新办和外交部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组织制定这份行动计划,共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发改委等官方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50多个单位参与制定。官方在制定行动计划遵循了《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人权条约的基本精神。目前世界上只有20多个国家制订了人权行动计划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宣示  宣示词条  人权  人权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公民  公民词条  扩大  扩大词条  
公益

 益微论坛邀请函

随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兴起,专门服务相关人群的公益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但公众对“支教”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短期支教及相关公益机构的发展。经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