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的绿色机遇

 

作者:Martin Joerss, Jonathan R. Woetzel, Haimeng Zhang

 

        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可持续性的发展。虽然中国已经制定出雄心勃勃的节能减排目标和环境改善进程,麦肯锡的调查发现中国存在更多的绿色机遇。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帮助数亿人脱离了贫困,中国也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行列。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也将加快,国家除了确保有充足安全的能源供应外,还必须减小如此快速的增长将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中国必须在不降低其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应对这些问题,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法规和政策来提高多部门能源效率,进而降低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碳排放。

 

        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领导者识别并且确定出优先的更多其他机会来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使其增长更为可持续性,麦肯锡对工业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衡量了这些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麦肯锡研究仅限于具有技术可行性并且在2030年前可以实现商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到2030年,积极地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比如,电动车和新型垃圾处理设备,中国可以将已经制定的能源效率目标提高30-40%,减少进口石油需求量。中国也可以将煤炭需求稳定在当前的水平。这条途径将可持续地推进中国现有的能源安全和二氧化碳减排计划。但是,这些目标将会需要相当大的投资力度。未来二十年,除了计划内的能源效率改进支出,中国还将需要每年耗资1.5亿欧元到2亿欧元来全面发掘这些技术的潜力。此外,还存在一些障碍,包括社会成本(比如人员解雇)和培训。这些获益的契机并不难抓住:建筑或电厂应用这些技术所需要的投资可以从提高的能源效率中获取回报。

 

        应用这些技术将会引发一场涉及电力、机动车燃料、垃圾处理、建筑与城市设计、森林与农业培育等领域的“绿色革命”。政策制定者将不得不做出决定,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了解存在的机遇与前景。 

 

不断凸显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相当于大约27亿吨标准煤,排放大约75亿吨温室气体。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中国的能源需求,以及工业、电力、运输和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也带来其他环境问题。在中国北部,沙漠化正在威胁耕地和草原。整个国家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中国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高于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样高的水平也反映了中国正在进行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造成为商业和居民提供电力、供暖等释放温室气体量增加。中国中等的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反映出当前机动车普及率还不高,2008年中国机动车拥有率为4%,而日本为60%,美国为80%。

 

        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地执行政策,鼓励各行业的节能产业投资。 

 

绿色革命

 

        中国已经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我们发现存在更多的契机,包括在现有基础上更多技术和政策的应用,比如建设更多的核电厂、植树造林等。其他契机包括现有的以及新兴的技术,比如电动车、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可以更好的控制碳氟化合物的排放),以及水泥窑使用农业废弃物与煤的混合燃料(减少煤消耗)。

 

        我们确定了五项中国现在到2030年期间可以把握的主要的节能减排契机。如果中国切实采取这些措施,将在当前预期减少30%进口石油的基础上,再减少将近30%。中国也可以将煤的需求量稳定在当前的水平,并且持续地减少用煤发电的比率,由现在的80%下降到2030年的34%。这些措施将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30年控制在大约80亿吨,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大约只比2005年的水平高出10%。

 

        让我们看看中国的这场“绿色革命”中的五项契机的具体内容。

 

绿色能源

        如果制造商加大力度生产太阳能和风能设备,那么这些设备的造价将会降低。到2030年,中国能源供应的8%来自太阳能发电;12%来自风力发电(而现在这些几乎为零);核电的比例将会从2%增加到16%;水力发电由16%增加至19%;天然气发电比例由现在的1%增加到8%。

 

绿色运输

        中国的轿车和卡车只是相对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但这也将会改变。到2030年,中国将会代替美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机动车最多的国家,比美国多3.3亿辆。让我们假设内燃机的效率尽可能提高,并且在一个合理的价位。那么,中国仍然需要进口75%的石油。

        我们对应用电动车的能源效率提高政策方案估计较为保守。如果,中国在2015年开始广泛的应用电动车技术,并且到2020年逐步使应用这些技术的新生产的机动车比例达到100%,按照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的进口石油需求量将会下降30%-40%。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机动车市场增长迅速,再加上充电式电池技术的成功开发和电动运输工具研发方面充足的投资,中国将可以成为这一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绿色工业

        钢铁、化工、水泥、煤矿和垃圾处理等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这些产业能源消耗巨大:2005年这些产业的占据了总消耗的三分之一,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4%,也是大气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已经着手关闭或重组这些产业中小规模、低效益的工厂,并且给最大型的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目标,并应用全球最好的生产技术。到2030年这些政府主导的工业产业节能措施每年可以节约的相当于4.5亿吨标准煤。

 

绿色建筑

        未来数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依然迅猛。公寓、写字楼、商业中心不断地拔地而起,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不采取措施,建筑产业的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由2005年的11亿吨增加到2030年的51亿吨。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将可以减少该产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32亿吨。我们预计,应用所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将可以每年减少16亿吨的碳排放。

 

 

 

绿色生态系统

 

 

        农场和森林是碳汇。虽然中国已经禁止了大部分的毁林活动,原始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1%。根据我们的估计,政府的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可以使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到2020年达到20%。中国也在着手限制草原放牧,引入可持续农业,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动物排泄物生产的沼气来供热和做饭。(已经有2300万农民使用沼气来取暖和做饭。)到2030年,这些政策将可每年减少2.9亿吨碳排放。 

 

        要抓住这些契机,中国现在就要起步,在延缓几年,就会降低节能减排的可能性。例如,要全面发掘电力行业的减排潜力,中国必须在2010年前采取我们提出的这些建议。中国在不断地建设新电厂。明年并入电网的燃煤电厂,如果不安装昂贵的碳捕获设备,在未来30-40年中就会不断排放二氧化碳。简单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延迟5年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就会减少15亿吨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当于减排量的50%,而10年的延迟则会减少减排量的80%。

 

        现在开始应用这些技术开展“绿色革命”,中国将会创造出更为可靠的能源安全和低能源排放的未来,并且不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摘录编译自麦肯锡季刊英文版,查看全文

        China’s green opportunity 

        编译:SRI 沈昕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的绿色机遇  中国  中国词条  机遇  机遇词条  绿色  绿色词条  中国的绿色机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