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梁从诫告别仪式昨举行 西藏“野牦牛队”送行

  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却与他热爱的草木山河永久地待在了一起。

  他,民间环保领袖,自然之友协会会长,梁从诫,10月28日,因内脏器官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近日,早报记者当面采访了梁从诫生前的好友。著名生态保护专家、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这样评价梁从诫:他所创立的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个环保NGO,会员遍布全国,率先以公民的名义为环境和自然发声。“他身体力行环境友好的生活,堪称中国公民环保启蒙的先驱。”吕植说。

  “自然之友”的成员则发出感叹:“几人真识梁公之虑。”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梁从诫告别仪式昨在京举行

  昨天上午10时,“自然之子”梁从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举行。

  一百多位梁从诫的亲友、学生从全国各地自发前来,送梁老最后一程。来自西藏的普措才仁则点亮他带来的三盏酥油灯,在藏区,“三”是吉祥的象征。

  11时10分,灵车将行时,自然之友的会员和工作人员手拉手唱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不少人悲恸不已,流下了眼泪。

  他的亲友一再表示,“梁先生做的都是普通小事,梁先生不喜欢媒体采访。”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入口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手举着写有“先生告别会”的小纸片,引导陆续前来悼念梁从诫的人们。

  告别仪式现场设在医院的副楼后,形式简单,工作人员用两张桌子拼起签到台,向来者发放一张悼念卡、一枝菊花,为大家在胸前别上写有“哀悼”的白礼花。

  北京深秋的阳光照在众人肃穆的脸上,气氛平静,大家排着队,在两边的挽联中等待着去灵堂献花。

  现场的挽联越挂越多,社会各界人士都在为先生志哀。等待的队伍旁边还有志愿者摆起一张小桌,在现场为前来悼念的人们书写挽联。

  “厚德载物,师表千古”、“先生之风,山水永存”、“先生之志,日月相证”都寄托着人们对先生的崇敬与缅怀。

  告别室的正厅,安放着躺在菊花丛中的梁先生,清瘦的脸盘十分安详。梁先生的夫人方晶及子女立于右侧。正墙上,“梁从诫先生千古”几个大字下,是梁先生转头微笑的大幅照片,两侧挂着“真心实意倡绿色文明,身体力行做自然之友”的挽联。

  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回忆,刚开始“自然之友”是在梁先生家里办公的,给会员的信封是梁先生和他妻子方晶老师一封一封地写,一封一封地粘好寄出的;梁先生当年不知疲倦一场接一场地演讲,很多会员都是听了梁先生的演讲提笔写了入会申请书。

  梁从诫生前好友,自然之友协会副理事长康雪告诉早报记者,自然之友的北京同事们这两天都在忙,还有很多外地的“自然之友”,前一天夜里就赶来帮忙布置,包括先生生前帮助过的西藏“野牦牛队”的成员们,“他们板车换硬座,千里迢迢一定要赶来为先生送别。”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送别室外不大的小院,早报记者遇到了“野牦牛队”的成员、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秘书长、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获得者哈希·扎西多杰。他是可可西里忠实的守护者、电影《可可西里》人物的原型。“我很遗憾,没能见到梁老最后一面。”扎西多杰说。

  在自然之友发放的悼念卡上,写着先生的家训与自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真心实意,身体力行”。家人、同事和朋友们在卡内这样评价和送别梁从诫

  “梁先生,您在六十岁时放弃学术研究,选择了民间环保之路,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来说,都可谓从零开始。这样的卓识与勇气,体现在自幼饱受社会责任感熏陶的您身上,不是偶然的——没有什么比民族的兴衰荣辱更能牵动您的心。作为中国民间环保运动的先行者和领头人,您的承受和担当,无愧于这片山河、这块土地、这个民族。”

  “对您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我们每个人在自己选择俭朴生活的同时,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走进这样的生活氛围。”

  “敬爱的梁先生,您一路走好……”昨天上午11时10分,当梁先生的灵柩从告别室抬出时,许多人含泪唱起了那首告别室里不停回响的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梁先生的灵柩渐渐走远,人们哽咽着喊着:“梁先生走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梁从诫  梁从诫词条  牦牛  牦牛词条  西藏  西藏词条  送行  送行词条  仪式  仪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