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被指以公益之名圈地 忻州一养老院变身居然之家

  在纸上停留了4年的养老院,最终变成居然之家。而在此期间,以此名义收地的村委会,将原本两层的办公楼迅速"长高"为17层的"崛起"大厦并作为商品楼销售,迄今却没有任何批文。这一离奇变化,发生身处巨大土地利益漩涡中的一个城中村里。

  隐现于文件中的养老院和村委承诺的敬老院,被村民指责为村委会抛出的"公益噱头",旨在将耕地聚齐后牟利。而所获利益,也因多年未公开村委会账目而去向不明。就此事件,本报记者赶赴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镇小檀村进行调查。

  ■ 本报记者 郝成

  核心提示:

  大片耕地借公益之名被占用后,获批的公益项目却超期未建。而在相同地块上,居然之家的建设项目悄然降临。发生这一蹊跷变化的城中村,违建丛生,村委会账目长期未公开……在巨大的土地利益面前,公益似乎沦为一种“噱头”,被搁置、漠视,甚至替换。

  养老院变居然之家

  "会不会是一个叫做居然之家的养老院?"记者调查证实,村民这一美好猜测落空。

  现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播明镇小檀村南边的那块地正在做基建。一年前,这里建起了一个板房,上面标着的"居然之家"四字--此前忻州贴吧里盛传这一地段将建设居然之家。施工方向记者证实,这里建设的正是忻州市第一个居然之家。

  而据当地村民指认,该地块原本应是用来建设养老院的公益用途的土地。

  4年前,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杨明贵在村民代表会议上提出,这一地块将由村委会出钱收回,用于建设养老院。此后,小檀村村委会以每亩6万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收回了这近30亩的地块。"如果不是公益项目,大家不会以这个价格出让土地,当时附近的地价都在每亩30万左右了。"为此持续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块地之前是十几户人家的耕地,在2007年被圈起后,便一直空置着。

  4年之后,养老院仍无踪影,而在原先的地块上,却开建以经营家居、建材为主的连锁卖场"居然之家".而当地村民们并不了解什么"居然之家",还有人曾乐观地推测:"会不会是一个叫做居然之家的养老院?"事实显然不是,这让保有最后一丝希望的村民彻底绝望。

  知情人透露,这块地在此期间曾几度易手,价格则从当初给村民的每亩6万元,变为每亩30万左右。

  记者从忻州市国土局、忻州市规划局证实,早在2007年,小檀村村委会便已向两部门提交相关审批文件,并在当年获批。

  较为离奇的是,由忻州市国土局提供的《关于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给忻州市康泰养老院的批复》中,该地块除位置与杨明贵开会时所说基本一致外,面积却是25.26亩,出让价则为每亩26.12万元,共660万元。

  但是,忻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养老院并非村委申办,而是另有其人,且文件中还有来自当地民政部门的批文。"这些东西不能给你看。"该负责人拒绝向记者透露是谁申请建设这家养老院

  而忻州市民政局则表示,并未接到来自小檀村关于要开养老院或敬老院的申请。忻府区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负责人杜亮明在翻看申请记录时发现,2005年,曾有人提出要在小檀村建设养老院。"但有没有批,这个文件还要到库房里查一下。"杜亮明说。

  被疑以"公益噱头"圈地

  "17层的楼是村委会的,我们没权查;要盖养老院还是敬老院,那应该是民政局的事。"忻府区土地局负责人说。

  而在土地转让之初,小檀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杨明贵承诺的是建设"敬老院",而不是审批文件中的"养老院"(注:敬老院是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的场所,依靠集体供养为主,辅之以国家和社会必要的援助;养老院则收住的是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人,一切费用自理,且养老院大多是民办养老机构,与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不同,它属于自负赢亏的商业服务性质)。

  "我们在寸土寸金的地方主动让出30亩地盖了敬老院。"2008年,小檀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杨明贵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但记者在忻州市及忻府区国土局、规划局、民政局均未能查到这个敬老院。

  自2007年将30亩土地低价转让后,村民们开始期盼着杨明贵说的"敬老院"的建成。

  等待、失望,再等待、再失望,村民们开始怀疑这个"敬老院"抑或后来说的"养老院"是否真实存在,直到听闻土地几度涨价易手,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怀疑起村委会低价圈地的初衷。

  对于已通过审批却三年多未建的养老院,忻府区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政策层面来看,养老院作为公益项目,在获得民政部门的审批后,可以从国土、建设部门获得优先拿地的权利,地价也会相对便宜。"但这个审批是有时限的(为两年),过了时限未建成,那这个文件就要作废。"

  时限已过,村民依然没有看到养老院,而土地究竟在谁手里也一时成谜。

  7月11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养老院地块现在的土地持有方忻州市宏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建云,他告诉记者,养老院和居然之家两个项目的土地的确都在他手里。"我现在建的是敬老院(经记者提醒,他改说应该是养老院),是我和另一个人合资拿下的地块,不到30亩。居然之家是我一个人的,地块和养老院紧邻,面积差不多近百亩吧。这是两个概念。"杜建云称。

  记者:"那块地都是村里耕地,土地手续是怎么办理的?什么时候获得相关审批?"

  杜建云:"养老院的土地是划拨为国有的吧,应该是不到、快到两年吧,这不开工了吗?国家规定不是说不能超过两年嘛。养老院是去年批下来的吧。居然之家还在批手续。"

  记者:"这两次拿地走招拍挂程序吗?二者是否存在差价?"

  杜建云:"养老院不走招拍挂,居然之家要招拍挂。公益事业拿地当然便宜啊,居然之家是商业用地,每亩差价大概十几万吧。"

  但记者从忻州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冯智彤处证实,康泰养老院早在2007年即已获批,并非杜建云所说两年前才获批。而居然之家的招拍挂程序,也未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文件记录证实。

  无论是规划局还是国土局,均未向记者提供养老院具体审批文件,也无法证明这两块地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是不是同一块地,只有村委会能说明白。村委会当时收地的时候,只说是要建敬老院,那时候并没说有居然之家。现在说哪里是养老院,还不是村委会一句话的事?"据村民介绍,现在开工建设的地块周边,也已经在两年前被村委会以"退地协议"收回,每亩6.5万元。"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敬老院是噱头,那个养老院还是噱头,为的就是把土地收起来。"采访中,忻州市民政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为记者翻阅档案后称。

  违建“村民公寓”对外销售

  以村支书杨明贵为法人的房地产公司,在村里建起、售出多个"违建".而敬老院或养老院的话题却再未被他提起。

  可疑的并非"居然之家"一处。

  在养老院近30亩用地被征用之后的几年间,村委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就在居然之家的建设工地南边不远处,小檀村村口北侧一座17层建筑显得格外惹眼--在一片低矮建筑中,这栋名为"崛起"的大楼可谓"楼如其名".

  当地土地所负责人吴江淮告诉记者:这栋楼是在2008年拆除原村委会二层办公楼后建成的。"现在底下三层是村委会办公用,上面可能是村委人员住房吧。"

  "有证据证明这栋楼是作为商品房出售的,而且现在买了房的人都拿不到房产证,你们有没有查办?"记者问。"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我知道是村委会,我们没权查的。"吴江淮说。

  2008年以后,跟被遗忘的"敬老院"不同,村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忻州市开发区瑞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却动作频繁。

  2010年7月26日,忻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由忻州开发区瑞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花苑小区:"未取得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不符合商品房预(销)售条件,不得进行预(销)售。市民购买商品房要查验预(销)售许可证件,凡购买未取得预(销)售许可证商品房的个人责任自负。"

  记者在查阅工商资料后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四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属播明镇小檀村村委和村民共同控股的企业。该公司法人代表正是村支书杨明贵,总经理赵海鸾则是村里的会计。

  被忻州市房地产管理局点名的花苑小区位于小檀村内,目前该小区已经销售一空。今年5月,瑞鹏房地产公司以"办理房产费"为名向每个住户收取了两万元。但此后便再无房产证的消息。

  知情人透露,花苑小区完全没有任何手续,房产证在正规途径中是不可能办理出来的。而记者在忻州人民政府网上看到的《关于开发区和小檀村两处违法建设工程的专题会议纪要》显示,2006年时,市政府责成忻府区政府、播明镇政府将一处违建叫停拆除,另一处违法占地予以恢复。"杨明贵也被喊去参加了这次会议,因为这三处违建、违法占地都是他的事情。但后来处理着就没下文了。"村民告诉记者,这次会议中提到的违建,即包括村里三幢六层楼和一幢沿街二层楼建筑。

  有趣的是,杨明贵在200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这些建筑是"村民公寓",为的是省出土地来统一开发,为民谋利。

  记者调查发现,这三幢楼并非只卖给本村村民,不少外村甚至城区人都来买了房子,但却一直没能拿到房产证。而相关部门并未对这些违建做出实质查处。"现在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忻州市养老院又离的远,村里不少老年人都盼着杨明贵说过的敬老院或者养老院建成,这样不仅能解决本村的老年人问题,也可以给邻村的老人提供方便。"村民说。

  杨明贵让合法的公益项目 "过期",但却让违建在村里遍地开花。村民猜测养老院之所以变为居然之家,极有可能是杨明贵"左手倒右手"般地将土地从村委转到了公司里。

  2008年,该村公开账目显示负债达1800多万,但此后便再未公开账目,而村支书任法人的房产公司则不断向村民"借款"开发地产。

  被占用的耕地远不止30亩,村民提供的一份租地协议显示,2003年时,杨明贵曾与村里17个人签订《租赁土地协议书》,将27块、共计21亩土地租下,每块地为600元每年,期限为11年。而这块地则被杨明贵转手给人,现在成了村口对面的混凝土搅拌站。

  "等于每亩租金是700多块钱,比种地的收入都少,但是你敢不给他租吗?"村民说,或许是这次生意启发了杨明贵,所以当他2004年当上村委会主任后,便开始大规模"收地".

  借款开发,再借机收地继续开发,这样一个链条逐渐形成。村民提交的证据显示,瑞鹏房地产公司曾在2006年后开始向村民"借款"."2分或3分的利息,和许多村民借了款,之后开始在村里、村外搞项目。"一位曾向该公司"借款"的村民告诉记者。

  而村民在购买这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楼房时,被要求必须向村委交回0.8亩土地,同时和村委签署"退地协议".公司则将这0.8亩耕地以24万折价算入购房款中。"比如买一套房36万元,你就得交出0.8亩的耕地,再交上12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一手法被广泛应用,但那些被收回的耕地往往并不能够连成片,为此村委发布公告动员村民调换耕地,"凡位置变更的,每块补偿化肥一袋(折价100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土地连片,便于开发。"村民称,自杨明贵在2005年成立瑞鹏房地产公司以来,村里的耕地便被大量收回,有的是采取租赁的形式,有的则是一次性买断。

  在此期间,先后有近十位村民因认为"租价"或"售价"过低而不愿出让耕地,而遭陌生人暴力殴打、恐吓。村民向忻府区公安局报案后,至今未有结果。

  截至目前,全村原有800多亩耕地中,已有400多亩被占用或建设,其中绝大多数均无任何审批。对此,村民认为杨明贵作为村支书兼村主任,同时担任瑞鹏房地产公司法人,这背后可能存在巨大土地利益。而村委会的账目在2008年公布说欠账1800万元后,便再无公布。

  为此,村民先后向忻府区及忻州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有关部门介入严查。但记者从忻州市纪委证实,2009年曾向忻府区政府下文,要求针对村民反映情况进行严查,但至今没有得到情况汇报。"今年3月,我们收到省纪委的文,转发给了忻府区政府,要他们严查,并且把查处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报上来。但现在过了期限都没有结果。我们正要开会研究下一步怎么办。"近日,忻州市纪委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

  而在小檀村村委会今年3月向市规划局提交的《小檀村城中村改造方案》中,村委表示:"将拆迁腾出的168亩商业黄金地段,按每亩100万元作价,为我村的资本,村民平均入股。"

  但这份改造方案中并未说明"入股"的具体细节,村民猜测或许是以此入股杨明贵名下的瑞鹏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样的话,估计村里的账目就更难公开了。"村民抱怨说。"如果土地问题查清楚了,那这个养老院的项目、敬老院的承诺是不是幌子,也就弄明白了。"村民称,建设居然之家他们并不反对,但希望也能同时建成一个养老院

  链接>>>

  邻村:养老院获批四年无地

  记者在忻府区民政局采访时,意外见到一份二十里铺村 (与小檀村紧邻)村委建设养老院获批的文件,这份批文显示,2007年3月,忻府区民政局批准该村建设"和谐养老院".

  但记者联系申请人证实,在获批4年后的今天,这个项目依然没有在村里拿到建设用地。

  "村委不给地,当年说好给一块地建养老院,结果后来村委开发楼房卖了,至今都没房产证。"申请人告诉记者,类似情况不在少数。"村委想的是怎么挣钱怎么来,才不管有没有批文,要不要手续呢。"

  记者手记

  没有安全感的村庄

 

  在小檀村,十几位"留守老人"为了土地,已经维权长达三年。

  "最早的时候,维权的人都很积极,但现在,大家被打怕了。害怕被报复。"曾因向市里反映村委土地违规行为,而遭人殴打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只要有人敲门,就会很紧张。

  村委几年前便雇佣了十几个"巡逻队员",但这并未增加留守老人们的安全感--几乎每次向市里反映情况后,随即便会有恐吓和殴打出现。过去几年里,不同意耕地被占用和调换的村民,几乎无一例外遭遇暴力。同样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暴力事件在报警后便都再无下文。

  在没有身份的17层 "崛起"大厦北侧不远,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向记者抱怨说:"他们村委的办公楼17层,两年就建成了。敬老院说来说去,变成了养老院,弄了四五年都没个结果。"

  在居然之家项目部的简易建筑旁边,是正在做基建的一片工地,大概有二十多亩。而这片工地又被一大片玉米地包围着--按照居然之家项目负责人杜建云的说法,这块地不久就会开建,并"长出"忻州市第一个居然之家。

  村民说,这是一块好地,什么都能长出来。但没想到的是,在村委会和杨明贵以租赁或买断方式收回后,这些地就不再能长出庄稼--村里多个地块被圈起来闲置达3年以上,有的堆放了建筑垃圾,有的则成为废品回收站。

  "要是养老院建成了,我就搬进去住,估计会比现在安全些吧。"一位维权老人说。

  "只要你还有地,还有庄稼,那你就不安全。"另一位老者笑着说。

  俨然,在老人们的想象中,这个养老院应该是一个避开了土地利益纷争的 "安全岛".但他们也明白,养老院之所迄今未能建成,正是因为背后存在的土地利益。这是一个怪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忻州  忻州词条  之名  之名词条  养老院  养老院词条  圈地  圈地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公益

 保护公益资产的法律之路

摘要:2009年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北马房校区因土地储备拆迁未能保住,校区被关。如今,这所学校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周围尽是被拆的建筑材料,掩映在一人高的荒草和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