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GED项目发布报告建议中国放行政策倡导型NGO

中国正涌现出大量从事法律援助和政策倡议的社会组织,它们在集体法律诉讼、游说地方人大代表、开展公共教育及提供政策建议方面,有着宝贵经验,但却由于议题敏感容易遭受打压

 

 

  【财新网】(记者 蓝方)去年以来,中国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释放的友好信号令人鼓舞,但一向被视作“敏感”的维权类、政策倡导型机构却始终难以受益于各项开放政策。

  2012年6月25日,在“公平发展 公共治理”(Governance for Equitable Development)(下称GED)项目的闭幕式上,由中美学者撰写的项目评估报告建议,中国应关注社会组织政策倡导能力的建设。

  GED是由中国政府、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07年7月启动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促进中国的法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加强立法、司法机构职能完善、推动社会组织的建设。其中,公民社会参与的子项目乃是与民政部合作。

  GED开展了大量政策研究,为地方官员及社会组织提供培训的机会和资源,并建立业界交流的平台。2012年6月项目结束,GED所邀请的中外学者对公民社会参与的子项目,做出了名为《中国社会组织的能力发展——迈向包容性社会管理》的评估报告。

  报告认为,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社会组织的数量在持续增加;法律与政策环境不断创新,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即将迎来重大变革,国家和各级政府机关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整体上已经更加宽容;同时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包括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

  不过,报告提醒,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法律政策的改变是否会很快获得执行,而现在这种不稳定、不均衡的政策执行状况又是否会阻碍社会组织在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如西部贫困省份,开展一系列参与性的活动。“务必要记住,‘社会组织’依然很敏感。”

  报告指出,在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和接受上,地方各级政府机关与民政部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地方民政官员还需要从理念到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培训;而对民政部来说,则需要某种监测机制,以发现地方民政官员对社会组织的消极或不友好行为。

  报告同时建议民政部为地方和省级民政官员建立一套与社会组织管理相关的评价标准,通过奖惩等激励机制,对某些消极行为予以纠正。

  除此之外,报告认为,突然出现的、由中央财政提供的资助资金也有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2012年,中央财政准备以两亿资金资助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报告指出,在一些公共政策领域,由于资助经费的突然增长,以及在资金分配机制共识和透明度上的不足,造成了社会组织之间的过度竞争和彼此的不信任。民政部有必要建立顾问团队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并让社会组织参与到基金自主决定程序的设计和评估等环节中来。

  报告指出,中国正涌现出大量从事法律援助和政策倡议的社会组织,而它们在进行集体法律诉讼、游说地方人大代表、开展公共教育,以及提供调研基础上的政策建议方面,都有着宝贵经验。

  不过,当前的诸多政策,更强调对社会服务类机构的培养和扶持。这一类倡导型机构,有时反而因为其所关注议题的敏感性而遭受打压。

  报告认应当促进社会组织对政策倡导经验的共享。如此以来,“社会组织不仅在社会服务方面有能力去做它们想做的事情,而且也有能力把它们所做的事情与未来所可能发生的政治影响联系起来。”

  报告提醒,中国的政治正在转型。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在管理上更强调社会导向的国家,则需要来自公民和公民社会由下自上、合法和有效的政策意见,必须特别关注草根社会组织的政策倡议能力的建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项目发布  项目发布词条  放行  放行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倡导  倡导词条  建议  建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