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烟草业可以“公益”但不能得“美誉”

 

        近日,烟草业与公益的关系引起了热议。人们不仅看到,在今年6月5日的世界环保日上,中国烟草总公司荣获了“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也看到了一些由烟草公司捐助的公益项目上留下了浓浓的“烟草味”。在四川烟草希望小学里, “中国烟草”的大标非常醒目,学校有着“天才出于勤奋,烟草助你成才”的标语。

       烟草公益扯上关系,这并不是一个冷幽默,事实上,世界范围内对此都曾有过讨论,而现实的情况是它并不违法,但接受善款的组织们在道德上一般都会有所顾忌。就中国而言,由烟草公司捐助的希望小学打上了烟草的Logo,如果只从法律角度而言,也不违法。根据1999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其中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尽管不违法,但这么做依旧是挑战了公众们和控烟组织的敏感神经。 中国烟草总公司获得“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后,中国控烟协会在致函说,这有违世界公认的烟草业损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环境的事实,也违背了2006年起在我国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宗旨。作为评比方的中国绿化基金会则解释,评选并未从科学角度将企业和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纳入其中,而主要依据企业对绿化公益事业的捐款数额。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捐的钱多,所以就评上了。

        去年,新西兰超级基金的一项投资被指责违反道德。该基金持有了上海工业控股公司的股权,这家公司有一个子公司是烟草制造商。超级基金承认,其投资违反了基金自愿实施的负责任的投资者规范——禁止向经营活动包括烟草的制造与生产公司投资。可见,一些国家里人们对市场领域里公司们的道德投资已经非常在意。

        可以说,当下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烟草业与公益的关系所持的眼光,是严厉而成熟的。一方面,烟草业的破坏性似乎已成共识,控烟的难度与阻力,并不是因为相关决策体系的认识或是智力水平,而是其中的利益盘根错节,这里充斥着行业暴力、垄断以及巨大的税收渴望。另一方面,公益慈善回归民间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一些普通公众和社会组织,已经能够成熟地质疑烟草业这种做公益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带有目的性地做公益,不应该被鼓励。这是令人欣慰的。

        坦白说,烟草公司做公益,本身没有什么错。比如自2010年起,中国烟草基金每年建资500万元,设立了金叶生态基金,通过碳汇造林和生态扶贫的形式,在内蒙古、河北、甘肃三地种植适宜当地土壤的板栗、沙棘等树木。这理应是烟草公司着力的领域,既然破坏环境,那么以公益的形式做补偿也无可厚非。它们不应该寄望于将公益看做一种实现自己美誉或者缓解公众情绪的手段,公益应该是终极目的,而不是手段。事实上,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将公益当做手段的企业、个人可能不计其数,很多公司仍将企业社会责任看做一种建立美誉与打广告的手段,而不是真心将公益事业作为目的。

         烟草公司做公益,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它不应该寄望于将公益看做一种实现自己美誉或者缓解公众情绪的手段,公益应该是终极目的,而不是手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烟草业  烟草业词条  美誉  美誉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不能  不能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