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中国NGO动态

四川爱华社区综合发展研究所 (ICD)

 

        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四川爱华社区综合发展研究所加入英国国际发展部资助的“农村供水与卫生”项目,为项目所在地之一巴中县的一个村进行了能力建设培训,协助村民成立用水户协会,建立村供水设施的协调管理和维护机制。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比例很高,这项系列的参与式培训主要针对村内的妇女、老人和孩子。目前,作为硬件设施的自来水厂已经建成,进入供水入户方案的设计阶段。村民已推选了11人组成施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供水设施工程的方案确定、招投标以及村民投工投劳的协调分配。据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何庆庆透露,通过研究所和巴中县民政局沟通,用水户协会将在10月农闲季节项目完工后注册。何庆庆介绍,资助方很重视项目受益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成立用水户协会对公共财产进行运营维护,是项目计划中的重要产出。在何庆庆看来,供水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是提高村民能力的载体。由此,不难理解该项目预算的70%是投在能力建设上。

 

 

        ICD2002年4月在四川省民政厅正式注册,主管单位是四川省科技厅。它是在四川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培训中心(SCTC)的基础上形成的。SCTC是96年在福特基金会和亚太地区社区林业培训中心支持下建立。

 

 

        ICD的宗旨是:通过对社区当地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及社区公共财产更加公平的使用和管理,提高中国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当地人在得到更加支持的政策环境和组织机构环境下,有能力有权力持续地经营管理他们的自然资源和社区公共财产。

 

 

        ICD主要通过提供协助和培训,支持当地社区、政府工作人员和技术推广工作者建立他们在自然资源和社区公共财产管理与开发方面的能力, 同时就当前实践开展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目前,ICD的人员由10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其专业背景覆盖参与式乡村发展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林业、项目开发与管理、社会性别、发展管理、乡村市场营销、成人培训(培训者培训)、农村政策、项目规划管理及监测评估等方面。

 

 

联系: 何庆庆

 

 

028-8673 1091

 

 

heqingq3269@sina.com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日前,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已在河北定州市(定县)东亭镇翟城村成立,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奉献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各种乡村建设综合人才,作为桥梁及乡村发展的种子,将现代意识和科学精神引入农村。培养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地具有建设乡村、改变乡村面貌的理想,同时认同乡建理念的农村知识分子(初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的青年)、农民带头人(维权、致富、普法等)、乡村医生、农技人员、基层农村干部、志愿为乡村社区服务的青年志愿者。

 

 

        该学院由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村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英国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作为合作者,翟城村委员会以一片占地80多亩的废弃校舍和周边100亩耕地作为股权投入。学院属于社会公益力量办学,遵循非盈利原则,办学 经费依靠社会捐助,教员由不同专业领域的志愿者组成。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创者晏阳初在定县开创了乡村建设的社会实验室——定县实验,直到今天,仍然为国内外致力于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人士所瞩目。发起者选择定县为学院校址所在地,除了交通和当地具备的教学条件外,过去定县实验所积累的传统资源可资借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

 

 

        近日,学院正在招募志愿者组成师资力量,有意者可主动与学院联系.详情请登陆中国乡村网。(www.china-village.net)

 

 

联系: 邱建生0312-251 2088

 

 

1393 084 7804

 

 

qjs@china-village.net

 

 

073006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三农教育发展中心

 

 

        2003年8月,受中德合作的“密云水库水资源保护”项目办公室委托,三农教育发展中心在位于水库上游的河北栾平县举办了环保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为期11天,有两个乡的200位农民参加,课程涵盖农业与环保、公民意识与农村发展、水资源保护技术及推广、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的林果栽培、养殖业、种植业技术。来自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担任培训教师。此前,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中心还借鉴香港环保团体地球之友的教案和课程,于2002年10月在密云周边的6所小学进行了环保教育。

 

 

       “农民的参与和决策民主化”始终是中心致力于推动的目标,而社会性别意识则是中心为实现这个目标特别强调的要素。2003年9月,受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山西项目办委托,中心对山西原平、介休、榆次和方山等三市一县(GTZ项目县)的20位农村妇女干部进行了首期“参与式方法在农业林业土地规划中的运用”培训。中心将在以后开展类似的系列培训,为2000年开始的GTZ社区发展项目(预计2008年结束)提供能力建设上的支持,并增强妇女的参与。同时,中心还正在为这些项目县编印《农村妇女健康手册》,制作农村妇女自我保健录音带。

 

 

        三农教育发展中心2002年6月成立伊始,还在北京的流动人口以及大学生中开展了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并在甘肃省的两个县进行了农村妇女基本需求和健康状况调查以及艾滋病宣传。中心主要通过培训、交流和宣传等方式对农村青壮年、特别是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健康、环保、法律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他们的社会性别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主任刘晶岚介绍,除正在开展的农村项目外,中心希望能和有关部门合作,在城市流动人口中加强生殖健康、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

 

 

联系: 刘晶岚 010-8238 4642

 

 

becfrd@vip.163.com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

 

 

        在人们的印象中,城市中老年人的生活总是和社区秧歌队、太极拳、合唱团等传统娱乐形式联系在一起。不过,9月20日在北京和平家园社区,一次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培训却别开生面地把社区内35位中老年人和社区干部聚到一起。这是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社区计算机知识普及与应用公益培训项目”的首期培训课。这个为期1年的项目在北京的6个区中选取10个社区,面向中老年人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简单的文字录入和互联网操作培训,预计直接受益人群300人左右。由于项目的辐射作用,间接受益者将会更多。中心希望通过项目“传播并弘扬志愿精神,提升整体公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区,提高社区整体素质。”

 

 

        项目的“灵感”来自设计者王燕斌过去在美新路基金从事老年人服务工作的经历,这段经历使他对老人的需要有着特殊的敏感。中心经过社区调查发现,北京的许多中老年人对电脑运用有着极大的兴趣和需求。比如,子女远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老人不在少数,他/她们希望通过除电话以外的文字、图片等其他形式进行情感交流。电脑的升级换代使许多家庭拥有两台以上电脑,客观上也为老年人利用电脑了解并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条件。问题在于他们缺乏学习的机会和环境。

 

 

       对培训者的培训已在9月13日先期开始并将和老人培训同步进行。10名志 愿者来自信息产业电子集团华北计算机研究6所。王燕斌介绍,培训内容涵盖志愿者认知、个人成长、领导力、能力建设、沟通技巧等各个方面,中心希望这项为期两年的阶梯式培训使这些志愿者成长起来,在将来带动更多的社区志愿活动。

 

 

       王燕斌强调,这个项目是结合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当地情况设计的。中心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志愿者协会的合作体现了各自的优势:志愿者协会刚刚成立,拥有专业的志愿者资源但是缺乏好的服务项目,而中心在项目设计、确定服务地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将志愿者资源整合进社区方面拥有自己的经验。不过,目前用于社区教学的电脑很缺乏,王燕斌希望一些单位和个人能够把准备淘汰的二手电脑捐赠出来。 这种思路同样在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爱心小药箱”活动中得到体现。今年3月底开始,由中心负责项目设计和组织工作,在石景山福利院筛选经济条件差的孤寡老人,接受中国移动员工捐赠的“爱心小药箱”(价值80元,内有老人常用中成药、以及护肤、指甲剪等日常用品)。药箱每半年更换一次。移动员工还持服务卡到福利院为老人提供服务,并得到老人签字认可的服务时间证明。目前,一共送出80个小药箱。

 

 

联系: 王燕斌 010-8404 3810

 

 

zyhuman@263.net

 

 

 

 

 

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9月9日晚,在市政集团二处北辰项目部工地,协作者和市政集团合作组织了一台文艺演出,以歌曲、快板、舞蹈等形式向首都的建设者致以节日问候。演出者来自协作者的文艺探访队。全部由打工者组成.这些节目是他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编自演而成,反映了打工者的真实心声和打工生活的辛酸苦辣。

 

 

        中秋节前后,协作者还在其他工地举办了几场类似的直接面向打工者的演出,得到观众的强烈共鸣。据悉,文艺探访队目前有5-6位成员,他们的演出活动是协作者未来两年项目——“外来女工互助组织建设”一个部分,其目的一方面是作为核心志愿者参加活动,同时,他们也是协作者培训的目标群体,协作者希望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群,在打工者中形成互助的环境,提高互助能力。

 

 

联系: 李涛 010-8581 3981

 

 

ccfchina@sohu.com

 

 

 

 

 

天下溪教育研究所

 

 

       今年6月注册,天下溪教育研究所是一个从事环境教育的非营利性机构。“天下溪”三字取自《老子》中的一段:“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取其默默无闻之意。美新路基金会为他们提供了办公室。现有的两名全职工作人员郝冰、刘辉都曾是自然之友的会员,另有一名兼职会计。

 

 

        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的项目有:1)鹤类保护区社区与学校环境教育计划,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在中国的五个湿地保护区,草海、鄱阳湖、扎龙、挠力河、向海进行乡土环境教育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和保护区环境教育能力的培养,项目为期三年;2)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三年的贫困大学生冬令营。2004年寒假,组织西南8所高校的贫困生在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冬令营活动,主要包括讲座、对话、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阔眼界;3)天下讲坛;4)“曾经草原?D?D内蒙古生态与游牧文化展巡展”,与自然之友合作,制作两套“曾经草原?D?D内蒙古生态与游牧文化展”展板(中文和蒙文)在呼和浩特市五所高校以及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四个旗县在那达慕大会上巡展。5)打工子弟小学公民课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组织项目团队对打工子弟小学高年级的公民课进行课程设计,邀请专家、培训教师实施公民课教学。拟与“行知学校”“棚鹏学校”合作;6)“未来公民乡村教育计划”项目立项调查、策划与筹资,通过培训乡村小学校长和发展校本教材,培养乡村小学对于乡土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乡村建设的能力。激发乡村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促成基层教育NGO的形成。

 

 

        9月26日至10月31日,天下讲堂将和瀚海沙合作,开始第一次系列讲座:“荒漠 生态 文化”。

 

 

联系: 刘辉 010-8227 5671

 

 

estella@brooks.ngo.cn www.brooks.ngo.cn 

 

 

 

 

 

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

 

 

        于今年2月份注册成立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是由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举办的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乐群秉承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发展专业”,试图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广大市民服务。乐群目前的14位全职工作人员都具有社 工学历,并且十分年轻。

 

 

        在乐群正式成立之前的2002年9月份,在浦东新区政府的资助下,由5位社工专业的工作人员在6所民工小学开展学校社工服务,这个为期一年的项目在今年的8月份结束。由于这些服务受到流动儿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欢迎,乐群正在寻找持续的资金。

 

 

        现在已经开始的社区外展社工服务也是针对社区中网络成瘾或失业失学失管的青少年,社工到球场、快餐店等青少年经常出入的场所主动接近这些需要帮助的青少年,了解他们的问题及需要,提供适当的服务,协助他们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而且乐群也开始参与到社区矫治工作。

 

 

        历奇服务(Adventure)是在社区和学校中对学生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现在主办的“日营”活动包括“拨亮心灯”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是一个小领袖”来培养领袖能力;“今天我当家”锻炼学生的自律精神;还有进行团队精神训练的“星光灿烂”。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目前这些活动只在浦东新区和宝山区中的两三个街道开展。养老机构也是社工工作的重点之一,服务内容包括对入住后的老年人提供心理适应的辅导和康乐活动等,也对老年人进行加强康复观念的治疗小组,及为有个别特殊需要的老人进行情绪和行为辅导。乐群的计划中,还有尚未开始的医务社工服务。

 

 

        在乐群办公室所在的“花木镇”社区,乐群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合作开展社区共建,策划服务项目,进行关于社区需求的调研,并将于9月份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老人、妇女、青少年工作技巧的培训。

 

 

        乐群的工作目前主要是受浦东新区政府委托运作一些社会服务项目,由此获得一部分资金。另外一些资助来自浦东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企业资助。这种非政府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是对“由政府有偿购买社会服务”的一种尝试,政府也有意识地培植非政府组织,通过调研和实践做一些相关的政策修改。但是,乐群希望自身所提倡的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能被公众广泛的接受,从而推进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青岛市北区自闭症研究会(以琳自闭儿童训练部)

 

 

        像很多NGO一样,以琳在2002年1月正式成立之前就已经于2000年11月开始经营。这个机构的目的是为了让自闭儿在早期接受科学的干预和训练,以使他们能走出自闭和减轻自闭的程度,同时也是希望所做的一切能够推动我国有关残疾法律的改变,和推动残疾人保障制度的改善,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使真正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并过上完全有保障的生活。研究会下设以琳自闭儿童训练部。

 

 

        两年多来,研究会致力于教师的培训,使以琳已经拥有21名业务过关的疗育师,同时免费到全国各地培训老师和家长,并对孩子进行评估和示范教学,深受好评,并且请国外的一些专业人士来讲课和培训。从开始开办时的5个青岛孩子,到今天的60个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孩子。2001年11月创办了以琳自闭症论坛(www.qingdaoautism.com),目前已经有会员2020人,这个论坛可以说国内最大的、最专业的论坛以琳最大的特色是让所有到以琳的人都体会到爱,爱孩子,爱家长。以琳的另一个特长就是各种训练,集国内外各家之长,再根据所积累的经验,创出个训、音乐、电脑、感统、艺术、游戏相结合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去年四个孩子上正常小学,今年又会有五个孩子上正常小学,还有三个孩子上正常幼儿园。

 

 

        以琳目前的资金来源除了孩子缴上的费用外,欠缺部分都来自于对以琳有负担的基督徒的爱心奉献。并且建立了以琳自闭症儿童救助基金。其中有救济金用于为贫困家庭的自闭儿童减免训练费(从部分到全部),并且设有发展金用于提高以琳的水平和扩大以琳的规模。

 

 

        另外据方静介绍,美中教育机构(一家基督教组织)正在考虑把中国自闭症患儿训练中心设在青岛,这个项目如果能顺利实施,两年内中心就可以接纳200名自闭症患儿,成立小学部、中学部、庇护工厂、庇护所(养护机构),这将是全国自闭症患儿训练基地、全国自闭症患儿师资培训中心。

 

 

联系:方静

 

 

hck@public.qd.sd.cn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2003年5月,文化遗产观察(参见英文刊2002年秋)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同时更名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由北京市文物局作为主管部门。一志愿者无偿提供了天通苑的一处住宅作为新机构的办公场所。7月初,被非典疫情延迟开通的新的热线电话(010-6176 8040)也正式开通。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法大学的3位老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始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咨询和资料翻译工作,一方面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向博物馆等机构的有关专家提供信息。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周末、寒暑假)志愿提供免费服务,活动开支全部来自成员的个人工资,这种状态维持了7、8年。到1998年,他们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组织——文化遗产观察。2002年3月,他们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成立北京承望文化遗产法律研究中心,运作半年后因为无力负担税务申请注销。

 

 

        中心致力于提供信念而非技术性的保护方法,并在政府和当事人之间协调,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他们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中国特别重要,将来会越来越重要。他们旨在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及时地做

 

 

些工作,填补这块空白。中心的何主任相信他们的工作终究会得到支持。

 

 

        中心先后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剑桥大学、利众基金会等机构的小额资金支持。中心的英文网站也是在荷兰的一个名为Museum Security Network的机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在泰国某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心8、9月份在云南的2个傣族文化县举办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讲座,邀请2名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向当地民众和政府官员指出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又怎样面临被破坏的威胁,还提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事实上,中心的核心工作理念就是普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赋予民众知识和工具,使他们采用最可行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心现有3-4名核心成员,均为兼职。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接听了数以千计的热线电话,或者当场回答,或者记录下来调查清楚再给予回复。此外,还有不少的不定期的国内外的志愿者为机构提供支持。机构的创办人之一,现任中心主任的何戍中先生曾获得美国考古协会颁发的“杰出公众服务奖”,每次评奖全世界范围内仅有一位荣誉获得者,十分难得。

 

 

 

 

 

联系:何戍中,王云霞

 

 

010-6176 8040

 

 

chpbjcn@vip.sina.com

 

 

www.culturalheritagewatch.org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作为拥有最庞大工作网络的机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近几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并通过其省、市、镇、乡、村各级地方力量推广项目,直达基层。

 

 

        今年8月份,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青春健康项目中期总结与战略计划研讨会并随后召开了预防艾滋病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战略研讨会。这两个会议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拥有众多工作人员和会员的计生系统在青春健康和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并且以开放地姿态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及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合作。

 

 

       由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Program for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Health ,PATH)资助的为期五年的青春健康项目,近三年来在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3个农村县开展试点工作。计生协积极地与计生委、教育、卫生、宣传等部门和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团体协作,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有特色的开展项目,因地制宜,除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还用平等参与方式对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教育,建立亲青服务体系。

 

 

        因为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的宣传主要途径还是教育,对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年人来说,通过教育部门的推广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但是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就步入社会或从农村流动到城市打工的青年人来讲,如何让这些更有收到威胁的人群介入到项目中,校外干预显得格外重要,而深圳和广州计生协都有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例如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对志愿者培训。

 

 

        会议上,除了来自项目试点地区的代表介绍各自经验,更多的是讨论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制定战略计划。在目前同伴教育的基础上,来自美国的专家琼哈菲提倡项目中青少年参与的重要性,来自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的高崎博士用本

 

 

        机构的经验为即将推广的亲青服务提供了建议。另外,计生协也意识到社会性别意识在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并试图在今后的培训中引入社会性别敏感分析。来自PATH的官员当然更注重的是对项目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赵白鸽,国家计生委国际合作司司长,非常鲜明地支持国际合作,并认为NGO起了探索和先导作用。

 

 

        计生协另一个工作重点——艾滋病预防,更是利用协会的网络展开良好的宣传和消除歧视工作。《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参与预防艾滋病行动方案》明确了计生协在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目标和任务及今后的工作方向。福特基金会代表李文晶指出在这些HIV/AIDS敏感话题宣传方面,GONGO的参与非常有效,而且有创新。

 

 

        来自UNAIDS的雷弱州( Joel Rehnstrom)主要介绍了泰国的经验和做法及全球面临的艾滋病挑战;协和医科大学的张孔来提出了中国HIV/AIDS的流行现状。

 

 

        作为拥有全国性网络的计生协,针对地域、不同人群开展不同项目,使用不同的策略。在农村除了宣传艾滋病知识,并且让农民掌握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如湖南怀化项目点,针对农村流动人口输出地做宣传,让家里人关心外出打工的亲人。

 

 

        对于青少年易感人群,主要工作是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妇女,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青年妇女和性工作者更容易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山西晋城等一些娱乐场所都开展了安全套营销和同伴教育。国际上百分百安全套计划也在很多国际组织的倡导支持下在中国开展,柳州百分百安全套使用项目进展顺利。

 

 

  联系:刘永峰

 

 

010-8465 7984

 

 

cfpa@public.fhnet.cn.net

 

 

 

 

 

 云南省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在英国行动援助(ActionAid)的资助下,云南省社区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编制《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对扶贫工作中常用的一些名词的来源、产生背景、在中国的运用以及理解要点加以阐释,以便为从事农村发展的基层人员(如农业局和扶贫办工作人员)提供一本发展方面的适用工具书。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收录165个国外常用的词汇,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预计10月出版。第二部分准备收录国内扶贫的常用词汇,预计用英文出版,正寻求资助。

 

 

        云南省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的宗旨是:通过一系列还权于民、还权于社区的活动,达至社区自主管理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心已完成或正在开展的其它项目包括:中国西南森林资源冲突管理项目(2000年5月-2003年12月,福特基金会资助);云南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2001年2月-2004年4月,福特基金会资助);倾听贫困者的声音:参与性贫困评估在云南、贵州、广西、宁夏和青海(2000年3月-2001年3月,世界银行、英国海外发展部、亚洲开发银行和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资助);中国南方非耕地资源法律政策框架研究(2002年3月-2005年3月,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资助)。当地一些林业、扶贫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协同参与这些项目

 

 

 

 

 

联系:郑宝华

 

 

0871-418 4434 cds@public.km.yn..cn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2000年就推出了旨在帮助中国儿童少年“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犯罪、远离伤害”的大型社会公益项目“中国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计划”(安康计划),经过2年多的运作,开始逐步将项目深入到社区

 

 

        今年8月在全国妇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倡导下,儿基会等19家单位面向全社会联合发起“安康计划进社区——安康益家”公益活动,旨在将我国三大公益品牌之一的安康计划深入社区,进一步落实安康计划的宗旨,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启动和捐赠仪式在北京樱花社区举行,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的代表、捐赠者和当地居民都参加了这个活动。

 

 

        作为以儿童为主体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儿基会希望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安康益家”这个公益平台,努力建设有利于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引导儿童成为自我教育,服务他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的社区小主人。通过依靠建立有专业技能、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队伍和“安康益家”专家顾问团作为项

 

 

        目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并借着这个项目培育公益精神、加强社区教育并整合社会资源。

 

 

      “安康益家”社区公益项目社区中由“安康益家宣传栏”,“安康益家书屋”,“安康益家亲子教室”和“安康益家文化园地”四部分组成。

 

 

联系:010-6522 1133 ext. 2927

 

 

 

 

 

 济南慈善总会

 

 

        94年诞生的中国慈善总会对各地慈善会的出现产生了推波助澜的影响。到97年济南慈善总会成立时,59个地方慈善组织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推演它们的公益事业。这个后起者一开始就感受到当地慈善事业“落后”、需要救助者众多带来的压力。尽管其宗旨的表述和其他慈善会大同小异:“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济南慈善总会很快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推出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活动,并经过几年的营造成为当地的两项“慈善品牌”。

 

 

        首先是“慈善一日捐”, 倡导每位市民自愿捐出一天的收入,每个企业自愿捐出一年中某一天的利润。每年选定一个主题展开募捐,现在该项活动每年能吸引100多个单位2万人参加。2002年9月,为应对济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济南慈善总会发起了题为“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救灾“一日捐”活动,三个月内筹集善款354万元,向灾区发出救灾款233万,以及价值39万元的物资。第二项品牌是“帮助特困家庭过好年”活动。2003年春节,慈善总会组织本市政府下属14个局系统派出30多辆车,为全市1200户特困家庭每户送去50斤面粉、10斤油、10斤肉。这项活动开展5年来已使9千多户特困家庭受益,深受群众欢迎。活动的资金来自

 

 

        济南福利彩票中心和将军卷烟集团。此外,总会还对贫困学生进行救助。今年8月,该会联合市民政局、教育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和福利彩票中心推出“福彩慈善助学”活动,面向济南籍2003年考取了大学的应届高中贫困毕业生发放助学金。共支付25万元,188人受益。同月,总会和济南交通广播合作启动了“爱心与TAXI同行”活动,全市6000年出租车同一安装募款箱,集募款和宣传于一身,善款将用于特困家庭和失学儿童。

 

 

根据总会统计,截至今年3月,6年以来该会共募集善款(包括捐物折价)约1800万元,支出1100万(除救灾以外),救助对象包括特困家庭、特困生、特困疾病患者和唇腭裂患者。非典期间,总会也采取了行动应对突发危机,募款约38万元支援一线。

 

 

  副秘书长赵克禄介绍,今年第四季度,总会还计划支出20-30万元,在济南几个旱灾严重地区实施打井工程。年底,慈善医疗卡计划也将付诸实施,届时,全市10个县、区将各自选择100个贫困户发放医疗卡,在指定医院获得医疗救助。赵说,由于近年来总会公信度的提升,获得的社会支持逐年增加。

 

 

联系:赵克禄

 

 

0531-706 8042

 

 

 

 

 

 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8月27-28日,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香港乐施会共同举办了“灾害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来自中科院、社科院、国家地震局、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国有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项目官员以及多家NGO和媒体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针对灾害管理的政策选择、灾害管理的经济评价、政府和农民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灾害管理的作用与应对策略、国际组织的灾害管理项目实施、灾害管理的能力建设、社区减缓贫困对灾害管理的影响、SARS 防治工作经验及启示等8个专题,到会人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在灾害可持

 

 

        续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准则等方面达成共识,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性建议。其中,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就灾害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作了主题发言,呼吁加强救灾立法中的公众参与。NGO代表以自己开展的项目为案例探讨了NGO在紧急救灾中的角色,强调对灾害的体制因素加以关注,希望通过以社区为本的减灾救灾项目提高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发展理念融入灾后重建。

 

 

联系:陈青

 

 

010-6606 9844

 

 

chengq@snisd.org.cn

 

 

 

 

 

 内蒙古农牧民住房促进会                                                            

 

 

        该机构成立于1995年,以改善内蒙古贫困地区农牧民居住条件、创办实业安置贫困居民就业、逐步消除贫困为宗旨。

 

 

        促进会的项目资金来自德国的非政府组织DESWOS。在双方近十年的合作中,促进会以提供住房信贷的方式在内蒙的7个盟市11个旗县区帮助725户贫困农牧民自建新居。平均每户贷款7000元。

 

 

        1998年,促进会的德国合作方和包头达茂旗政府各出资408万和392万建设一个年产1000吨的稀土厂,2000年投产后解决了110名贫困居民的就业问题。在工厂的股权分配上,51%股份归工人集体所有,由促进会代行大股东权力,代表工人参与管理。目前,董事会由3位促进会人员和2位政府人员组成,委托政府管理、经营。工人代表参加监事会,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在稀土产品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方面,秘书长赵永胜介绍,由于该厂生产的是稀土的最终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较上游产品小得多。

 

 

        赵永胜说,目前工人年均收入达到13000元。工厂的就业机会主要面向达茂旗的下岗职工和遭遇自然灾害的牧民,其运作机制是在工人家庭脱贫后经过评估退出,让新人加入。(到目前还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目前,等待到工厂就业的有几百个申请人。

 

 

    此外,促进会还通过旗县技术人员在工程质量、经济作物种植、农牧民圈养育肥等方面开展了各种培训。

 

 

 联系:赵永胜

 

 

0471-626 9631

 

 

fhhpzhao@263.sina.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NGO动态  中国  中国词条  动态  动态词条  NGO  NGO词条  中国NGO动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