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游历40余国的清华、杜克90后毕业生社会创业:想做农村版“阿里巴巴”

    李博伦坐在北京交道口,想的全是东南亚的事。

    大约一年前,李博伦在深圳注册了社会企业深圳市创新洞见咨询有限公司,英文名是“Diinsider Co.,Ltd”,“Diinsider”是该公司的媒体、创投业务产品线名称,也是公司的常用名。Diinsider是一个旨在为全球中小型社会影响力机构服务的信息平台,大致相当于社会企业中的“36氪”。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杜克大学的李博伦,是世人眼光中的“金字塔顶端的人”,他的梦想是做一个类“阿里巴巴”的网络,包括电商、支付、物流等业务单元,服务东南亚“金字塔底端人口”。目前,Diinsider的融资额为六位数。

    常人看来,类“36氪”模式和类“阿里巴巴”模式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我们短期更偏重网络搭建、资讯服务或者提供一些项目服务。然后在此基础上,直接面向家庭或者个人提供类似‘阿里巴巴’的服务,切入细分领域。”李博伦这样解释公司短期、中长期发展的商业逻辑。“因为‘金字塔底层市场’和中国互联网市场还是很不一样的。”李博伦补充道。

    作为一名游历过40余国的90后社会创业者,李博伦喜欢研究滴滴、美团等商业独角兽。他放言,“社会企业中没有对标机构。”

    梦想做东南亚农村版“阿里巴巴”

     “未来,我们想直接服务中低收入群体,比如利用一个国家的网络,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支付,在社区找到代理机构,然后通过代理机构的力量去连接用户,在东南亚农村提供农业、能源、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坐在北京交道口附近的“小众书坊”里,李博伦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说道。Diinsider的办公室就在交道口新华文化大厦里。

    “可以理解为一个农村版的‘阿里巴巴’。”李博伦补充道,“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需要在农村层面有很强网络构架的一套系统。”

    李博伦迄今为止的职业经历,大部分都在缅甸和柬埔寨。他曾在柬埔寨为安吉丽娜•朱莉基金会服务过,还在缅甸做过IT教育创业。

 

博伦团队在柬埔寨农村做项目。

    多年在东南亚经营的李博伦,目前已经找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钥匙”——让中低收入者成为有活力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李博伦看来,“社区中的低收入群体,不仅是被帮扶的对象,同时也应该是比较有活力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李博伦补充道,“这是我们最开始想要立足的地方。”

    李博伦眼下比较困惑的是,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去激发中低收入人群。

    “在一个机构不太大的时候,你很难用现有的资金去大规模的服务草根组织,然后调动中低收入群体的生产、消费积极性。即便草根组织确实有付费的意愿,但支付能力不强。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支付平台和渠道去很有效率地做这件事,会产生很大的中间成本。”李博伦告诉“社会创新家”新媒体,“大机构可能不一样,它可以直接把网络基础设施做好,然后再构建支付、物流等系统。”

    即便困难重重,李博伦一直在试图推进“东南亚农村版‘阿里巴巴’”的构想。

    2018年3月底,李博伦见了欧洲某影响力投资基金相关负责人。4月的第一个周末,他还去上海见了一家美国私募基金的相关负责人。李博伦还曾侧面了解做过一些社会影响力投资的红杉资本,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更喜欢投中和农信那种(机构)。”

    李博伦喜欢研究大公司的管理架构,比如谷歌的公司架构、股份设定、上市方式,以及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等。李博伦直言,“强大如滴滴这样的百亿美金公司,也很难在融资、运营过程中摆脱阿里巴巴。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遇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李博伦很欣赏滴滴、美团,认为它们“特别有战斗力”、“打法很彪悍”,并认为自己可以借鉴滴滴、美团的机构管理、人才机制、商业切入角度等方面。

    或许是为了鼓励自己,李博伦说,“滴滴、美团也都经过很多挫折。”

    “机构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解决穷人的问题”

    “创业其实是很实际的事,总是在不断抛弃一些不太现实的东西。”李博伦告诉“社会创新家”新媒体。

    李博伦必须权衡好机构“活下来”和“go big”之间的关系。

    按照李博伦他们最初的构想,Diinsider应借助媒体和数据化管理的途径,精准扶持新兴国家中小型社会影响力机构和青年创客,并与企业、政府、投资机构等多方合作,通过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全球中低收入社区的生活质量。

博伦在联合国亚太曼谷总部开会。

    复盘Diinsider过去近一年的发展,李博伦认为“效果一般”。

    在业务运作上,Diinsider已经做了调整。在Diinsider上线前,李博伦已经联合多方资源打造了《CHANGE》杂志,专门报道新兴国家的社会创新案例。仅2017年一年就报道了100多个案例,总阅读量达30多万。在李博伦此前的构想中,Diinsider的一块业务是基于《CHANGE》杂志的案例做一些深度服务,比如寻找合作伙伴、投资方等。“到目前为止这块做得一般,我们在创投业务上的专注度也不够。”李博伦说。

    目前,Diinsider主要在两个方向发力,一是强化Diinsider的技术实力,李博伦正计划挖一名在BAT某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二是谋求和大机构合作,在线下做一些活动。

    Diinsider与大机构合作的最新案例,是与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合作,执行“湄公河太阳村”项目,该项目在柬埔寨落地,Diinsider主要提供乡村用户层面的数据和信息,当地相关领域(可再生能源)初创或草根机构信息,以及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服务。

    “按照社会企业的广义定义,我们是社会企业,我们还是以社会价值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商业方面的价值。但是,我们很看重商业方面的可持续。”李博伦说。

    眼下,Diinsider的营收主要通过服务大机构获得。“但这个是短期的。长期的话,服务大机构(B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李博伦强调。

    在李博伦看来,未来如果Diinsider能单独拿出一个200万美元的预算,就会转到服务C端。“实现200万美元盈利是一件很缓慢的事情。”李博伦称。

    在李博伦最初的设想中,Diinsider团队的精力70%应该用于社区发展。“客观上没有做到,因为有很多客观压力,现在可能是一半的精力用于社区层面,一半的精力用于服务大机构。”李博伦坦言。

    “我们机构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解决穷人的问题。”李博伦说,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觉得我还是挺孤独的”

    “我觉得我还是挺孤独的。有压力的时候,很难找一个人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李博伦坦言。

    李博伦大概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有史以来唯一一名研究生阶段出国去读国际发展的学生。李博伦的清华同学,很多从事金融、IT工作,并且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李博伦猜测同学中收入最高者年薪超过150万。“但我可能可以通过发展一个机构,把一个品牌做得更大。”李博伦说。李博伦称自己的生活非常简单,“挺糙的一个人,没有特别多的物质需求。”

 

博伦向杜克大学一个媒体团队讲柬埔寨项目。

    李博伦信奉“不同的人生阶段做不同的事”,他的大学本科后半段基本都在全世界参与国际发展中度过,“到了这个阶段,我反倒对金融、IT更感兴趣。我的很多同学恰恰相反,现在他们比较稳定了,也想折腾一些事情。”

    在中国,似乎也很难再找出一家能与Diinsider对标的社会企业。入选“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南南合作能力建设平台”的40家中国民间机构中,Diinsider是唯一的初创机构,其他都是像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这样的老牌机构

    很多年前,李博伦还是一名懵懂少年时,他就关注国际事务,并被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笔下绮丽的美洲世界吸引。

    无论是在清华大学读数学本科,还是在杜克大学读国际发展硕士学位,李博伦都觉得自己不习惯学校的教学方式,甚至在杜克大学差点半途退学。

    大约在清华读大二时,李博伦接触到了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编注:罗斯高教授致力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在贵州、陕西所开展的农村发展项目。李博伦坦言,清华的“家国情怀”对自己有影响。《中华辞赋》杂志2018年3月刊刊登了李博伦大学期间写的词作《母亲节有感》,其中有“常教男儿存四海”一句。

    杜克大学读书求学期间,李博伦算不上是“好学生”。“因为我一直漂着(编注:指在杜克大学读书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发展项目),在杜克读书就很片段化、很零散。”李博伦说。

    “漂”让李博伦获得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生命体验,比如,在埃塞俄比亚参与国际发展项目期间,他在机场被警察拿枪指着训导过;从海地回美国时,他在亚特兰大警察局被关了两个小时。李博伦也收获了独特的观察,比如,“在非洲一些国家,越穷消费越高”。

    2016年8月,对“乱走”丧失兴趣的李博伦,正式成为一名“北漂”,仍将东南亚中低收入人群作为机构的服务人群。李博伦认为,从公益价值上看,“在更贫困的国家做国际发展项目的空间更大”。

    在李博伦的构想中,Diinsider下一步要完善团队,在营收上有所突破,砍掉一些做得不太好的业务,强化一些做得比较强的板块。

    “在一个国家做综合系统(农村版“阿里巴巴”)还不是很着急,就看机缘。”李博伦告诉“社会创新家”新媒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杜克  杜克词条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词条  清华  清华词条  游历  游历词条  毕业生  毕业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