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活动预告 | 印度社会的别样面孔:平凡外表,平和心灵,不平凡的行动 | 10/26

       作为中国人,我们从来就不缺乏对印度的想象。

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

       西游记里的“西方世界”,电视里包着头巾的上海租界巡警,传说中的火车外挂,火遍全国的小萝莉,还有新闻里女性的各种不幸遭遇......

       但我们对印度这片“异域”也心怀恐惧,食物能吃吗?水能喝吗?街上安全吗?以至于有人听说我们去了印度,就问到,你觉得印度能去吗;还有很多嘲弄,奇葩、神奇、不可思议都是印度这个国度的常见中文标签。

       可是,真实的印度是什么样的?除了千年以前来到中国的佛教,那片土地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滋养?

学校孩子在取午餐,食物来自公益机构运营的中央厨房

       9月19-29日,20位公益伙伴在心和基金会的资助下,走访印度的3个城市(新德里、班加罗尔和瓦拉纳西),与当地公益机构开展了3次集体座谈、9次机构参访以及8次体验活动。

       20位伙伴的参访路线

       我们尝试超越想象,获得关于印度的一种“实感”,看见并理解印度社会里的公益行动、公共关怀和个体内在的精神滋养。

       10天印度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社会表象下,不平凡的“精神文明”,以及由此生发的真诚行动。

       26日,我们将在银杏基金会办公室,和你分享我们的所观所感,一起聊聊我们理解的印度,我们向往的精神生活。

       在班加罗尔市郊一处做城市厨余堆肥的农场

       我们相信,不管你有没有去过印度,我们都可以开展一场深度对话。

       10天其实很短,“去过”也只是一种表象,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游走、不断地上下求索,都想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找到一种内在的安定和平和,这是我们对话的基础。

分享人:

刘泓:三个教育案例

李红:四张面孔

雷静:地域与天堂的连接处

郝南:行动现象背后的驱动力

主持人:

霍伟亚

时间:

10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

银杏基金会办公室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京信大厦1436室)

报名: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报名,场地只能容纳35人,先报先得,不接受空降。

 

       分享人介绍:

       刘泓,2014年全职投身教育公益,2015年注册北京毅恒挚友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十年来一直秉信人文与社区教育对偏远地区青少年成长及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与县城及乡镇的学生、教师、志愿者共同成长。

       李红,曾经任职国际助残中国项目办项目总监,2015年底转身加入草根组织融爱融乐,与家长领袖一同推动社会改变,促进心智障碍者的权利提升。在加入公益之前,有6年外企财务审计及咨询的工作积累。

       雷静,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儿。大学毕业后分别在外企和国内著名互联网公司工作,长达15年的工作经历后,因为焦虑女儿的教育问题而进入公益行业,现任银杏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主管。喜欢旅游和各种户外活动。

       郝南,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2007年北大口腔硕士毕业后留校执业牙医。2008年经汶川地震志愿服务后,踏足公益领域。2010年创建“卓明”,自此致力于灾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2014年10月辞去北大工作,全职公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平凡  平凡词条  印度  印度词条  别样  别样词条  平和  平和词条  面孔  面孔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