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守望.乡村】 建筑师能为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什么样的乡村建筑

才能带给孩子“理想”的未来?

 

 

“New Plan of Rural Area · 筑乡计划”

 

这是一筑一事【筑事研究院】下的全新子栏目。在城市化进程高度运转的当下选择回归农村,聚焦乡村建设,是一种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选择,亦是重启田园文明、唤醒文化乡愁的重要方式,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建筑学的范畴。

 

观察“城”与“乡”的变迁,思考乡村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从建筑出发,持续探访有价值的乡建实践案例,并邀请拥有独到学术见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的学者、建筑师、运营者,以及投身乡建工作的管理者、基层工作者、在地居民等多方人员,共同探讨乡建的意义、如何乡建、谁在乡建和乡建为谁等话题,希望为城市及乡村的未来规划提供些许参考路径。

· · ·

建筑的视角,

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乡村的剧变与未来。

 

 

 

“城市版”的生活与教育,普遍让城里的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缺失”的盲区,而乡村体验与自然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其实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保护孩子原生力和解放天性等方面,成长于田野中的孩子们则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国家和相关政府机构正以实际行动,不断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乡村。

 

乡村幼儿园、乡村图书馆、乡村学生食堂……当它们以充满在地性的全新面貌于田野中“重生”,我们似乎也可以从其中窥见当代乡村拥有的无限生机和巨大潜能。

 

 

——从10座当代乡村公共教育建筑,管窥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当下和未来。

 

 

*以下案例按项目建成年份排序

 

01:

“灾难之后,新芽萌生”

 

 

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

 

空间类型:学校

设计机构:朱竞翔、夏珩研究团队

建成时间:2009年

地址:四川广元剑阁县

 

 · 图源知网

 

“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四川人的家园,灾后重建工作繁重。由于建造时间紧迫,建筑材料紧缺,在短时间内重建一所能够让当地学生继续学习的建筑迫在眉睫。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套创新的轻型结构建筑系统,在两周内重建了四川灾区剑阁县下寺村新芽小学。建成后的新芽小学结构安全耐用,外形美观,具备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可有效节能,且造价相对便宜,性价比极高。

 

· 图源知网

 

朱教授设计了以轻钢框架为校舍主干,预制墙板与之拉接,形成复合的轻型结构系统,具备高抗震功能。虽然外墙仅十六厘米厚,却可抵御强烈地震。另外,建筑物具热物理性能,采用了隔热及储热物料,配合多层构造及恰当的门窗位置与面积比率,确保室内冬暖夏凉;分散式的自然采光与通风系统,也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2009年即在乡村学校中实践先进的环保概念,这对当时的诸多教育建筑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的重建设计也获得了2010年WA中国建筑奖。

 

· 图源知网

 

新芽小学的建筑素材贯彻了可持续建筑的原则。旧校舍的建筑材料循环再用,于新校舍作垫层、铺地以及蓄热体;部分村庄中的旧石器亦用作庭院装饰。除了水泥之外,施工时无须另外购置其他建材,取而代之是善用民间智慧,运用多款水磨石、水磨砖、水磨瓦以及砖砌地坪,借以鼓励当地工匠保留传统的手工艺,减少对工业化建材的依赖。

 

· 图源知网

 

朱教授表示:“新芽校舍的建造示范了集成研究对设计的重要性。集成研究提供创新思维及方法,而设计则结合研究的精要,将之转化为便于应用的产品。新芽校舍的突破性研究解决了长久以来建筑速度与质量的矛盾,它的设计整合了不同的制造潜能,而现场的建造活动更成为凝聚社群、传递知识的良好契机。”

 

 

02:

“7天建成的公益图书馆”

 

 

华夏之星初心图书馆

建筑类型:图书馆

设计机构:度态设计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河北省张北县二台镇

 

· 学校场地鸟瞰,图源:tlaidesign.com

 

长久以来,图书馆一直给人以刻板的形象,庄严却也有些冰冷。度态设计希望通过“自由的组合”为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的联系。他们将这座图书馆里的所有书桌、书柜都装上了轮子,使之可以自由移动。

 

图书馆在设计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内天井民居”空间原型,既有南禅寺大殿的端庄正气,又不失构造透明的轻盈现代感,而360度环绕水平长窗,则赋予了这座图书馆与中国园林建筑一致的观看方式。

 

· 图源:tlaidesign.com

 

“华夏之星初心图书馆”整体分为两部分,清水红砖基座和木结构主体建筑:基座以清水红砖结合多种砌筑方式,主体建筑为榫卯构件方式的轻型木结构建筑,充分体现了砖木材料的艺术魅力。

 

设计师表示,“我们相信孩子们在这里看到的世界,与在教室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很多有意思的事可能会在这里发生。”

 

· 图源:tlaidesign.com

 

 

03:

“用几何色彩,重筑孩童乐园”

 

 

集贤幼儿园

空间类型:幼儿园

设计机构:东意建筑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唐家镇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四川雅安地震后的第四年,位于雅安市南部的汉源县唐家镇,有了一座新的幼儿园。作为灾后重建的一部分,这间名为集贤幼儿园的学校,是壹基金在 2014 年时在雅安地区援建的 13 所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之一。

 

幼儿园位于田埂与村庄之间,其所在的唐家镇坐落于流沙河的河谷地带,四面环山,田园气息十分浓郁。尽管由于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设计之初设定的半封闭围栏不得不更改为实体围墙,但是孩子们仍可以在两层及以上的高度,欣赏到校园周边的自然景致。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负责这所幼儿园设计的是广州的东意建筑工作室。在这个项目之前,他们曾在 2010 年时参与过另一个同样关注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建设的“手牵手计划”,与广州的一批青年建筑师一道,在两年内帮助河南、陕西、甘肃的六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了 10 所幼儿园

 

集贤幼儿园的情况,与“手牵手计划”中的幼儿园很相像,儿童早教资源在那里极度短缺,更谈不上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来辅助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不过重建之后的幼儿园,或多或少被赋予了一些启蒙价值,孩子们既拥有了配套设施更为健全的崭新校舍,也能在其中自由地玩耍,保持儿童玩乐的天性。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04:

“孩子们向往的城堡高地”

 

 

中心幼儿园

空间类型:幼儿园

设计机构:东意建筑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河西乡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和集贤幼儿园一样,这也是东意建筑为雅安灾后重建计划援建的 13 所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之一。河西乡和中国大部分乡村一样,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无序建设,缺乏公共性社区空间,环境品质恶劣,其幼教资源短缺只是各类问题中的一个表征。

 

需解决的首要矛盾是如何在紧张的用地上满足幼儿活动的场地需求。考虑到实际用地面积比标准用地面积少了近 1000 平米,为弥补场地的缺陷,设计采用台地策略,充分利用屋顶的露台空间,将主要的活动场所安置在较高的平台上,也恰好解决了现行幼儿园规范要求的封闭围墙带来的阻挡视线的问题。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图书室放置在院子的中心,架在二层的图书室像桥梁一样连接着教室和活动平台,白色的“原型屋”塑造着场所的中心,成为幼儿园以及整个村落的标志物。中心院与图书馆,通过楼梯及连廊形成的立体式开放空间系统。

 

河西乡幼儿园尝试从乡村现实问题出发,利用建设机遇,在改善幼儿教育问题的前提下,介入村落空间关系的重塑,实现建筑与自然、村落及使用者的多元对话,帮助乡村强化家园感的氛围,延伸公益基金援建项目的意义。

 

· 摄影:SouthArch南社·建筑

 

 

05:

“群山环抱的儿童村”

 

 

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空间类型:学校

设计机构: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新场乡

 

· 摄影:苏圣亮。图片来自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官网

 

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是2013年芦山地震后壹基金向灾区援建的十多所幼儿园中的一所。幼儿园位于村中一块台地之上,四周群山环绕。

 

建筑师将整个幼儿园设想为一个“村”,由9个游离的“村舍”组成。建筑外墙和广场地砖采用当地出产的页岩烧结砖,浅色的外表使它成为自然环境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同时又和天空、台地、近处的村落以及远方的山口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学校内的场所营造考虑了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设计了多样化的空间类型,同时拥有极高的游戏性。

 

· 摄影:苏圣亮。图片来自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官网

 

 

06:

“可以边玩边学的秘密基地”

 

 

硕集幼儿园

建筑类型:幼儿园

设计机构:Crossboundaries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江苏省阜宁县硕集社区

 

· 摄影:吴清山,图源:crossboundaries.cn

 

硕集幼儿园位于一个繁华县城的核心地带,被密集的商业街区、事业单位和生产设施环绕,交通十分便利。Crossboundaries认识到这一点,设计了一组独立的多层建筑,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封闭和受保护的环境,让他们一起玩耍和学习。

 

设计团队的方法是鼓励孩子们“边做边学”,从而创造出许多有利于创造力和社会化的游戏区域。Crossboundaries解释说:“组团中的每一栋建筑都为较小的儿童群体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社区。我们特意将大部分交通空间挪到室外共享的大院里,增加了孩子们社交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摄影:郝洪漪,图源:crossboundaries.cn

· 摄影:吴清山,图源:crossboundaries.cn

 

该项目效仿了当地乡村民居的规模和形式,同时以其简化的体量脱颖而出。外立面由两种主要材料组成:朝向场地中心及内庭院的墙面主要由青砖砌成,外墙则一律是对比鲜明的白色灰泥。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教育的目的应该始终是让学生能够自我发展,形成独立的人格,以便在不可预测的未来为自己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作为建筑师,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我们的设计,引入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社区的凝聚力需求相协调,使之成为一个‘村庄’。”

 

· 摄影:吴清山,图源:crossboundaries.cn

 

 

07:

“村庄里的‘村庄’”

 

 

北沙幼儿园

建筑类型:幼儿园

设计机构:Crossboundaries

建成时间:2017年

地址:江苏省阜宁县北沙乡

 

· 摄影:吴清山,图源:crossboundaries.cn

 

北沙幼儿园和硕集幼儿园在外形上相仿,用若干“小屋式”结构分解了幼儿园所需的总建筑体量,并以一片多功能的户外活动场将每栋“小屋”集结在一起。这种室内外密切衔接、高度混合的空间关系,不仅呼应了乡村的原生肌理,对儿童早期教育而言更是十分重要的场所环境。

 

正如“中国现代幼教之父”陈鹤琴所言:“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需要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而空间的设计者要为孩子们营造这种环境,创造这些机会。

 

“小屋式”幼儿园更像缩小版的村庄,亲切的尺度带给孩子们自小熟悉的感觉;趣味的空间关系又带来新奇感,鼓励孩子好奇探索。来到幼儿园,他们或许首先会注意到中央的主活动场;随后,当他们漫步到“小屋”之间,就会发现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小小的神秘乐园,可以自由自在地学知识或捉迷藏,就像在村里一样。

 

· 摄影:刘敏玲,图源:crossboundaries.cn

· 摄影:吴清山,图源:crossboundaries.cn

 

 

08:

“秦岭山下的学生食堂”

 

 

百米食堂

建筑类型:食堂

 设计机构:STUDIO QI 建筑事务所

 建成时间:2019年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营盘村

 

· 摄影:吴清山,图源:qiarchitects.net

 

营盘村作为陕西省留坝县的运动小镇,拥有四个标准足球场与一个滑雪场,目前已开始营建足球和滑雪学校,因此,需要一个可以同时容纳四五百人就餐的学生食堂。作为体育学校的食堂,其人流通常会在下课时或比赛结束时瞬时聚集,如何通过设计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疏导大量人流成为本次设计的难点。

 

项目坐落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留坝县营盘村,设计师选择了村后一片废弃的马厩,这里背倚峻峭的山峰,前方紧邻道路。

 

· 摄影:吴清山,图源:qiarchitects.net

 

设计师根据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利用马厩既有的长度,以旧时村里的“百家宴”为灵感来源,设计了长达133米的“百米食堂”,通过屋顶的不对称造型使孩子们在室内便能够望见屋脊,以此唤起孩子们心中对“家”的记忆。

 

建筑外观是简单的细长型白色“方盒子”形式,立面上设置了五个圆拱形大门和彩色窗户,为建筑与整个小镇增添了一份活泼、灵动的神韵,与小镇融为一体。在屋脊靠近建筑中部的一侧,采用不对称的坡屋顶形式开设“百米天窗”,既有效地解决了采光问题,又营造出温馨的犹如“家”一般的氛围。

 

· 摄影:吴清山,图源:qiarchitects.net

 

传统的学校食堂虽然是学生在校生活中重要的交往空间,但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教育的重视与普及,构建集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食堂是设计的主要趋势。该项目中,设计师试图通过在传统的食堂中融合“街”与“家”的概念,改变人们对食堂的传统认知,借助简朴的建筑语言,将食堂打造成家的感觉。“百米食堂”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生食堂,它既服务于学校里的学生,也同样开放给营盘村村民和游客,它属于每个人。

 

 

09:

“楼里冒出的‘大喇叭’”

 

 

福建土楼改造

空间类型:公共空间

设计机构:林君翰及其研究团队

建成时间:2019年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适中镇蓝田村

 

· 图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RUF)

 

福建土楼,这种“中国最特别的民居”,许多因为不再适合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正面临着被荒弃、被损毁的严峻现状。

 

2019年的夏天,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副教授林君翰,带着学生和工匠们对福建龙岩市中镇蓝田村的两座土楼,做了个“小改造”。

 

· 图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RUF)

 

在传统的土楼中,每一户独立家庭的房间竖向分布,每个房间都可以通向共用的走廊和阳台。因此,土楼中的大量个体空间和集体空间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土楼点缀在连绵的景观之中,它们之间的新关系也由此建立。尽管土楼已经成为农村集体居住的一种传统形式,但人们开始在土楼中引入不同的空间功能:譬如用以进行宗教活动,或是作为市集及学校。它们体现了一种“原始都市”的状态——集体空间不仅为私人所用,也为公共机构提供场所。

 

· 图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RUF)

 

林君翰提出了一个让常人看来“大开脑洞”、甚至算不上是改造的方案:不具体改变这些土楼里的居住环境,而是在每个土楼里,加一个木构件的“艺术装置”。

 

作为暑期夏令营学校的裕德楼,林君翰选择了土楼二层拐角上一间房间,把原先的窗户拆除,窗洞扩大,再用木头搭建出一个漏斗形的楼梯,一端插进这扇窗户,一端落在土楼的前院里。房间里放上书和书架,将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引进学校,而新插入的楼梯台阶变成了阅览室。

 

· 图源:Rural Urban Framework (RUF)

 

当院子里有表演时,这里又变成了一个剧场的观众席。林君翰喜欢镇春楼里的戏台,把这样公共活动空间变了个方式,“挪”进了裕德楼。

 

台阶通向土楼的入口,只有不到一人高,走进的时候得留个神、弯一下腰。虽然给了土楼一个崭新的进入方式,他还想提醒人们一下,这里曾经是一个窄小的窗口。

 

林君翰说:“很多东西都可以从农村学。所以我现在都后退一步,先了解农民的想法,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去帮助扩展。”

 

 

10:

“田野里的彩色奶酪”

 

 

天水万花筒·养正幼儿园

建筑类型:幼儿园

设计机构:SAKO Architects

建成时间:2020年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石咀村

 

· 图源:SOHO中国

 

视频:https://v.qq.com/x/page/r30493qzayh.html

· 天水幼儿园

 

“养正幼儿园”是一所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创办、SOHO中国基金会捐建的国际幼儿园。这座幼儿园汇集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设计、设备、材料和技术,可以说集合了来自全世界的智慧和努力。

 

· “养正幼儿园”的参建单位包括:SAKO建筑设计、天水永生建筑工程、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北京时创监理、北京国信鑫业咨询、北京炎黄设计、麦积区供电公司、天水中石油昆仑燃气、北京东方宏业家具、甘肃地质勘查设计院、甘肃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北京朋利伟业、北京安保特电梯设备。图源:SOHO中国

 

“养正幼儿园”名字取自“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与1903年潘石屹的曾祖父在家乡创立的“养正学堂”一脉相承。从筹建之初开始,“养正幼儿园”就以打造一所一流的国际化双语幼儿园为目标。

 

潘石屹说:“我也曾想过叫‘玫瑰园’,用象征着爱的玫瑰来命名,但我父亲坚持用‘养正幼儿园’,虽然有点古老,但正义和正道在这一百多年来一直未曾改变。我们得继承祖先的精神,让正义永远保护我们。”

 

· 图源:SOHO中国

 

教育的本质,无论任何阶段都没有改变,就是一个人去点亮另一个人,一群人去点亮另一群人。

 

· 图源:SOHO中国

 

10个中国乡村公共教育建筑

 

01:

#学校

下寺村新芽环保小学

 

02:

#图书馆

华夏之星初心图书馆

03:

#幼儿园

集贤幼儿园

 

04:

#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

 

05:

#幼儿园

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06:

#幼儿园

硕集幼儿园

 

07:

#幼儿园

北沙幼儿园

 

08:

#食堂

百米食堂

 

09:

#公共教育空间

福建土楼改造

 

10:

#幼儿园

天水万花筒·养正幼儿园

 

 

近年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就算是在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很多乡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校园里面除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楼,让人走进去却没有文化圣地的感觉。

 

幼儿园和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最初的渠道,乡村公共教育建筑更是承载着保障相对公平的城乡教育的重责。使用周边丰富的乡土资源来教育孩童,重视本土特色,创建具有在地个性的乡村教育建筑,亦是当代乡建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乡村  乡村词条  留守  留守词条  建筑师  建筑师词条  守望  守望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