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声音】绿孔雀未全胜,今天我们继续为它发声

本文共3900余字,阅读约需10分钟

 

珍稀动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珍稀动物灭绝的问题。为此,国际上将每年的4月8日定为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目前,地球上现存150万种人类已知的动物,已灭绝的动物有700万种之多。平均每一个小时,就有一种物种濒临灭绝,自然之友一直致力于保护的绿孔雀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极危物种。

 

 

 

张炜摄/野性中国

 

 

历时三年的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自然之友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公益诉讼”一审结束。

 

 

3月21日,自然之友收到来自昆明中院的判决书。3月25日,自然之友正式对外发声,虽然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昆明中院)一审判决,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立即停工,但这并不意味着永久停工,“绿孔雀保卫战”尚未取得最终胜利。

 

 

当日,自然之友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和阿拉善SEE基金会就申请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保护绿孔雀栖息地向生态环境部致建议函并发布公开信。

 

 

同时,该案也引起了媒体的诸多关注,我们希望通过多方力量的合作,迎来最终的、真正的胜利,守住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片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栖息地,也守护无数像陈氏苏铁一样刚刚被发现或还未被发现的新物种,免于灭绝的命运。

 

 

 

绿孔雀在林中  奚志农/野性中国

 

 

《三联生活周刊》

 全国首例!“绿孔雀”能够抵挡住水电站吗?

 

2013年,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在读研究生顾伯健,最早发觉修建戛洒江水电站可能会对绿孔雀栖息地造成影响。此后,顾伯健为阻挡水电站的建设奔走呼吁,但收效甚微,三年后,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

 

 

开工之后,顾伯健曝光水电站建设造成当地山体、植被被破坏,引起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野性中国”的重视。紧接着,自然之友等通过多次现场调研,取得多种证据,证明水电站修建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此后该事件开始以公益诉讼的形式交给法院裁决。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fGEd40pPUGJcD1J6q2Y2w

 

 

 

该报道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一天之内实现10万+的阅读量,众多网友表示“这是环保的胜利,也是法治的进步。”

 

 

 

 

 

《澎湃新闻》

云南绿孔雀案后续:四机构致函环境部请求撤销水电站

 

环评批复近日,“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获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新平公司立即停止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

 

 

法院对于原告自然之友提出的停止水电站建设等相关诉请,给予支持。但是对于今后是否开工的问题,应在新平公司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之后,由相关行政部门视情况作出决定。对此,自然之友认为这一判决仅意味着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暂时停工,并联合四家环保机构,致函生态环境部,请求该项目应该永久停建。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680217

 

 

 

 

对此,网友表示也期待生态环境部的回应。

 

 

 

 

《法制日报》

我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一审胜诉

 

自然之友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公益诉讼”是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为避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片完整、连续的栖息地遭受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的毁灭性破坏。

 

 

目前昆明中院一审判决被告停止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但自然之友认为,目前仍未赢来最终胜利,因此联合另三家环保组织向国家生态环境部递交申请书,恳请该项目永久停建。

 

 

原文链接: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0-03/25/content_8153318.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京报》

云南绿孔雀栖息地水电站被判停建,专家建议划定保护区

 

2017年7月,自然之友以“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将使中国面积最大的绿孔雀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极有可能造成绿孔雀种群区域性灭绝”为由,将水电站建设方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平公司”)告上法庭。

 

 

2020年3月20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云南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方被判立即停止基于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下的水电站建设项目。持续两年零八个月后,国内首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有了判决结果。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即使涉事水电站彻底停建,“如果不采取其他保护措施,绿孔雀还是有灭绝的风险。”

 

 

原文链接: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5852246771428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该报道发出后,网友留言呼吁“请停止破坏生态环境。”

 

 

 

 

《SIXTH TONE》

Yunnan court"s Ruling May Not Stop Damaging Dam,Activists Warn

《云南法院的裁决或无法阻止水坝带来的破坏》

 

After a court in southwestern China’s Yunnan province ruled last week that construction on a local hydropower station should be suspended immediately to protect an endangered bird species, the plaintiffs, an environmental nonprofit group, were far from relieved.

 

上周,云南省某法院裁定,为了护濒临灭绝的鸟类,当地水电站的建设应立即暂停。然而,案件的原告——一个非营利环保组织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The case, filed in 2017 by the Beijing-based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Friends of Nature and first heard by a court in 2018, is China’s first preventive public interest civil lawsuit aiming to protect endangered wildlife before environmental damage occurs.

 

2017年,该案由北京环境组织自然之友提起,并于2018年首次由法院审理。这是中国首例预防性公益民事诉讼,旨在环境破坏发生前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原文链接:

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538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环境报》

绿孔雀栖息地保住了吗?

 

一边是投资数十亿元的水电站,一边是不足500只的“凤凰之子”绿孔雀,法律天平最终倾向哪一端,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自然之友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公益诉讼”近日一审胜诉。由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新平公司立即停止基于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下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水电站淹没区内植被进行砍伐。

 

 

3月25日,环保社会组织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阿拉善SEE联合致函相关部门,让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

 

 

原文链接: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03/27/content_92706.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新闻周刊》

全国不足500只,“百鸟之王”绿孔雀逼停云南玉溪最大水电项目

 

3月20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昆明中院)对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平公司)立即停止基于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下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内的植被进行砍伐。

 

 

这也是全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是目前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投资最大的水电项目,2016年3月,该项目开工,其动态总投资约39亿元。但多家公益组织、多位生物学家实地考察后,认为其建成开闸蓄水后,淹没区内的绿孔雀、陈氏苏铁连同大片原始季雨林将迎来灭顶之灾。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判决结果可以理解为,法院对该水电站摁下了暂停键,项目未来是否会复工还有待观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JnIINVjtuhWmFxu3Gukfg

 

 

 

 

绿孔雀一案”继《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之后,迅速引起读者关注,一天之内实现10万+的阅读量。同样,该篇报道也望迎来10万+的阅读量,网友纷纷留言呼吁“发展经济,不能以自然的毁灭为代价。”

 

 

 

 

 

《中国国家地理》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绿孔雀

 

2020年3月20日,全国首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云南绿孔雀”案一审胜诉。

 

 

这是一场里程碑式的胜利。因为这是我国第一个在珍稀物种栖息地遭到实质的破坏之前,就预判到结果,并通过法律手段去保护它的胜利果实。甚至可以说,这场预防性诉讼的成功,是人们环保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象征。

 

 

这也是一场孤绝且艰难的战役,从2013年开始,到今年一审结束而暂时落幕。那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要为了保护绿孔雀,而奋斗这么多年?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UtRo0Is7Wxx370Dn8oJMA

 

 

 

 

众多网友纷纷感慨,一定要留住这么漂亮、美丽的鸟儿,可再生的水电,但是不可再生的家园。

 

 

 

 

 

《公益时报》

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案一审胜诉,自然之友:尚未取得最终胜利

 

近日,因为绿孔雀,云南省红河干流戛洒江投入近一亿元的水电站工程就此停建,这则新闻登上热搜并引发网友热议。记者经了解发现,这起案件是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起的“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也是全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

 

 

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北京动物园等单位在2018年发表的《中国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现存野生绿孔雀仅为235~280只。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tMC0I-UfuQhyVwMaAf3_A

 

 

 

 

“遗忘,比消失更可怕”,这是绿孔雀保护公众行动的口号。2017年,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片完整、连续的栖息地面临威胁的消息一经曝出,自然之友一直在为拯救绿孔雀及其栖息地而努力。除了发起环境公益诉讼,自然之友还联合各方力量,借助艺术、美育、跨界合作、新媒体平台的资源与力量,让保护绿孔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最广泛人群中植根与萌芽。

 

 

绿孔雀在江边觅食 庄小松

 

 

摄影:奚志农/野性中国

 

 

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坝体

 

 

绿孔雀案开庭/自然之友

 

 

事实上,绿孔雀、更多的野生动物、甚至更多的动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保护组织、科研工作者和普通公众已经投身到对它们的保护工作中去。正是这些在社会上点起的星星微光,照亮了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的漫漫征途。

 

 

感谢一直以来持续关注“绿孔雀保卫战”的媒体、社会公众、科研机构、公益组织、艺术家、专业人士、志愿者和月捐人们,保卫绿孔雀不只是一个法律行动,也是一个公众行动。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持续关注此案后续走向,合力让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希望我们的努力终会赢来最终的、真正的胜利。同时,也希望大众能够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呼吁身边的人善待和关怀动物,以绵薄之力守护物种延续。

 

https://v.qq.com/x/page/p0750v7garh.html

第一首绿孔雀保护原创歌曲《穆穆凤兮》由自然之友绿孔雀保护志愿者历经十个月时间策划和创作而成,于2018年8月发布。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绿孔雀  绿孔雀词条  全胜  全胜词条  发声  发声词条  声音  声音词条  继续  继续词条  
公益

 公益人不应成为道德祭品

在传统观念里,在大部分人眼中,慈善,就是捐钱,就是奉献。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是无偿牺牲的。公益,是被很多国人纳入纯粹的道德范畴进行讨论的。公益是一个不同于企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