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双非院校研究生导师的一点反思和疑问

引发思考的背景:

研二学生,打算投个CCF-C类会议,deadline在1月中旬。

这个工作大概从七八月份开始,idea和算法已讨论多次,但TA编程序特别慢,尽管找研一师弟帮忙编写对比实验,TA自己这里还是遇到很多问题。11月中下旬,我把论文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部分写完。眼看着到deadline了,算法一些细节的改善因为未来得及实现 不得不暂时放弃。最后,学生在deadline前一周把论文发给了我。

论文惨不忍睹:

(1)非常多的语法错误,连我这个一直跟TA讨论的导师都不知每句话想说啥。(该同学每次看英文论文,都用翻译软件译成中文,这篇论文应该是先用中文写好,翻译成英文的)

(2)latex排版软件的使用,不够灵活。学会了reference的引用,但Figure、Definiiton等引用错误,Subsection、公式、表格等不会写。(学生第一次用latex排版,我将自己原来投稿论文的源文件发给TA,以为可以照猫画虎、能够学会)

(3)论文的八股没抓到。不清楚每部分的重点,也不知应在每部分中写什么内容。上下文缺少衔接,逻辑不通。

(4)最致命的是:实验方法有很大问题。测试的参数变化范围不够广;测试一种参数时,另外几个参数的默认值变来变去;对比实验因为使用条件不同,需要改动,但改动后直接对比,不够公平,需调整。

考虑到第(4)点,涉及重做实验,论文也几乎要重写,又要花费很久,我做出了这次放弃投稿的决定。转追2月中旬的另一个C类会议。我原以为这个时间还很充裕。

我用TA这个论文做为反例,给所有研究生开了视频会议,用时1个半小时。我给的反馈是:

(1)整篇论文的语法问题很大,不能完全依靠翻译软件,需自己逐句进行修改,长句变短句,再用grammarly工具检查语法错误。

(2)针对latex文件中的问题,简单讲解后,找到了我那个源文件中对应的代码,让TA照做。

(3)传授如何写一篇科技论文,以及常见的问题。跟所有学生强调,“以后看英文论文,不允许翻译成中文,要学习和适应,专业词汇就那么一点儿,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

(4)事无巨细地、重点讲了实验应该如何去做;哪里还需要再加几组参数;实验分析时不仅要给出趋势的现象,还要联系算法分析出变化的原因等等。

后来,学生按我说的,先从实验入手,开始修改代码。

这期间,TA鲜有主动向我汇报,多数都是我主动询问,几乎每次询问都会发现问题。

我跟TA说,“你以后每天在QQ上跟我汇报”。TA应允,但几乎没有发过消息。仍然是我隔一两天问一次进度。我略感心累。

眼看又快到deadline,为了给TA施加点儿压力,我跟TA说,“如果还想让我帮你改论文,就提前10天发我”。终于在deadline前一周发给了我。

磕磕绊绊,终于发来了新版论文,排版问题少了,内容上丰富了一些。但语法仍然差、图画得也丑、正文的例子不够好、实验部分还有很大问题缺少分析。

自此,开始了我跟TA频繁地沟通。在这过程,我觉得身心都受到了“洗礼”。学生的不上心、表现得不够理想体现如下:

(1)不主动。让每天汇报,却没有收到汇报内容。原因是什么?忘了?没什么可汇报的?感觉没必要?这就像是处对象一样,我想我应该去问问学生本人吧。但带给我的感觉是:像是没有把这个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没有反复琢磨,流于表面。

(2)缺乏独立思考。尤其体现在做实验过程,我让TA这样那样去改,TA就那样做了,不去思考原因,但凡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就来问我,不论是多大的问题。这个原因我也进行了思考,两口子在一起生活,如果A遇到什么事都去问B,很可能是B比较矫情,A不管怎么做,B都会指手画脚,时间久了,就会导致A不敢做决定。所以,我对学生吹毛求疵了吗?我不认为是这样。我确实严谨,对论文格式等等也要求较高,但这些是有规范的,不是我主观想当然地去评判的,如果是我不确定的事情,是特别尊重学生的想法,愿意让他们去尝试的。所以,我认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还像本科生的思维习惯一样,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会我就去问,而不知道自己先想办法。

(3)不能无师自通。实验部分,我指导TA如何做一、二、三,忘了提四的事,潜意识里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不用我再说了吧?结果,TA果然就不能把四做好;latex中,给了源文件,告诉TA如何设置label,如何引用,结果学生把所有图的label都写成了一个,等等。我又要思考,是我对学生要求高吗?毕竟TA是第一次用。但我回想自己当年第一次用latex的场景,也只是老师给了个例子,然后就开始自己写了,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上网查,总觉得问老师这种问题特别白痴。为什么我的学生做不到呢。

时间来不及了,我只好从头到尾重新修改一遍,论文改得和重写差不多了。早知是自己写,为何不投个更高级别的B类会议呢。我idea能全部实现 + 我写论文,怎么也能投个B吧?

======================================================

论文交上过后,我又思考了很多,想的越多,疑问也越多。写出来,一是可以顺一顺思路,二是如果有高人前辈关注,也可为我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

 抱怨是否是无能的表现

学生给我的反馈总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状态时,怒其不争,我的心态也很不好,说烦躁都不够,几乎是暴躁了。虽然我压着火,没有传导给学生,但我深知内心深处,有抱怨的情绪。

学生论文在我修改得差不多之后,在deadline前一天,我发给了一个朋友,也是论文合作者,业界小牛,一手TOP论文。让他修改个C类会议文章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大材小用了。我跟他讲,“你重点看看Abstract和Introduction就行。算法核心部分和实验分析,大部分是学生写的,我看着头大,没怎么改”。他哈哈一笑,说“行,我挑战一下”。大概两个小时之后,他发来了。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几乎对全文都进行了校对和修改,包括:我提到的学生写得很烂的部分,修改过后,大面上看不到什么语法错误,速度真快,效率真高; 我改过的一些语句,他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凝练出比我表达更精准的说法,真聪明,真有经验;连我后来检查出来的单复数的小语法错误、格式错误,都被他改过来了,真仔细。总之,能力强。

我在想,如果我拥有他的这个能力,还会不会抱怨学生的笨拙?如果学生犯什么错误,做得多烂,写得多差,我都能在一两天内扭转乾坤,我会不会还对学生要求太高?

也许就不会了。但如果事事都由我来做,学生也许没有得到锻炼吧?因此,又有了下面的思考。

“导师亲自操刀”和“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之间如何平衡?

从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的过程来看,导师为了教会学生,确实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学生学会了,往往也就要毕业了,后面反哺老师的机会很少。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从单纯地来完成论文来看,时间上的性价比并不高。

但是老师的付出,是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他们不反哺导师,但可能会反哺社会。那么,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老师的付出又是值得的。

那么,哪些事情应该导师亲自操刀,哪些事情又是应该让学生自己亲自体验的呢?

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妙,有些学生戏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也暗示着导师和学生之间在某些情况是雇佣关系。有些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高,不达到指定要求,不允许毕业。导师给学生发补助,然后用企业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做项目或者写论文,“逼”着学生出“活”。所谓严师出高徒,这样导师的门下确实经常会有厉害的学生被培养出来。

这种略显没人性的逼迫的方式好吗?对于那些有能力、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好的。即使好,我这样性格的人,也做不到。身为导师,我只想努力想让学生变得更优秀、拿到更好的成绩、找到更好的工作、过好自己的人生,但学生是否有这个意愿呢?

学习最终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平时开组会时,经常与学生沟通,苦口婆心地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导师我的三观,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同呢?我是否有些本末倒置,过于追求思想,而对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方面讲解得少呢?

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又该如何区分呢?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需要经验?】

如何能够充分发挥每名学生潜能的同时,又不会因目标太高无法实现而带来挫败感?【需要经验?】

 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和本质是什么?

要想回答第2条的问题,也许就应该探究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本质。

我目前的理解是:如果说给本科生上课,是传授知识,那么培养研究生,应该是帮助他们提升能力。

通过共同完成一项科研任务,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

做一件事,要先想为什么要做?值得做吗?是否有别人做?别人是如何做的,效果如何?别人做的哪里不好?别人的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你能做出来吗?你想如何去做?

长期这样去思考,势必会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那么落到实处来讲,如何培养呢?申报专利?发表论文?什么档次的呢?英文还是中文?EI?SCI?C类会?B类会?

身为导师,我还在迷茫,这样又怎么能成为一名好导师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导师  导师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疑问  疑问词条  研究生  研究生词条  院校  院校词条  
观点

 Hypothesis

Hypothesis1,新冠是温室效应,冰川里解封出来的,不然为何总在冷链里……就像5亿年前从寒武纪的海洋中爬上岸的某种三叶虫那样……Hypothesis2,天...(展开)

观点

 社会机制 -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近现代科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机器(韦斯特福尔《近代科学的建构》)自然观念 - 发现自然现象和揭示自然机器运行的机制,包括,数学模型与技术途径,并且,应用于人工机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