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修养的境界

  人格修养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作为“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人达到至善境界的重要途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观点。孟子修养,是以性善论为根据的。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都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这就是孟子所谓性善论。他在《公孙丑》上篇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善行完全是天赋的、与生俱来为人心所固有的,他还把这种天赋叫作“良知”“良能”。孟子把人不待学习便能做到的叫作“良能”,把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叫作“良知”。这种“良能”“良知”推广到社会就形成了“仁义”“仁政”等伦理规范和政治原则。他认为,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自己的善良本性,培养自己的善良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他说,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二意,只是修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关于自我人格修养孟子主要是提倡尽心、知性、知天的自我修养的方法。

  孟子认为,尽心、知性、知天,就是扩充存养的过程。尽心即存心,保持心的完善无缺。孟子说:“在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能保持那种婴儿的天真纯朴之心的人。尽心即保持这种赤子之心而不失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克服不正当的欲念。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减少物质欲望更好的了。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欲望不多,即使善性有所丧失,也不会多;如果他的物质欲望多,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也不会多。因此,减少物质欲望,扫除私心杂念,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孟子主张君子不要勉强去追求富贵,应该努力去修养自身。孟子认为人人都想得到富贵安乐,但能否得到要听认命运的安排,自己不能去强求。人们是否具有仁、义、礼、智,是否能得到天道,都是由命运决定的,但也有人本性的作用,君子强调本性的作用而不强调由命运决定的,意在鼓励人们要努力去修养自身,努力保存自己善良的本性,这样才能得到“天道”。

  为了加强扩充存养,孟子还提出了“浩然之气”。他在《公孙丑》上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就是用正义去培养一种最伟大最刚强的精神性气质。这种浩然之气,又必须与义和道配合,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这种气又称“平旦之气”或“夜气”。他又在《告子》上篇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孟子认为那些丧失善心的白天黑夜还会滋生善性,特别在天刚亮的时候会有善的气质产生,这时候他内心的好恶与一般人相近的还有一点点,可是一到第二天白天,他的所作所为又把它们消减了。如果夜间萌发的善气不足以保存,那么他就离禽兽不远了。孟子要求人们要时时刻刻地保存和培养这种夜间产生的纯真、清明之气,那么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孟子还论述了道德修养的等级,希望人们努力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

  孟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可以分为六等,即“善”“信”“美”“大”“圣”“神”。这六种等级的划分,是按仁、义、礼、智四种善性来衡量的,一级比一级高,说明人的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应该不断努力修养,争取达到更高的境界。

  孟子提出“与人为善”之说。他认为君子不仅要欢迎别人帮助自己为善,而且要帮助别人一同为善。孟子说,子路,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点给他,他便高兴。禹听到了善言,他就给人敬礼。伟大的舜更是了不得,他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不正确的意见,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乐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他从种庄稼、做瓦器、做渔夫直到天子,没有一样长处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为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孟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知耻”之心。他在《尽心》上篇中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认为,人不可以不知羞耻,有羞耻心的人才有好的道德,才不会去做坏事。如果没有羞耻之心,那就什么坏事和丑事都能做得出来。不知羞耻的人无可救药;懂得羞耻的人,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

  孟子还提出君子求学贵在自得的思想。孟子认为君子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深造,就是要求他自觉地得到知识。自觉地得到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知识就能积蓄得深;知识积蓄得深就能取之不尽,所以君子要自觉地去求得知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修养的境界  修养  修养词条  境界  境界词条  修养的境界词条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中的“幸福”

 幸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意义不同。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早记载的幸福观念见于《尚书》洪范篇的“五福”说,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1世纪,反映了商代末期和周代初期的思想。五福是...(展开)

人文精神

 认真谱写研究生教育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廓清了教育事业发展思路,明确了教育事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