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乡村风俗画卷与人类心灵史诗

作者:千秋悠客

活着》,绚丽的乡村风俗画卷,悲壮的人类心灵史诗!

如果只是看电影活着》,也许你对作者和原作会有误解。所以建议各位看了电影后,最好还是看一下余华的小说原著吧。不是说电影活着》不好,电影拍得相当好,但事实上电影和小说表达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

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时代的荒谬、被历史牵引的命运,这些都是电影所表达的。这种黑色幽默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的悲剧性。看电影的时候,我只是有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一种被捉弄感,但我不会哭。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故事,还没有超越《肖申克的救赎》和《霸王别姬》之类的电影。事实上,小说《活着》超越了这一切,让我深受感动。

读小说的时候,我常常被小说感动得想痛哭一场。特别是里面写到有庆,我甚至建议把写有庆这一段编到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面,这种文字和这种感动,实在是太难得了。这比起《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更深刻,更生动,更有艺术性,也更有教育意义。

活着》的人物命运,单从故事的角度看,跟老舍的《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跟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跟路遥的《人生》,刘醒龙的《天行者》等,都有很相类似的地方,似乎都是在讲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讲他们的落漠,他们的无奈,他们的病与痛,希望与绝望……,但是,《活着》绝对超越了这一类故事,他并不停留在生活表面,他还深入人物的内心。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是揭露,他们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所以,作家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生活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所以,我们看到,作者笔下的福贵,是一个达观的讲述者,他不像老舍笔下的洋车夫祥子,也不像刘震云笔下的杨福顺和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以及刘醒龙笔下的那些乡村民办教师们。跟他自己的《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相比,也是在主题上更超然,所以读起来更感人。

而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像雨果的《悲惨世界》,像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像巴金的《寒夜》,以及上述所列举的中国作家们的作品,他们仅仅停留在生活的浅层勾勒,好像在无形中引导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愤怒,完了之后我们成了作者的同情者,跟他一定怀着一种同样的心情和心态,来看待这不合理的社会的,时代的,心理的,道德的,世俗的等等各方面的具体的给人物带来伤害的东西,落脚点是仇恨。而《活着》,却是一种超然。

小说《活着》写到凤霞的死,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刻划细节,电影则把他归咎于那个时代的荒唐举动,从细节上强化了“时代的荒谬与历史的牵引”这一主题,力图证明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以形成电影叙事的一种高潮,但个人认为,这恰是背离了作者原意的地方。要说的,在有庆的死中,基本上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电影版的春生开车撞死的误伤,还是小说版的医生抽血致死的故意,其实只是一种命运载体,而并非意在批判。

正是这些人物命运的真实的时代写照和轻微的讽刺与批判,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使得这部小说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存在主义式的悲剧色彩。使我们从浅层看是一幅壮丽的乡村风俗画,从深层看,却是一个人的悲壮的心灵史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活着》读书笔记  活着  活着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活着》读书笔记词条  
笔记

 《月亮的味道》读书笔记

今天我看了一本图书,名字叫《月亮的味道》。这本书非常有趣,它主要讲了:在一个黑乎乎的夜晚,小动物们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一只小海龟下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天上...(展开)

笔记

 读书 你可能读错了(深度长文)

【原创行学之二】 读书 你可能读错了人类认识自己,并不那么容易,先天悟性、天赋、记性、后天环境差别都比较大,个个格局不同。一个人一生认清自己最重要的途径有四个:...(展开)

笔记

 《大姐的婚事》读后感

《大姐的婚事》读后感500字结婚要彩礼做为一种民俗本身并不是错,但当今社会上,所要彩礼数额之巨,条件之苛,已超过许多家庭的承受极限,这就大有问题,并且在有些地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