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德经:人性之中的“不知足”,都需要用祸...

人生一定要转换一种思维,将“向外求”的心思转化为“向内寻”。

在世俗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因为欲望的驱使,一味贪图物质的满足,但是欲望就如同海水,喝的越多,越是口渴。

当一个人总是企图满足欲望来得到幸福的愉悦时,这样的人生只会背离根本,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反之,学会向内寻,寻得内心的心安,抛开自己永不知足的妄念,这样的人生才谈得上一种得到。

不管当下人生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都能以坦然的心思去对待,这样才谈得上幸福和愉悦。

在魏晋时期,王经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后来做官之后俸禄能达到两千石,母亲就对他说:“你本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做到俸禄两千石的官,就已经可以了,到此为止了吧。”

王经听了之后不以为然,没有听从母亲劝导,又做了尚书,帮助魏朝而不孝忠于晋司马氏,后来因为这个问题遭到了逮捕,跟母亲分别时,王经泪流满面,说:“只因当初没有听从母亲的教诲,才导致今天的下场。”

母亲这时却没有显出忧伤,就对儿子说:“你做儿子尽孝,做臣子尽忠,忠孝两全,没有什么可辜负我的了。”

母亲的劝告表现了足够多的慈爱,更表现出了智慧,只是王经不听劝告,事后才酿成大祸,甚至连母亲都受到了牵连,但是母亲却告诉他,自己为这样忠孝两全的儿子感到骄傲,以此来宽慰王经,让人异常感动,更让人叹服其母亲的智慧。

人生知足,并不仅仅是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态度,更是对于天道的奉行,对于人生来说,人生最高的智慧是让生命保持均衡。

如同人生的荣华爵禄和人生的低谷苦痛,两者不仅是有定数的,而且也是相对均衡的。

人生所追求的荣华爵禄越多,人生的苦难系数也会加剧并且加快在人生中出现。相反,当一个人愿意持守平淡,以知足常乐为人生信条时,人生的富贵和幸福才能得以悠久而长存。

太过于贪得人生的荣华富贵,反而是提早消耗了人生应得的定数,万物之中存在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当你过分享受富贵和放纵于声色淫乐之时,人生规律为了达到平衡,必然会让你失去富贵与放纵的资本,这个时候祸患也就产生了。

所以,避免自己走向衰落和祸患的根本,就是懂得适可而止,即便是自己有资格拥有富贵,也不过于贪求,更不会过于放纵。

就好像在《道德经》之中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人过分贪图名誉和身体的时候,就会造成精神的耗费,过分珍惜货藏,必定会造成身体的损耗,这也是人生祸患产生的根源,而适可而止,就能免除危害,因此才能长久生存。

所以知足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是合乎天道谋略的智慧。

《菜根谭》中说: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虎貉,编民不让王公。

贪得无厌的人分到金银,却恨自己得不到美玉,被封为公爵还要怨恨为什么没有封为候爵,明明是身居权贵之家,却甘心沦为乞丐。知足常乐的人觉得野菜比鱼肉味道还要美,粗布衣袍比虎皮貉裘还要温暖,虽然身为平民,却比王公过的还要自在满足,这便是“贪者常贫,知足常富”的道理。

贪得无厌的人总是一味的向外贪求,用外在的物质来满足内在的欲望,而这样的人则会因自己的不知足而使内心越来越空虚,祸患更是越来越多。

相反,那一些愿意向内寻的人,能够懂得持守平淡的道理,以内心的知足和丰盈,不仅能够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平和的丰盈。

文|国学书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知足  知足词条  人性  人性词条  之中  之中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笔记

 《腾飞的祖国》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腾飞的祖国》这本书,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四十年是伟大的四十年,也是磨砺的四十年前。正是有了祖国几代人...(展开)

笔记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