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贾芸:莫欺少年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莫欺少年穷,不负糟糠恩”。每当我看到这句话,都会想起《红楼梦》里的贾芸。

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一、少年的奋斗

虽然在外人眼里,贾府子弟个顶个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其实却不尽然,像宝玉这样的金凤凰毕竟是少数。除了两府里的正经主子,那些贾门旁支的处境,其实并不如意。比如“闹学堂”那一回里,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别看她在金母面前趾高气昂的,实际情况却是如此。

“名唤贾璜。但其族人那里皆能像宁、荣二府的富势,原不用细说。这贾璜夫妻守着些小的产业,又时常到宁、荣二府里去请请安,又会奉承凤姐儿并尤氏,所以凤姐儿、尤氏也时常资助资助他,方能如此度日。”

从侧面看出,虽然这些旁支子弟有东西两府的帮助,但日子过得依然特别紧张。而我们故事里的主角贾芸,他们家的生活则更加窘迫。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固然可伤。贾芸父亲的死,则再次给这个家庭猛烈的打击。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了一个和贾芸类似的人,那就是贾兰。虽然贾兰也是童年丧父,但是物质条件可比贾芸强多了。尽管如此,同是“草字辈”的两个人,却一个“牛心古怪”,一个“聪明伶俐”。

为什么?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不富裕的贾芸,肯定早早地开始在社会上闯荡。生活中的世间冷暖,这些东西对于贾兰来说,是无须考虑的。他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读书。可贾芸不行,人情世故是他闯荡社会的“必修课”,就算一开始他不愿意,也不懂得,但在一次次地挫折中,也渐渐成长起来了。

元妃省亲,对于贾府的旁支子弟来说,仿佛天上掉下大馅饼。贾蔷做了戏班子总管,贾芹做了家庙总管。对于贾芸来说,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可惜自己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给二叔贾琏后,却被其拒绝。

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婶再三求我,给了贾芹了。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贾芸听了,半晌,说道:“既是这样,我就等着罢。叔叔也不必先在婶婶跟前提我今儿来打听的话,到跟前再说也不迟。

这里面固然有贾琏“惧内”的原因,但想想贾芹和贾蔷上位的过程,一个和贾珍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一个巴结凤姐,而贾芸却没给贾琏半点好处。如果贾芸也像后来巴结婶婶(凤姐)那样巴结叔叔(贾琏),没准他的工作在贾琏这里,就能解决。

这次失败的经历,可以说是给少年贾芸好好上了一课。这个世界上,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更不必说别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道理贾芸不是不明白。也许是从小家里穷,自己家巴结不起别人,别人也不屑于巴结自己家。酒桌中的谈笑风生,是在市井里摸爬滚打多少年也学不出来的。

从在贾琏这边受挫,转而投奔凤姐可以看出,贾芸这孩子,还是挺上道的。年轻人要想往上爬,不怕没见过世面,就怕敏感性太低。在调整战略思想后,贾芸决定去舅舅卜世仁那里赊一点香料,没想到再一次受到打击。

首先舅舅告诉自己,赊账的事情,想都別想。为了说得更加理直气壮,他又说(编)了一个“之前有人赊账”的理由。本来贾芸听到这里,心就凉了一大半了。没想到这个卜世仁继续和他掰扯。

贾芸贾本来就不富裕,再从他后来对母亲的态度(怕母亲生气)看,这应该是个孝顺孩子,怎么可能会去胡闹呢?卜世仁最讨厌的地方并非不赊账给贾芸,而是他没有一丝共情心理,专挑贾芸的痛处说。要知道贾芹的这个工作,原来就是属于贾芸的。甚至我在想,他就是故意说这些,想让贾芸赶紧离开。

从舅舅这里受挫,给贾芸的打击真的很大,甚至不弱于被贾琏“放鸽子”。贾琏虽是叔叔,但到底差了一些。而卜世仁,是自己的亲舅舅。难道这个世界上,在利益面前,亲舅舅连外甥都不认了吗?

二、少年的道路

这时的贾芸,多少有点信仰危机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倪二的出现,拯救了这个少年。

贾芸心下正自烦恼,一边想,一边低头只管走,不想一头就碰在一个醉汉身上,把贾芸吓了一跳。听那醉汉骂道:“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贾芸忙要躲了,早被那醉汉一把抓住。对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紧邻倪二。

贾芸虽然久居市井,可到底是贾门的子孙,身上多少还是有点贵族气质的。但是他从来不摆谱子,一方面是生活所迫,一方面则是天性使然。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有拥护者的。倪二,正是欣赏他这一点。

其实贾芸这种人,就是天生成大事的料。的确,像倪二这样的快人快语,光明磊落是英雄。但是像贾芸这样不得志之时不忘其本心,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同样也是英雄。有的人经历了长时间的不得志,逐渐变得市侩、刻薄。有的人装了半辈子孙子,逐渐彻底弯下了自己曾经高贵的脊梁。

倪二此举,不仅解决了贾芸的燃眉之急,还拯救了贾芸的三观。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是有好心人的。毕竟身处逆境的人,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尊重和鼓励。正是倪二的这二十两银子,让贾芸搭上了凤姐这条线,实现了身份的变化。

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就替你做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贾芸道:“十八了。”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觉,听宝玉这样说,便笑道:“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有的人说贾芸在面对宝玉的时候,表现出了一丝谄媚。但是仔细想想,四大家族里,想巴结宝玉的都得排队,贾芸这样一没钱二没势的,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就因为自己的聪明伶俐,让宝玉和他瞬间连上了线,成了宝玉的“干儿子”。在这里面,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无奈呢?

不过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是贾芸,又能怎么做呢?我认为贾芸的这番话,其实已经很得体了。况且他也知道宝玉并不是来真的,“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生存技能盖是如此。其实宝玉这个人,脾气古怪的很,可以说非常地“爱憎分明”。相比于秦钟、柳湘莲这样风流公子,贾芸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增加了一份烟火气。

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虽然同为贾府子弟,但是他们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许贾芸也有一段“风流灵性”,可惜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冲击下,早就荡然无存。除了自己的上进心尚在,毕竟这是免费的。宝玉向往的那个唯美世界,身居尘世的贾芸不懂。但是在怡红院,贾芸还是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小红。

这里红玉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不在话下。

关于小红和贾芸,可以说是两个不得志者的互相欣赏。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甚至没有宝玉黛玉的灵魂共鸣,贾蔷龄官的你侬我侬。也许这样的爱情在我们看来平淡,但是在两个受尽冷眼的人看来,至死不渝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告白。

小红是个极其有见识的女孩子,她能选择不得志的贾芸,真可谓“慧眼识英雄”,这种感觉,大大的鼓励了贾芸,他们的爱情,在喧嚣的红尘中,更加宝贵。

三、少年的结局

贾芸的再次出现,是为宝玉送花。巧的是,这盆海棠花,好像是打开青春王国的钥匙,宝玉和姐妹们建立的海棠社,那是她们生命之花最绚烂的时刻。可惜同样青春的贾芸,却在为生计奔波,毕竟他快成家了。

之后这位俊郎少年,似乎就消失了。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败落后,会有“芸哥探监”这样的剧情。不过我要说的是,为何在高鹗的后四十回里,这个阳光少年却成了卖巧姐的奸兄?

贾芸的这一转变,仔细想想的确悲哀。纵使你年少大志,纵使你聪明伶俐,可在这样的等级社会,光靠这些是行不通的。也许贾芸毕生追求的东西,不过是特权阶级动动嘴的事。在经历过彻头彻尾的黑暗后,想改变它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处在黑暗,因为那样好歹可以苟活……

但是我依然热爱着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那个小红心里的梦中情人。那个梦,如果不醒该多好……

作者:赵宝玉,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贾芸:莫欺少年穷  少年  少年词条  贾芸:莫欺少年穷词条  
笔记

 《芳华》读后感

禁忌总有一种让人着魔的魅力。芳华的故事,是在一个充满禁忌的背景下发生的。不由得让人想起小学门口面馆的烤鸡翅。这大抵是我活到现在吃到过的最独特的一种。闻起来是一种...(展开)

笔记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

寒假里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书。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儿童作家,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四十多年前发生在巴学园的真实故事。作者...(展开)

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300字左右作文我今天把《老子》读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是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