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杭州商周土墩墓

柴岭山、蜈蚣山土墩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部西山山脉柴岭山至蜈蚣山之间的山顶、山岗或山坡上,西北距钱塘江约8公里,东北距萧山区政府约5公里,北为湘湖风景名胜区,南为蜀山街道联华新村、黄家河村、溪头黄村等。2011年3月24日,湘湖管理委员会山林队在蜈蚣山一带巡山时,发现有人盗墓。2011年3月31日至2012年6月15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区博物馆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37座土墩,发现59座墓葬、8个器物群、1座窑址和1个灶。墓葬和器物群内出土器物867件(组),封土、填土和扰土中出土器物55件。墓地沿用时间长,从商代中晚期沿用至战国初期,中间无缺环。商代土墩墓的发现意义重大。墓地中发现的大型“人”字形石床木室墓和大型亚腰形石室墓对探讨越地贵族墓的丧葬习俗、埋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30M1为大型石床木室型土墩墓,时代为西周晚期,其所在土墩平面形状略呈长圆形,长径约38、短径16.2米,现存土墩高度约2.8米,封土可分为五层。由石床、白膏泥墓底、枕木、“人”字形木室和棺木等组成。

 

   D30M1墓室全景-南向北

  D30M1的墓室结构为两面坡人”字形木室,从保存较好的南部观察:枋木顶端平直,部分枋木截面形态尚十分明显,相互支撑构成墓室顶部,底端经过斜削直接与墓底紧密相贴,东西两壁的枋木均为双层结构,内层枋木未见明显的加工痕迹,其截面形态均为弧形的原木原生态,可能直接利用原木搭建,西壁中北部的外层枋木可见明显的加工痕迹,四面均加工的极为平整方正,截面形态呈长方形,枋木之间连接紧密,相邻枋木紧密相贴,严密合缝,木室底及上部铺树皮。

  D30M1在墓底石床之上平铺一层厚10~25厘米的白膏泥,将石床小石块间的缝隙填满。白膏泥铺设范围比石床范围大,整体盖住石床,并向外延伸。

  两面坡“人”字形结构的墓葬最早见于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可能属于两面坡式结构的墓葬,如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句容东边山D2M1、寨花头D2等,两面坡结构的墓葬是越地贵族使用的葬俗。印山越王陵是越王允常的“木客大冢”,时代为春秋末期,东阳前山墓的时代为春秋末期,安吉龙山墓的年代为战国初期,而D30M1的年代为西周晚期,是已知材料中年代最早的两面坡“人”字形结构墓。

  无论是两面坡人”字形双层结构的木室、白膏泥的使用、木室顶部铺设树皮以便防水的设施,还是经过夯筑分层明显的高大封土,印山越王陵埋葬制度的许多内涵都可以从D30M1中找出其线索。值得注意的是,D30M1南部墓底还发现开凿基岩的现象,这或许是墓葬向地表以下开挖墓坑最原始形态的表现。

  D36M1是一座大型石室土墩墓,时代为西周晚期,其所在土墩平面略呈长圆形,长径35.5、短径23.56米,高约3.75米,石室由墓道、门框、墓室、挡土墙、护坡和盖顶石组成,整体呈长方形,长23.1、顶部宽7、底部宽8.1米,高2.5米。墓葬内平面呈亚腰形,由墓道、门框、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底为经过修平的整块基岩,墓底中东部平铺一层厚0.08~0.12米的青灰色湖底淤泥状土。D36M1在已经发掘的石室土墩墓中属于规模巨大的墓葬,仅次于常熟虞山西岭D1。值得注意的是,D36M1墓室底部发现一层厚8~12厘米青灰色土。这种土潮湿状态下呈青灰色,与湖底淤泥类似,十分绵软致密,在干燥状态下则呈现出灰白色。青灰色土的这种特性与青膏泥、白膏泥的特性类似。此层土的铺设具有明显的防潮功能。在以往的石室土墩墓资料中,这种葬俗十分鲜见。#p#分页标题#e#

  D35M1是一座石框型墓,时代为西周晚期,其所在土墩平面略呈长圆形,长径约17、短径8.58米,现存土墩高度约0.9米,封土可分成三层。D35M1由墓道和石框两部分组成。石框直接建于基岩之上,内长8.12、内宽1.88、深0.35米,营建墓框时存在有意修整基岩的情况。墓道位于石框西端南侧,整体呈长方形,长3.64、上部宽1.6~1.95、底部宽1.44、高1.42~1.65米。底部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成墓道框,外侧略规整,内部填石块和黄褐色土。上部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较为杂乱,未见明显规律,最外侧的石块垒砌稍整齐,石块之间填黄褐色土。这种石框前设置石砌墓道的葬制十分罕见,年代最早。

  D4墓室器物

 

  D18M2的石框并不明显,保存亦较少,石框型墓的雏形,处于石框型墓的初始发展阶段。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土墩墓中石框型墓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18M2、D21M2和D22M1这三座商代墓的发现对研究土墩墓的起源和原始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墓内出土的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对二者的起源和器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墓葬位置的选择、墓葬所在土墩的规模、墓葬自身的形制和规模、随葬品组合的丰富程度、随葬品数量的多少等差异,墓地内的墓葬可分成3个等级,分别是以D30M1和D36M1为代表的高级贵族墓、以D29M1、D31M1和D35M1为代表的贵族墓及以D6M1和D17M4为代表的平民墓。

  柴岭山、蜈蚣山土墩墓是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时期考古的又一大重要收获。墓葬类型丰富多样,年代跨度大且无缺环,从商代中晚期延续到战国初期。该墓地的发掘对构筑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文化的发展序列、深入探讨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类型多样的墓葬为探讨中国南方地区土墩墓的内涵、形制特征、演变序列和族属提供了可靠资料。大批典型器物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原始瓷的起源、传播、制作工艺和印纹硬陶的流传、演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发现的D30M1和D36M1为规模巨大、保存完整的墓葬,属于规格、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它们的发现为研究越地商周时期贵族墓的墓葬制度提供了新资料、新线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杭州商周土墩墓  商周  商周词条  土墩  土墩词条  杭州  杭州词条  杭州商周土墩墓词条  
考古

 明代兵部尚书祖母墓藏身长乐荒山

这个明代古墓被严重破坏,墓里已被掏空残缺的墓碑上仍可看出这是兵部尚书祖母的墓室神道碑由一只石龟驮着本报讯 上周末回长乐古槐镇老家探亲的陈文星先生,偶然在村子后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