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在我国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区别是什么?

当代社会,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明法的相关规定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但是却不是非常的清楚,又说我国出台了《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因此许多人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一下在我国《民法典》与民法通则的区别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

一、在我国民法典民法通则的区别是什么?

民法通则》非常看重经济功能。在《民法通则》第二条里面在表达调整对象的时候,是这样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先谈财产关系,再谈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第五章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这样安排:第一节是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第二节是债务权,第三节是知识产权,第四节才是人身权利,也是先谈财产权利再谈人身权益。说明《民法通则》的确体现出对民法经济功能的重视。

民法典》就不同了,更加重视刚才所说的人文关怀,所以看《民法典》第二条,在表达民法调整对象的时候这么讲: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二、顺序的调整

顺序的调整像很多立法机关的同志提到的,绝不仅仅是法律表述上的改变,背后是法律理念的重大调整,说明《民法典》把人身关系的民法调整放在了更为优先的序位。再看《民法典》第五章关于民事权利规定的四个条文:109、110、111、112条,是对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尤其是确认保障自然人各种类型的人身权益的法律规则。113条以下的条文才是对各类财产权益进行确定和保障的规则,相对于《民法通则》第五章安排序位有明显的调整,这是《民法典》相对于《民法通则》更加关注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和体现。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方面,《民法典》所做的调整,很多具体规则有较大的区别。

举个例子,《民法通则》里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自然人,年龄下限标准是10周岁,但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自然人年龄下限标准调整为了8周岁,这个调整背后体现出我们对未成年人天性的尊重,要让未成年人有权在涉及到自己利益的范围里有表达自己的意志、做出自主决定的空间和权利。

延伸阅读:

民法总则全文

民法总则关于欺诈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权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词条  民法  民法词条  总则  总则词条  区别  区别词条  我国  我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