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农村居民已拥有自建房土地使用权怎么申请建房?

城市城镇内不允许个人随意建房,不少人选择在农村建起自己的房子,特别是原本就居住在农村地区拥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居民。有些居民已经拥有了土地使用证,要进行自建房还需要另外三个证件,要分别用不同资料去办理。那么农村居民拥有自建房土地使用权后怎么申请建房?以下是有关资料:

一、需要哪些流程

农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

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15个工作日以上);

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

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报市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书两证”)。

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

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二、需要哪些证件资料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办理此证所需资料

1、建房申请书

2、征地协议或土地转让协议和原始有关证件核查及复印件

3、该宗土地所在村或小区的规划图

4、农村户主户口簿复印件

5、户主身份证复印件(若发生转让需双方身份证复印件)

6、现状地理位置图

7、计生证明(22—49周岁已婚育龄夫妇)

(二)《建设竣工验收合格证》

办理此证所需资料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2、身份证复印件

3、建筑物设计图纸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办理此证所需资料

1、土地证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身份证复印件

4、建筑物设计图纸

5、建筑队法人代表身份证

6、计生证明

(四)土地使用证(国土所办理)

1、土地登记申请书;

2、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政府材料);

4、初始登记颁发的土地证书;

5、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6、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7、批准用地缴税费发票或有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付凭证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房要选择好的建造团队,要有建筑草图。

建房要监工保障,保证建房质量,要准备钢材,砖瓦,水泥等材料。

3、自建房建房涉及到占用公共道路的问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要写一张建筑合同,这样在结算的时候才能有据可谈,避免结算出现问题。

建房要设计好地下管道到问题,一劳永逸,要不然麻烦大了。

5、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线路铺设。要保证墙体垂直。

6、自建房要准备门窗,好预留门窗大小。

7、自建房如果是楼房建设要注意给邻居的遮荫问题,处理好自己楼房的面积和结构合理。

8、自建房要准备动力电源。

9、自建房要选择好建房季节,最好是正月过后就建。

10、自建房地基一定要处理好。

四、有哪些限制

农村建房买卖限制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也就是城镇自建房,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以买卖、互换、赠与、继承、遗赠等方式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则有严格规定。

《房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68号令)(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第八十七条:“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

如果土地是属于集体所有则不能上市交易,也不可以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只可以在自己本村的集体内部买卖,也就是说房子只能卖给自己村的人。

农村建房需要的手续不是很多,但这也是当事人必须要去办理的,否则的话就是违法修建房屋。此时需要注意,在农村土地上修建房屋的,只能在分配给自己的宅基地上面修建,不能随意找地方修建。

拥有自建房土地使用权的居民要进行自建房,首先要查询相关规定,选择自己的宅基地,办齐相关证件并选择专业合规的施工工队,设计、材料、施工问题由施工队承包,叮嘱其特别要注意线路和管道。施工时期最好是温度低的时期刚过的初春,这样如果房屋快要建好时赶上夏季,也不会被雨季影响大部分施工工作。

延伸阅读:

农村建房的最新申请手续有哪些?

农村建房买卖合同效力怎么认定?怎么处理?

农村建房买卖有哪些条件,要注意什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建房  建房词条  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词条  居民  居民词条  拥有  拥有词条  农村  农村词条  
土地承包

 集体土地流转的政策有哪些

集体土地流转的政策有以下几个:1、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