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狮子是中国本土的瑞兽吗?舞狮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师子麒麟聊比肩」,这是来自唐代诗人顾况〈露青竹杖歌〉的一句。「师子」即是「狮子」,是一种来自西域的动物。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与「四灵」之一的麒麟一样,同是辟邪去恶的灵兽。因此,每逢喜庆之时,人们总爱舞动牠们,祈求神明庇佑。

狮子是来自西域的贡品

现存史籍之中,有关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据《汉书.西域传》说,汉代文帝、景帝之时,「师子」与「巨象」、「大雀」等动物,都被视作奇珍异兽进献汉廷。而这些西域贡品都被「养食于外囿」(于园子里饲养)。其后的《后汉书》曾多次记录月氏国、疏勒国等进献狮子。按理推论,狮子既被视之为奇珍异兽,当为中土所无之物,故狮子应是来自西域。

舞狮起源于北魏

虽然汉代已有狮子的足迹,然而舞狮活动却要在五百多年后的北魏时期(386-534年)才见踪影。据北魏人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卷一记载,洛阳长秋寺佛像出游的时候,师子作为「辟邪」灵物,「导引其前」,为后面「吞刀吐火」的杂耍伶人及佛教仪队开路。这是狮子表演的最早记载,然而却没有说明表演的具体模式。而最早有清楚记载的,当是北周武帝的《太平乐》。

北周《太平舞》已具备今日舞狮表演的基本元素

北周武帝时期(543-578)出现了一种类似今日舞狮的表演,名叫《太平乐》。《太平乐》,又称为「五方师子舞」,在《旧唐书》卷三十三有详细的记载:人们会用兽毛编织成狮子的模样,然后居于其中,模仿狮子的跳跃起伏表演。同时,还会有两个伶人「持绳秉拂」逗弄着狮子活动。这些道具、动作与逗弄者(类似今日的「大头佛」),正是现代舞狮的基本元素。

夏国璋师傅的传承与革新

经历千年,舞狮不但没有被历史洪流淹没,反而更被「活化」起来。夏国璋龙狮团主席夏德建师傅说:「我父亲(夏国璋师傅)见传统舞狮已不再吸引观众,于是把心一横,将狮尾剪短,实行『南狮北舞』,改革了传统的南狮技艺。」

夏国璋师傅曾被誉为「一代狮王」

原来,舞狮有所谓南狮与北狮之分。北狮造型酷肖真狮,步履轻盈,极多翻滚跳跃的表演动作,富有娱乐性。相反,早期南狮四平八稳,体型又大,自然不及轻巧的北狮吸引。因此,夏国璋师傅大胆地剪短南狮的尾巴,并在传统南狮子表演上,融入北狮的舞蹈身法,又引入杂技表演的「叠罗汉」功夫,改变了「采青」阵式。这一系列的革新,让南狮表演在保留传统之余,又可以变得更为明快刺激,自然更具吸引力。

夏德建师傅的弟弟——夏中建师傅不爱舞龙舞狮,偏爱扎作狮子

要舞出真狮的感觉

夏德建师傅指这一系列的改革,让柔功门舞狮表演能突围而出。柔功门狮艺除了讲求整体性,更要求像真,要「舞得像一只真狮子」。动若处子,静如脱兔;无论跳跃翻滚,还是匍伏蓄势,都要与真狮无异。表演者举着狮头,时而摇首,时而眨眼,演活狮子的喜、怒、疑、惊、乐、醉、睡、醒的感情变化。

夏德建师傅详细讲解柔功门的功夫与狮艺

值得自豪的是,同行看到改革的成功,纷纷景从,刺激本地舞狮更上一层楼;而且,柔功门的狮艺更成为了世界舞狮比赛的蓝本,扬威国际。舞狮表演在夏国璋师傅三代的努力下,重新绽放光芒,成为了本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叶德平)

按:「舞狮」被收录在《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第2.1项。

作者:叶德平博士,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知名文化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级讲师,中文、历史课程学术统筹,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瑞兽  瑞兽词条  舞狮  舞狮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本土  本土词条  狮子  狮子词条  
百科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成书

讲到中国,不妨与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中国”一词的来龙去脉。在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展开)

百科

 “虎落平阳”说的是啥意思?

《增广昔时贤文》收录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譬如:“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两句,是比喻失势之人窘境的,通俗易懂。但“平阳”二字,一般解释为平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