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王德恒:参与宫闱争斗

在杨牡丹寡居的日子里,官府衙门中惟有许敬宗对她格外亲昵,关照无微不至,陪她游玩散心,或闲谈聊天。

许敬宗唐书有传,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是隋朝礼部侍郎。隋炀帝被弑,宇文化及滥杀朝臣,许善心自然不免。当时,身为儿子的许敬宗“拜乞求哀”,为时人所耻。许敬宗乞得一命,投在瓦岗李密手下,当时与魏征“同为管记”,都是中下级幕僚。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知其有文名,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葬礼,追悼大会上,百官肃穆,屏息悲哀。大臣欧阳询字虽然写的美,而“状貌丑异”,从许敬宗面前过,许敬宗竟然“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贬至洪州。由此看来,并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贞观十七年,因他修撰唐朝《武德实录》、《贞观实录》有功,又调回京城。唐太宗在驻跸山大破高丽,许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并得到日后成为皇帝的皇太子李治叹赏。高宗嗣位,许敬宗代替于志宁为礼部尚书。不久,由于嫁女予岭南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所司弹劾,贬为郑州刺史。他不甘于外放,千方百计活动回城。这时,正当武则天从感业寺被接回来。他家里住着杨牡丹,当然完全站在武则天的立场上,力主高宗废王皇立武则天,并相继谗构长孙无忌等人,深获高宗、武后宠信。许敬宗晚年,主修国史,谁得罪过自己就编排谁家的“罪恶过失”,谁给钱就给谁的先人大作“赞歌”,收银无数。同时,老许头好色无度,临老又收其母婢为妾,此妾又与他的长子许昂私通,一家乱伦,颇多秽声。不过,在政治上,没有见到有什么扰乱朝政,祸国殃民的记载。高宗咸亨三年,许敬宗善终于家,年八十一。

牡丹比许敬宗大10岁左右,在京城寡居时大约是56或58岁,从年龄上说,快成老太婆了,到永徽四年,已是73或75岁的古稀老妪了。虽遭遇死别生离及武氏子男欺负等种种磨难,又以佛解脱苦谛为精神依托,必然不同于一般同龄女性,或许仍保留当年的某些特质和秀色。当“帝(高宗)将立武昭仪,大臣切谏”时,“敬宗阴揣帝私”,即以老臣的身份发言,支持立武则天为后,他的出面,才使“帝意遂定”。许敬宗家道富裕,在杨牡丹陷入困境时,给了她在物质生活方面很多照顾;武则天二次人宫,由才人升为昭仪,他在当中又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种种迹象表明他是杨牡丹身边接触最多的一位,是处于善心、怜悯、同情,还是有着暖昧关系?只能猜测。

永徽四年(653)春,29岁的武则天奉诏,告别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尼姑生活,离开了感业寺,二次人宫,被高宗册封为昭仪,位列正二品之首,比首次人宫时的才人升了三级,成为妃嫔中身份地位较高的等次,仅次于贵、淑、德、贤四妃。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朝阁内外,也是杨牡丹不敢想、想不到的。

第二年,也就是永徽五年三月,高宗下敕追封武德时的功臣,已故的丈夫也在其中,让杨牡丹惊喜不已。杨牡丹已觉察到高宗皇帝对女儿十分信任和支持。这位从来不大关心国事的女人,似乎预感到武氏家族将随着女儿的幸运带来一些变化。

果然武则天并不满足于当昭仪,她的目标是争夺皇后的位子。在李勣、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王德俭、袁公瑜等庶族官僚的支持下,高宗谋划皇后废立之事。以国舅长孙无忌为首的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柳爽等极力反对。长安令裴行俭坚决站在反对派一边,“以国家之祸必自此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私议其事。袁公瑜闻之,以告昭仪母杨氏。”对这种暗通款曲的事情,杨牡丹没有回避,立即将此事告诉许敬宗。许敬宗又转告武则天和高宗,在武则天的暗示和授意下,杨牡丹和许敬宗亲自找长孙无忌说情,送其金银珠宝等物,遭拒绝。在争夺皇后上,她的言行同女儿完全一致。紧接着,高宗下旨,贬“行俭坐左迁西州都督府长史。”

就在这时,在朝廷内外流传了一个“龙舟感孕”的故事。

说的是武德九年七月,李世民受禅即帝位,改元贞观,尊高祖为太上皇,立长孙氏为皇后。

武士彟被免去工部尚书头衔,赐赏黄金二百斤,改任豫州(治上蔡,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桐柏山以东地区)都督兼管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一年后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兼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增邑五百户,并赐珍物服玩。

当时他51岁,杨牡丹带着儿女离开长安,随丈夫移居利州,即今四川省广元市。

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有五六年之久,杨牡丹和女儿一直随他住在都督府。

广元市(今属四川绵阳市)地处四川省北部边沿,嘉陵江上游,与陕西、甘肃接壤,是一座享有“川北锁钥”、“蜀门重镇”的历史古城。北连秦岭,南屏剑门;城东凤凰山岿然屹立,城西乌龙山凌空虎踞,群山环列,气挟风雷。又是剑门蜀道(古栈道)、嘉陵航道以及当代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的必经之地。

武士彟莅任利州后,勤政爱民,像在扬州一样,没有多久,便把利州治理得人心安定,百业兴盛。《攀龙台碑》中记载当时利州“余党分窜,劫掠未息”,他“招亡缉叛,循抚老弱”,百姓拍手称快。

利州的端阳节有龙舟竞赛的风俗,,龙舟竞赛时还要蒸米糕,包粽子,制彩旗。

利州同仙掌有些相似之处,有山有水。可是嘉陵江比起渭河来,山光水色更迷人,杨牡丹作为都督夫人当然要参加这个重大的庆典。利州的商人和百姓特意为武都督准备好一只装饰非常漂亮的龙舟。武士彟和杨夫人登上了龙舟,观看竞赛。

时刻已到,指挥者一声令下,鞭炮齐响,锣鼓喧天,呼声雷动,龙舟顺着江面,争先驶向江心,显示出一片繁华盛况。利州山城的百姓都很高兴,锣鼓声、欢笑声、呼喊声,江岸边又传来男男女女的歌唱声。正在大家兴高采烈时,在都督府龙舟的上方出现了一片乌云,罩住了都督府龙舟,周围突然一片漆黑,一条黑龙挟风带电,从乌奴山腾空而下,围绕官船盘旋一周,进入船篷后消失了。黑云很快升空向北方飘去,渐渐隐没。都督府龙舟上的人个个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都说这是从未遇到过的怪现象。武都督也甚为惊诧,明明正午天空太阳红彤彤的,怎么会有风云出现呢?只有都督夫人半躺半卧在船篷里,看到那股狰狞的黑气是一条龙,钻进了自己的肚腹,她虽然吓了一跳,却没有什么步舒服。

过了一段时间,杨牡丹又怀孕了,武都督喜不自胜。

次年正月二十三日,夫人临产,只是这次不像以前那样顺利。刹那间,厅堂上空彩云缭绕,金光闪烁,厅堂内香气氤氲;接着从东山上飞来一只五彩凤凰,绕都督府转了一圈,呜叫一声,随即展翅向长安方向飞去。如此怪异现象,武都督有些惊魂不定,未知是吉是凶。正琢磨着,只听见堂屋内几声婴儿啼哭,夫人终于安全分娩了,武都督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慢慢松弛。当得知又是个女孩后,半天没说一句话;杨牡丹更连婴儿看都未看一眼。在怀孕期间,她明明感觉是个男孩,在龙舟上黑龙入腹,也应该是个男孩,自己的感觉也觉得是男孩,怎么出生时变了胎?

当然,人们传说,这次龙舟感孕后出生的就是武则天

按照,历史记载推算,出生在利州的有可能是杨牡丹的三女儿。这个神话传说应该是杨牡丹武则天夺取皇后之位编造出来的,说武则天出生前是“黑龙感孕”,“凤凰来祥”,当然有利于她和王皇后的争权。武则天掌权后把利州西山改名为乌龙山,把江潭叫黑龙潭,改东山为凤凰山。又把杨牡丹当年在利州进行佛事活动的西山寺改名为皇泽寺,并进行修缮和扩建。明天启年间,广元邑令陈鸿恩撰写的《皇泽寺书事碑》中说:“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乾隆年间张邦坤的《云栈记程》亦云:“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

连李商隐这样的著名诗人也相信了这个传说。他在川东做官时,曾途经利州,游览过那里的山水名胜古迹,听到有关武士彟、杨牡丹武则天在利州的一些传闻,写了一首诗,题为《利州江潭作》,题下自注“感孕金轮所”。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绵遥。

河北轩窗通贝阙,水宫惟筠卷冰绡。

他年燕脯无人寄,雨打空城蕙叶凋。

诗中寄托了诗人凄怆悲凉的心境,由传说想象当年武士彟携家眷来这里的情景及都督府的阔绰,然而没有多久,杨牡丹随都督在月夜灯光中匆匆离去,如今人去城空,一片沉寂。“碧潭”、“水宫”指江潭,已由当年“驻兰桡”而变成现在的“卷冰绡”。题下小注更说明他是听了“感孕”这个传说,有感而作,这便是他特意作注的缘由。“金轮”指武则天,因为武则天改唐为周后自称“金轮圣神皇帝”。“感孕”是感天而孕,即指杨牡丹受乌龙的灵气怀孕。

皇泽寺现保存有七八十年代郭沫若的一页墨书“武则天无疑生于广元”。应该是揣测之词。

龙舟感孕的传说,为的就是废立之事的明争暗斗而出笼的。六年(655)十月十三日,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岭南。

文武百官见废立大局已定,都倒向李勣、许敬宗一边,纷纷上表,请立昭仪为皇后。十月十九日,高宗正式颁布《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诏书颁布之后,按贞观之礼,举行了隆重的“纳后”仪式,太极宫和常御殿张灯结彩,宴庆气氛异常热烈。武昭仪披霞戴冠,拜受册命后乘辂车,随鼓吹仪仗队,人宫,登上了后座。

牡丹也被请进皇宫,她见到册封皇后的盛大场面,目睹了女儿的荣耀与尊严。车驾相从,彩旗猎猎,宫娥、侍从前呼后拥,就连于志宁、许敬宗、李勣、李义府这些元勋大臣们也跪地参拜,皇帝出宫亲自迎驾。想起在文水被武家子侄的歧视,想起女儿在感业寺的情景,想起自己18年寡居的困境,不由得泪眼涕零。女儿终于时来运转,她也苦尽甜来,她那时认为这是佛的慈悲,是她修禅的果报,是护法神的保佑。

不久,杨牡丹入居宫闱,在武皇后的请求下,高宗降旨屡加赐封。碑记:

至永徽六年,圣上母仪万国,正位六宫。将开练石之基,乃遂颓沙之祉。大帝以西京命赏,平原之秩未弘。东汉崇恩,新野之封犹褊。于是广流玄霈,大启黄扉。稽石峁乏遗尘,裂宝符之气昂。以其年十一月,时拜代国夫人,食汤沐邑一千户,品正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

身在宫中的杨牡丹,起居饮食、穿着日用由官府供给,平时有宫娥伺候,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丝罗绸缎,出外乘坐豪华的车辆。莫说武家子侄,就是宫廷所有的人,包括皇上在内,对她都很尊重。

鱼轩水鹜,飚轻影于龙池;晕服霞明,下鲜文于凤掖。荣由德被,位匪恩升。骤应嘉名,徒昭洪泽。

碑记中的这段话,正是她此时的生活写照。不过,除了在裴行俭一事上,她积极地和许敬宗配合以外,没有见到她参与政事的记载。

显庆五年(660)三月,武后和唐高宗到并州武氏故乡,设宴招待“从官及诸亲,并州官属父老”,“赐酤三日”,又“祠旧宅,从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配食”。这是武则天第二次回故乡,与20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着皇上女婿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一年杨牡丹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但是,她精神健旺,和皇帝皇后同行,没有疲累的感觉。她也是离开文水后二十多年参拜丈夫的坟茔,举行了隆重的祭奠。

就在这年的十月,高宗得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便将朝廷政务交给武后代行,“表奏时令皇后详决,自此参与朝政。”实质上算是掌握了朝廷中的一切权力,由她一人决策,独断独行。就在当月,对其母杨氏再次改封,虽未赐赏,而各种待遇却大大提高。碑记:

以显庆五年十月转拜荣国夫人,寻改封酇国夫人。自家疏槐里,门荷衙庭。累沐殊辉,频膺茂典。南邻夜静,奏钟磬于高台;北里晨通,列笙竽于广榭。门有蹑珠之客,家丰馔玉之厨。恒处逸而思劳,每将升而必降。绿墀青琐,特忿王根;火布金地,深非梁冀。谦伪之美,万国仰而知勤。端洁之风,九围钦而取则。智周寰宇,洞识古今。思所以匡国庇人,济时执物;嘉谟谠说,屡发于神襟;厚利丰功,频彰于帝念。奏便削藁,人莫能知。每以孔光秘言,合为臣之道;山涛密启,得事君之要。可久可大,置黔首于生成;惟几惟深,顿苍元于覆载。至若缘情体物,属事比辞。取之以义方,先之以风化。清词海富,缛藻云繁。凡所著述,皆成典词(一作训)。其动也方,其静也直,其恩也若春雨之流津,其威也若秋霜之应节。接上以礼,逮下以仁。君子感其德,小人欢其惠。天机独转,灵台迥烛。虚鉴与日月齐明,神理共阴阳比奥。洋洋乎,不可得而称也。

这段碑文,过分夸张了杨牡丹的善行。然而有关她虔诚事佛,热心于佛事的概述却可能是实有其事。武则天当皇后参与朝政后掌握实权,杨氏在佛事方面甚为活跃,成为两京之地佛门的头面人物,僧侣们也把复兴扩大佛教影响的希望寄重于她。如汉代所建的太平寺,毁于北周武帝,在她的倡仪下又重新恢复,并在少林寺建塔。唐高宗以道、儒伦理道德对佛门礼仪修整,下诏限制“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不少僧尼抗议,一些名僧也上书杨氏,请求她出面保护佛教教规。于是,杨牡丹亲自入宫游说高宗,高宗终于让步,下达了僧尼不拜父母的《停沙门拜君诏》(《广弘明集》卷二五)。乾封元年正月初一,88岁高龄的杨氏随高宗、武后及公主、亲王的母妻和内外命妇到泰山禅祭祀。在洛阳时,她对那里的寺庙倍加关切,和僧尼一起礼拜,同高僧谈论经义;出资广建寺庙,塑造佛像;书写大量经卷,从各方面支持佛教对抗儒、道二教。高僧道宣就曾赞扬说:“夫人帝后之母也,敬崇正化,大建福门,造佛书经。”

杨氏二次改封虽是“频彰于帝念”(高宗皇帝多次提议),起码要比夫人高一品,或许不止是贵嫔、贵人,而是太后、太夫人。因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只是名号的改变,品级未提升,仍是“国夫人”,这也是未赐赏的客观原因。

从“每将升而必降”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这次加封引起了一场风波,矛头不是指向杨牡丹,而是对准了武后。由于没有达到目的,武则天在碑文中以“绿墀青琐,特忿王根;火布金地,深非梁冀”发泄当时内心的怨忿和不满。杨牡丹的改封同样反映出武后的政治用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德恒:参与宫闱争斗  宫闱  宫闱词条  争斗  争斗词条  参与  参与词条  
资讯

 ​​王德恒:壁画迷雾之鲜花

两人选好了花,一起到市医院。没想到,就在他们前面,向杨一纯病房走的是董行和李颖两口子。萧润对贝宁说道:“真正受益的是董行他们家。”贝宁没听明白。萧润又说道:“等...(展开)

资讯

 秋水:建盏自古为茶生

历史春秋网讯(孙玉良):采访邱丽美,是在2019年4月11日的下午。因为姓邱,她给自己给了一个特别婉约的网名,名叫“秋水”。她说,秋象征着丰收,象征着收获,而水...(展开)

资讯

 7名家长集资百万办国学私塾

1月8日中午,汉中市拜将坛东侧的蒙正学堂内,13名儿童身着汉服,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衣冠、对着孔子像行礼、朱砂开痣……一切礼仪严格依照古礼,为这些孩子开蒙(指旧时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