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阳明心学是我国儒家学说的一座高峰,王阳明本人就是释儒道集大成者,可以说他创立的心学也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古人智慧,自然也是国学经典。

之前曾经涂鸦过一个关于王阳明心学文章问与答:王阳明为何如此受推崇?认为心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需要坦诚的是,本人对于心学没有系统研究,只是凭借自己一知半解,按照心理学视野做个解读而已。

关于心学还有个著名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们可以从认知体系、自我发展、需求理论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解读。

认知方面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行动各个阶段,最后形成独特个体的存在。

举个例子,孩子吃药打针的体验,当孩子第一次看见针头药品时候,因为与自己无关,产生的是自然感受,这个感受就是心理学的感觉,就是觉察到形状、颜色、触摸感等等,可以说就是无善无恶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心理本体。

当孩子吃过药打过针之后,立即形成了一种不舒服经验,这是不好玩的事情,会让人痛苦,不自觉的喊叫,这就有了善恶好坏区别。之后再次遇到吃药打针事情,心里有害怕、抵触、反抗,这个阶段就是知觉了,知觉就是利用经验对于事情的解释,价值判断,认知评价。

随着小孩子长大,接受社会化教育后,知道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疾,于是接受了生病需要打针吃药,虽然暂时痛苦可这是为了自己好,也就区分开了好坏,这就是思维认知阶段,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

最后,孩子长大成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会借助打针吃药这样的一个个小事,扩大到遇到的所有人事物,也就产生一种积极态度,善恶不在于感觉、知觉、思维这些心理活动,而是“格物”,是行动,也即《传习录》提出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让我们从自我概念发展看,认识四句教的含义。

婴儿期间先出现的是生理自我意识,着重于自我身体感觉感受,相当于无善无恶本体。幼儿期到童年期发展的是社会自我意识,接受社会化要求,明辨是非观念,相当于有善有恶意念。青春期到成人期间发展出心理自我意识,思索自己人生意义与价值,相当于知善知恶良知价值观形成。最后在成人期间用行动与实践,一次次磨炼自我认同价值观,形成知行合一真实独特的自我

借用一个故事做比方,我们长途跋涉去远方,无意发现了一块石头,原本只是欣赏这块石头,一旦有了使用需要,可以用作铺路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但假若发现这是玉石,那么心态又有了变化,是贪婪迷失在玉石寻找中,还是继续原来的跋涉目标。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无善无恶类似满足生理需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可以。可是本能迫使我们不断追求新需要,那就是爱的需要,归属感需要,也就有了善恶区分与追求。到底追求什么样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个人价值观,这就是知善知恶致良知,为善去恶去格物。

现实在于,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最难的是最终觉察到无欲则刚,欲望要回归本体,这才是要紧的。于是最初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又成为我们最高追求目标。

人性观的善恶,在阳明心学看来既有也没有,类似佛学的那个故事,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们不能超越善恶,但可以借助善恶修养自己,也许这正是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义所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王阳明  王阳明词条  理解  理解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国学

 《处世悬镜》的千古名句

1、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2、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4、用人者,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