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朱元璋为何把台湾一把火烧光?都是日本人造的孽

一场出乎意料的强拆

台湾,一个概念耳熟能详: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有多古,却值得一说。

“三国演义”的时候,他叫“夷洲”,那是公元227年,东吴国主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水师渡,从此确立了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归属。但那时候魏蜀吴三国争天下掐的热闹,谁也顾不上留意那块小岛。

“隋唐演义”的时候,他叫“流求”,那是公元607年至609年,隋炀帝先后派大将何蛮和陈棱东征台湾,终击败了盘踞当地的高山族部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可那时候的中国里里外外太热闹,隋炀帝忙着修运河和征高丽,忙来忙去忙出个“千古暴君”的名号,然后是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打突厥……属于台湾的“露脸”机会,是少之又少。

宋朝时候又叫“澎湖”,那是公元12世纪中叶,南宋政府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按照现在的说法,差不多是“乡镇级”编制,那时的中国半壁江山沦入金手,南宋小朝廷与女真铁骑打的激烈,从朝廷到民间的话题多是“光复河山”,小小的台湾“乡镇”,比起沦陷的“河山”,自然又小的多了。

1297年以后,他又改名叫“澎湖巡检司”,当时的元太祖忽必烈两次派兵东征,平定台湾岛后,在当地设立“巡检司”,这是一个负责维护地方治安以及征收赋税的军事机关,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级别,比起“乡镇级”虽然小有提升,但此时大元朝一统天下,蒙古铁骑啸傲全球,小小“巡检司”,自然还是微不足道。

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台湾,早在“跑龙套”的时候,就成了越来越多的沿海百姓向往的乐土,那年头外来侵略闹的最凶的是万里长城周遭,“西方殖民者”们还在绕着地中海兜圈子,沿海除了个把海盗外,还算是风平浪静。

从公元610年隋炀帝平定台湾开始,但凡是东南沿海闹个灾荒出个战乱,便有人卷包袱跳船向东跑,先来最近的澎湖列岛,渐渐的扩展到台湾本岛,到了种两亩地,建几间宅子,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岛上的“原住民”乍一看蛮凶,住久了却也好相处,小日子过起来也越发的滋润呢。

然后是没灾荒没战乱的时候也有人往这跑,聚的人多了就渐成规模,台湾的地位,渐渐的就从“乡镇级”变成了“县级”,特别是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两个时期,因为战乱缘故,大批的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居民迁往台湾,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新在当地设立“澎湖寨巡检司”时,统计当地户口,居住汉人已有万人之多。

小小的台湾岛,在从三国至明初的一千多年里,无数次的“跑龙套”中,默默的攒着人气,渐成繁荣。

攒到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晴天一声霹雳,人气散了,繁荣没了,原本“跑龙套”的台湾,却从此戏份重了。之后几百年历史大戏里越发的吸引眼球,先成配角,然后是重要配角,最后成了主角,有了自己永久的名字----台湾

所谓的“晴天霹雳”,是那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一道轻描淡写的圣旨:“撤澎湖寨巡检司,所辖军民,悉数安置于漳,泉二地。”然后就是台湾当地汉人们集体“被搬家”,家家户户强制拆迁,房屋全被拆毁,农田尽数荒弃,粮食财产能拉走的拉走,拉不走的一把火烧掉,“被搬家”的相当彻底,然后又在台湾海峡“划线”,规定“片板不能下海”,澎湖列岛和台湾岛严禁沿海居民进入,违者举家严办。

原本渐成欣欣向荣的台湾岛,因此“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年的“乐土”,此时却成沿海居民可望不可及的“禁区”。

这近乎荒唐的“强制拆迁”,却并非是彼时明太祖朱元璋的心血来潮。“晴天霹雳”的导火索,是一段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倭寇入侵。

日本人造的孽

倭寇入侵,那真是从元朝中期至明朝末年,一笔绵延了二百多年的血债。

血债的源头还在日本,从元朝中期开始,中国正“天下一统”的时候,日本却进入了内战不休的“战国时代”,“天皇”成了摆设,诸侯们割据一方相互攻打,本身又穷外带战乱,土匪强盗们更“放了羊”,就有大批海盗们结伙每年到中国沿海打家劫舍。

这些人就是“倭寇”,他们穷凶极恶,每到一处皆大肆烧杀抢掠,到元末的时候中国也天下大乱,各处起义四起,元王朝疲于应付,海防自然也顾不上,倭寇们每次打劫也就越发“占便宜”,便宜占多了,不少日本诸侯也眼红,纷纷组织自己麾下的正规军来中国沿海“发财致富”,中国沿海的海盗们也纷纷与之勾结。

于是从元末开始,倭寇侵扰的规模与破坏力都连年扩大,几乎到了越演越烈的地步。

台湾自然也难幸免,台湾岛位于日本列岛南部,对于倭寇来说本身就是“近水楼台”,起先台湾“原住民”多,经济比较落后,外带元王朝在澎湖地区有“巡检司”,经常能截击倭寇海盗船队,“油水少”又“风险大”,倭寇起先也就很少来。

后来元末大乱,原本驻在“澎湖巡检司”的元朝军队,被陆续调往内地平叛,所谓“巡检司”早就名存实亡,此时中原内地战乱不休,不少沿海居民纷纷迁至台湾避乱,人多了经济也渐渐繁荣,“油水多”又“风险性”低,倭寇就渐渐来得多了。

《元史》上关于倭寇第一次侵扰台湾的记录,是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数千倭寇窜犯澎湖列岛,毁弃元朝“巡检司”在当地的要塞工事,劫掠大批钱粮扬长而去,此后倭寇台湾的侵扰便日渐频繁。

到了元朝末年,倭寇的“开工点”又发生了变化,此时中国北方连年战乱外加自然灾害,“抢劫利润”大大降低,富庶的福建,广东等省份成了倭寇首选。

台湾,却是倭寇进入福建,广东沿海的必经之地,如此一来台湾又遭起了“二茬罪”,倭寇来的时候遭一遍抢,倭寇在广东福建抢完了,返航的时候还不忘了再到台湾抢一把,有时候倭寇在广东福建碰了壁,更要回头在台湾“捞一票”。台湾,因此既成了倭寇入侵道路的“中转站”,又是倭寇劫掠的“重灾区”。

因为大明王朝建立了,“倭寇问题”却更复杂了,东南方面,被朱元璋平定的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元末割据势力,都有大批残部流落海外,他们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海岛上,坚持和大明王朝为敌,这些当年参与和朱元璋争天下的“枭雄”们,而且却成了杀人越货的海盗。

偏偏他们又与倭寇们相互勾结,甚至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日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士诚的旧部刘通,陈友定的旧部金子隆等人。这群人常年生活在东南沿海,对东南沿海各处的人口,地貌,城镇分布,都可以说了如指掌,更兼戎马半生见过大阵仗,作战经验丰富。

而今摇身一变当了“二鬼子”,那更是相当富有敬业精神,每次倭寇抢掠,他们都积极响应,辛勤带路不说,碰到明军更杀红了眼朝上冲,掩护“日本友人”撤退,可谓是抢劫在前,分钱在后,相当的有“国际主义精神”。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刘通就曾作为向导,引着数千倭寇在苏南,浙东一带大肆抢掠,史载“大掠五府,饱掠而去。”

更可恨的却是金子隆,此人早年就是元朝“澎湖巡检司”的一名水手,在澎湖列岛和台湾岛都曾生活过多年,台湾的一草一木几乎都烂熟于心。

后来跟着陈友定打水战,历经数战练出了卓越的海战本领。

他的故主陈友定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对明王朝自然是切齿仇恨,后来逃亡到日本,摇身一变当了“二鬼子”,不但积极的领着“鬼子进村”,更帮倭寇训练水师研发火器,特别是他对于福建,澎湖,台湾岛的地貌情况非常熟悉,经常领着倭寇来此袭扰,每遭遇明军攻击,他更是坏招迭出,数次牵着明军的鼻子走,帮助倭寇全身而退。

倭寇内部,他成了身兼向导,军事科技顾问,狗头军师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明史》和《明实录》记载,朱元璋在位的头二十年间,倭寇对明王朝沿海的大规模袭扰共有七次,其中五次皆发生在福建,广东地带,全是拜此人所赐。

台湾,则成了倭寇入侵的固定“中转站”,根据当时明朝“闵浙巡抚”汤和的奏报,倭寇每次侵扰福建,广东地区,中间必然会去台湾,澎湖列岛补充淡水粮食,而这些地方兵少势孤,又兼移民众多,着实成了倭寇唾手可得的“肥肉”。

这个金子隆后来索性改了日本姓,改姓为小山,可他当“鬼子”也不甘寂寞,又介入了日本九州当地倭寇内部的争权事件,在内耗中被一刀宰了,“汉奸”当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比较“敬业”。

“汉奸”玩完了,但倭寇的侵扰没有停,台湾还是“中转站”兼“重灾区”,广东,福建等省份也因此受害颇深。

倭寇,朱元璋自然深恶痛绝,福建,广东,浙江,苏南等屡遭倭寇侵扰的地区,更是大明王朝赋税粮米的主要来源,是当时中国的“钱袋子”。

“钱袋子”成天被倭寇动不动抢一把,颜面无光不说,国计民生更是大问题。

为解决问题,朱元璋是软硬办法用尽,朱元璋苦出身,做皇帝前南征北战,陈友谅,张士诚,元王朝,一个个强大的对手统统干掉,区区倭寇岂能容忍。

洪武四年(1371年),六年(1373年),八年(1375年),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曾四次召集文武群臣,商讨征伐日本倭寇的问题,有些老将军非常积极,比如大将周德兴就建议“集水师于澎湖,乘北风而进,旦夕可灭倭奴也。”

但开国名将李文忠等人担心胜败未知,且贸然开战,更可能造成国家混乱。文臣韩宜可则拿出元王朝征伐日本失败的“前车之鉴”。武将的反对朱元璋并不太理会,可他最重视“历史的教训”,对照权衡再三,朱元璋终于还是把这口气硬生生的憋回去。

憋着气的朱元璋也曾想“外交解决”,这时候日本内战暂停,国家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政权,即日本的“南北朝”时代,洪武二年六月(1369年),朱元璋两次派使者出使日本南朝,面见日本“南朝”的“掌权人”怀良亲王,斥责他纵容倭寇,此时日本“南朝”正遭“北朝”进犯,不愿多树敌人的怀良立刻认怂,对以往的侵略罪行表示“真诚忏悔”, 不但送还了被掳百姓七十多人,更捆绑了多名“战犯”送到南京交朱元璋治罪。

“南朝”刚认栽,次年七月倭寇又经台湾窜犯福建,军民死伤数千人,朱元璋再次派使者“抗议”,怀良却推卸说这些倭寇是“北朝”来的。

后来日本“北朝”也与朱元璋“建交”,但倭寇侵扰并没有停,洪武八年(1375年)明王朝与日本“北朝”建交后,之后十二年,相继发生了洪武十三年倭寇侵扰海南,洪武十五年倭寇侵扰福建,洪武十九年倭寇侵扰广东广西的三次大规模入侵事件,三次入侵的“中转站”,又全是台湾岛。

每逢明朝派使节“最强烈抗议”,日本人就故伎重演,北朝推卸责任给南朝,南朝推卸责任给北朝,直把明王朝当了“冤大头”。

台湾的灾难

要打,有元王朝的“历史的教训”,打不得,要外交解决,有日本南北朝“唱双簧”,耍你个团团转,打不行,不打更不行,咋办?

朱元璋这几十年的“憋气”也不是没成果,二十年来明王朝休养生息,国力大大富强,早已飞建国初期可同日而语。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到底还是“农民思维”:农民家老闹贼,那就扎篱笆铸墙养家丁护院,至于闹倭寇嘛……

当然还是扎篱笆了,在整个中国东部沿海扎一个大大的篱笆,养一群精装的兵,看你小鬼子进的来不?

从朱元璋登基开始,“扎篱笆”工作就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王朝在北至辽东半岛,南至广西北部湾的漫长海岸线上,一共设置了五十八个卫,八十九个所,安置战舰两千多艘,精锐部队三十万人,在整个的中国东部沿海,打造出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海上防线。

于是从明朝洪武五年开始,沿海明军就陆续有了歼灭倭寇的战报,明朝洪武十年以后,倭寇对浙江,山东,辽东地区的入寇,也多以失败居多。

打游击战的倭寇,真碰上正规军的明军,硬碰硬打当然不是对手,像过去那样“打一枪换个地方”,这条防线修的面面俱到,换个地方照样挨揍,朱元璋苦心修起的“篱笆”,貌似是无懈可击了。

不对,还是有一个漏洞的----台湾

因为朱元璋的篱笆是沿着海岸线修的,但台湾却是一个岛,朱元璋的篱笆扎的再紧,也不能跨过大海,把台湾岛也“包”进去。

这下就让倭寇找到漏洞了,再来中国开工的时候,别的地方不去,先去台湾岛和澎湖列岛,明朝要是防备的严实,就先窝在岛上看看情况,明朝稍有松懈,就趁机进兵捞一票,反正台湾岛上有居民有粮食,倭寇千把人,给养补充能供得上,耗个十天半月没问题,退一步说,就算是进不了中国沿海,临走在台湾捞一票也值了。

这就麻烦大了,澎湖虽有明朝的“巡检司”,但兵少势孤,用以自保都难,哪有能力攻击倭寇?请求战友增援?小心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你沿海的船队刚出动,说不定人家就乘虚而入了。

台湾调兵?台湾当地人口稀少,增了兵粮食给养供应都困难,不说岛上百姓要勒紧裤腰带,单是来来回回的运粮食,这成本核算可就亏大了。

洪武十八年,十九年,倭寇连续两年窜犯福建,都是用的这招,先扎在台湾,然后找机会在福建“叼一口就跑”,来来回回的在福建与台湾岛之间搞起了折返跑,直把当地明军折腾得疲惫不堪。

特别是洪武十九年(1386年)七月,倭寇台湾岛为基地,在福建沿海连续转悠了一个月,数次声东击西,相继抢掠了漳州,泉州,福州,兴化,厦门等地,赚得盆满钵满后方才扬长而去。战报传到明朝都城南京后,气的朱元璋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当时的闵浙巡抚汤和:“开国功臣,竟奈何不得区区倭奴”。

可骂完了还是要解决问题,说汤和无能这是气话,仗打成这个怂样,一是倭寇太狡猾,二也是台湾这个“漏洞”太难补。

所以,朱元璋再次“农民思维”:难补,那就不补了。

不就是篱笆扎不着吗,那你别在篱笆外面,搬到篱笆里面来不就行了?

当然,不止朱元璋这么想,此时明王朝内部许多“名臣”也这么想,比如后来当过“皇太孙”朱允炆老师,又当过大明王朝兵部尚书(国防部长)的黄子澄,此时虽只是个翰林院编修,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此时也大胆上书言事,认为“小琉球汉夷杂居,孤悬海外,守之徒耗钱粮,不如迁其民以收抗倭之效也。”正中朱元璋“农民思维”下怀。

说中了就办事,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旨:澎湖巡检司裁了,兵撤了,人都强制拆迁了,快裁快撤快拆,不让鬼子抢走一粒粮。几代台湾移民的财产,房屋,粮食全毁了,台湾“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当然,身为苦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很理解移民们的难处,迁至福建安置的台湾移民,家家给地给房子,“拆迁费”也发的足,明朝初期朱元璋重手肃贪,敢贪污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也稀少,总之还算是日子过得去了。

当然,台湾“被搬家”,在当时只是朱元璋抗倭战略里的一环,这个整个的“战略”就是今人所熟悉的明朝“海禁”,为了防备倭寇入侵,明王朝禁绝了一切民间的海外贸易往来,严禁沿海边民出海,以防与倭寇勾结。同时强化官方贸易,特别是与日本之间的“朝贡贸易”,把两国的经济往来,作为逼迫日本限制倭寇的外交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台湾移民们纷纷“被搬家”,但明朝此举,并非是今天某些学者论证的那样“放弃台湾”,台湾当地的“原住民”高山族,诸多部落纷纷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实录》纪录过的泰雅,阿雅登部皆曾入京朝贡,明王朝都是“以土司之礼待之”。

明朝永乐时期,日本“北朝”大将军足利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被一休耍弄的那位)就曾遣使招抚台湾基隆原住民首领,非但未能成功,当地原住民更是向明王朝汇报此事,永乐皇帝朱棣也曾为此遣使申斥日本,虽是孤悬海外,但台湾“原住民”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可谓赤心不改。

“被搬家”初期貌似很有效,台湾岛“被搬家”的次年,明朝福建“备倭军”就打了一个打胜仗,在福州歼灭倭寇数百人。之后,随着明朝国力的日益强大,以及“朝贡贸易”的巨大利润,日本方面开始主动禁绝本国倭寇侵扰中国沿海,甚至数次主动派兵抓捕倭寇送给明朝治罪,倭寇之祸,暂且收敛。台湾“被搬家”的效果,看似立竿见影。

确实是立竿见影,只不过,是反着的……

有关台湾“被搬家”的恶果,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看的非常清楚,他在《天下郡国利弊书》里就曾感叹:台湾被搬家的结果,就是白白让出了这块倭寇往来必经的战略要地。

这道理很简单:台湾地理位置特殊,是倭寇入侵广东,福建地区的必经之说,岛上有人在他要来,没人在他照样也要来。你驻兵他会来,你撤了他更来。不止如此,明朝沿海的海盗,逃犯,也纷纷把“禁区”的台湾岛当成了避难所,犯了事就只管朝这跑,明朝海军来回巡逻跑断腿,却一样是防不胜防。戎马一生的朱元璋,在“台湾问题”上,却干了一件恁傻的事。

当然,“恁傻”的还有那位跟着瞎出主意的黄子澄,他后来辅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面对燕王朱棣的叛乱,身为兵部尚书的他却傻主意不断,虽然尽心竭力却总是帮倒忙,害得朱允炆最后活活丢了江山。傻人,放到哪里总逃不过一个“傻”字。

而在台湾方面,明王朝的“傻主意”也很快遭报应了----在朱元璋过世仅一年后。

明朝建文二年,即公元1401年,正忙于和四叔朱棣争皇位的明惠帝朱允炆,背后却遭了日本人的刀子。

是年八月,大批倭寇台湾岛为基地,对明朝福建,浙江,广东三省再次展开大规模侵扰,此时明王朝东南地区大批军队正调往北方参加对朱棣的作战,沿海防务空虚,倭寇背靠台湾岛,来来回回牵着明军的鼻子走,“兵至倭退,兵退倭兵复又来”,整整两个月,倭寇连续袭扰明朝东南沿海宁波,温州,泉州,惠州,海口五大城市,在中国东南沿海轻轻松松的搞起了“自驾游”。

日本历史学家田中芳树在记录倭寇入侵时承认,当时日本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有两个重要的落脚点,一个是今天毗邻韩国的对马岛,倭寇以此为基地,窜犯朝鲜半岛以及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台湾岛。

永乐大帝补漏洞

重手补好这个漏洞的,却当属永乐大帝朱棣。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这位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较朱元璋时代又大大增强,对倭寇问题,朱棣也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

一面对日本展开“外交攻势”,用“朝贡贸易”继续笼络日本上层,一方面也采取强硬措施,全力绞杀窜犯中国沿海的倭寇,特别是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军在辽东望海窝全歼了入侵的两千倭寇,导致日本倭寇元气大伤,因此他在位时,日本方面极少有倭寇窜犯,只能夹起尾巴与明朝做生意。

台湾岛,朱棣也没忘了惦记着,永乐时代震惊世界的“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五次都曾在台湾岛停留,郑和舰队不但在岛上补充淡水食物,更接见当地部落首领,宣示明王朝主权。

朱棣更通过日本使者转告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满,声称“澎湖,小流求(台湾岛)之民,皆朕子民,不可欺也。”

总之这段时间,慑于明王朝强大的国家实力,外加日本此时“北朝”平灭“南朝”,国家短暂统一政治暂时稳定,一时未敢造次,多是老老实实与明王朝做生意。多灾多难的台湾岛,也因此得以太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元璋  朱元璋词条  烧光  烧光词条  台湾  台湾词条  日本  日本词条  人造  人造词条  
战争

 ​白莲教起义 黄天死,苍天生

嘉庆元年正月七日白莲教聚众起事。当时川楚陕三省边境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带,历来为被迫离开土地的流民聚集之所。在这里,流民除搭棚佃耕土地外,还受雇于木厢厂﹑铁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