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惩戒行动对德国的损失有多严重 详解惩戒行动

说起洪水,相信不少人都会心生忌惮,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力量,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汹涌的洪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沃野变成湖泽。而自古以来,以洪水杀伤敌人这种事就不算少。但是要制造一次人工的超级洪水,则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中,这种事情并不多。如果说最著名的,那么应该就是英国所制定的惩戒行动。

一、目标,鲁尔工业区!

如果熟悉德国历史,那么就应该知道,19世纪德国的崛起,最先崛起的就是工业。其中鲁尔区为代表的煤炭与冶炼工业更是首屈一指,可以说是德国的命脉与工业心脏。

无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鲁尔区都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军工产品。也正因如此,鲁尔工业区就成为了德国的战争对手手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空军就决心将鲁尔工业区瘫痪,除去对鲁尔工业区的空袭外,另一个方案就是摧毁鲁尔河的水坝,借以切断鲁尔区的电力,并制造洪水袭击鲁尔工业区。其中,默内水坝、埃德尔水坝和佐尔佩水坝就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重点攻击目标。

其中,德国鲁尔默内河谷大坝,始建于1913年7月,这是当时全欧洲最大的一座水坝,高40米,最宽的地方有34米,长640米,花了五年时间才建成,它为面积达416平方公里的鲁尔工业区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同时还能把鲁尔河上游的水深提高到能供驳船队航行的水平,大坝还带有泵站和水力必要时,可以把它拦截的河水全部抽干,并由此获得巨大的能量发电。再加上后续建立的佐尔佩水坝,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鲁尔水坝。当然这是一个统称,因为它们最终都为鲁尔工业区提供资源。

在默内河大坝竣工两年之后,埃德尔河古大坝拦截了埃德尔河的河水,并将水抽到威悉河中,两座水坝,同时为邻近的鲁尔工业区提供了丰沛水源和电力。默内-埃德尔水坝群构成了德国工业版图上的“阀门”,为工业区的能源、生产和运输提供无可替代的服务。

但目标是有了,要如何将其摧毁却成了一个问题。当然,早在二战爆发前,英国军方,尤其是英国皇家空军就将鲁尔工业区尤其是其附近的多个水坝作为了目标。按照英军的计划,他们将摧毁鲁尔水坝,从而瘫痪德国的军工生产能力。毕竟在当时生产一百吨的钢,需要四百吨的水。可是面对德国坚固的水坝,要如何将其摧毁,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二、攻击的难点

这个计划存在的难点是,鲁尔工业区是德军的核心区域,被德军层层保护,想要突破是个问题,而且如何对水坝造成足够的破坏,也是一个巨大的难点。

因为德国大型水坝都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非常坚固,如果要将其摧毁,所需要的威力恐怕不是一次攻击就能达成的。但是当时的英军,只能在夜间进行密集编队的高空水平轰炸。

而高空水平轰炸的精度,其实十分是问题。在1943年英国空军对德国工业设施的空袭里,只有百分之十的炸弹能落到距离目标三公里的范围内。如果要轰炸一个指定的兵工厂,命中率其实不足百分之三。如果目标是一个坚固的水坝,想要直接命中,还是高空水平轰炸,就难上加难了。

那么这个难度不亚于,让一个人蒙着眼睛开枪,打中另一个人脑袋上的苹果。所以高空水平轰炸的方案就此废弃。

一计不成,英国人又生一计,那就从上游方向,空投鱼雷攻击水坝。这个方案乍一看十分靠谱,因为鱼雷的命中几率远远要高于轰炸机从高空水平投弹。另一方面其伤害原理,决定了鱼雷爆炸式,所形成的水压可以增加破坏力。如果将鱼雷集中攻击一个方向的话,那么必然可以将水坝摧毁。

但是经过缜密的调查,英军发现这个方案并不靠谱。因为德军早已有了准备,不仅在水坝上游方向布置了大量的高射炮,而且还在水里准备了大量的防雷网,并且配有拦阻气球。那这样的话,用轰炸机投掷鱼雷攻击水坝就不靠谱了。

因为这样的话,先不说鱼雷能不能突破高射炮,就算突破了,鱼雷也不一定能突破防雷网。而飞机本身,也可能因为撞上拦阻气球而坠毁。

最后经过反复的比对,英国空军决定从水坝附近的河道上发动攻击,因为这里既没有什么高射炮,也没有拦阻气球。而他们剩下所要解决的,就是选择何种炸弹,和如何将炸弹扔向鲁尔水坝,并最终将其摧毁了。

三、惩戒行动!

事实上,突破这个德军留下的“窗口”,并不是很难,可以采用轰炸机超低空飞行进行突防。但是要用什么炸弹,就成了问题。因为英军现在没有合适的炸弹,能用来一击摧毁水坝

而他们所使用的炸弹,则是英国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所设计的一种从“打水漂”的游戏中获得启发,制造的圆筒形炸弹。

这种炸弹高1.6米,直径1.27米,形状酷似一个圆桶,重4100公斤,是一种跳跃式炸弹。如果将这种炸弹从低空投下。它可以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同时在水面跳跃前进,躲过防雷网。用这种炸弹,贴着大坝放在离水面9米深的水中引爆,就可彻底摧毁大坝。

但即便如此,英军也必须解决另外两个技术难点,第一,如何测定炸弹落点,第二,如何确定飞机高度。

对于第一点,英国人的解决方法是,他们从侦察机摄下的照片得知,水库大坝两侧,每隔180米设有一座监视塔,并配有高射机枪。英军决定利用监视塔解决炸弹落点问题。飞行员用一块等腰三角板,在顶端打一个观察孔,在其底边两端各钉一个钉子,做成一个简易瞄准器,当观察到钉子与监视塔重迭成一直线时就立刻投弹,这样准确测定炸弹落点的问题就解决了。

而第二个难点如何确认飞机的高度的方法更加简单,英军在机头和机腹装两个聚光灯,通过计算,调整好角度,使它们相交时,从机身到灯光焦点的垂直距离恰好是18米,解决了问题。

有了这种新式炸弹,飞行员又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英军便决定立即轰炸大坝,行动代号取名为惩戒行动。1943年5月16日晚,行动开始,英国空军第617轰炸中队的19架经过特殊改进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分3个批次起飞了。

第一攻击组的飞机是在瓦尔赫伦岛(Walcheren)与斯豪文(Schouwen)之间到达欧洲大陆,从荷兰掠过Gilze-Rijen与埃因霍温(Eindhoven)的空军基地,绕过了鲁尔的防空火力圈,再折回向南直飞默内河。

第二攻击组先向北飞行,先后飞越弗利兰岛(Vlieland)与艾瑟尔湖(IJsselmeer),再在韦塞尔(Wesel)附近切入到第一攻击组的航线,飞过默内河直达佐尔佩河。它们轰炸的目标是上文提到的三个大型水坝。轰炸机飞行在距离地面30米的高度,以避开德军雷达搜索,事实上他们是贴着丛林的防火道飞行,甚至比树梢还低一点。

第一攻击组飞抵默内湖上空后,攻击行动立刻开始。但是很不幸,前两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投弹失败,第二次被德军高射炮击落,第三次攻击才得以成功。两架轰炸机成功投放了圆桶炸弹,炸弹在水面做出了完美的弹跳,撞上了大坝,巨大的水柱升起,爆炸引起的波纹迅速扩展到整个湖面。水坝当即出现裂痕,并最终被水流冲垮,大坝形成了一个超过150米长的豁口。

而攻击埃德尔大坝则更为复杂,因为那一天水坝被浓雾笼罩。攻击组连续尝试了八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九次炸弹成功击中了大坝,但是第十次投掷却出了问题,炸弹投下的角度不太正确,以至于圆桶炸弹弹跳过高,没有在大坝底部爆炸,反而在大坝的顶部爆炸,以至于炸伤了飞机自身。

而仅剩一架轰炸机所尝试的两次攻击中,也就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攻击,都成功丢下了炸弹,但只有第二枚击中大坝。爆炸引发的冲击撼动了整个大坝,并最终将大坝摧毁。

而针对佐尔佩大坝的攻击则十分不顺利,它是个巨大的土石坝,并不同于前两个大坝那样是重力坝。这种土石坝非常坚固,不易决口,对爆炸的承受力更强,所以英军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尽管他们扔下了较多的炸弹,但这座大坝仅仅是受损,而没有崩毁。

但不管怎么样,英军的行动还是成功了,可以说是鲁尔空中战役的巨大成功。因为仅仅出动19架轰炸机,就成功的对德国的农业,工业和运输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两座大坝溃坝后,向西鲁尔区倾泻了33千万吨水,洪水一直冲出了80公里,沿途所有的工厂、道路、农田、铁路和桥梁等均被洪水摧毁。英国方面认为,他们得到了足够的成功,而德国人就只能瑟瑟发抖了。

结语

当然,这种损失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德国事先准备的紧急排灌系统起了作用,而且电力系统也成功得到了恢复。而洪水所杀死的人里,约有一千五百多人都是来自盟军的战俘,至于是否淹死了更多的苏军战俘则不得而知(鲁尔区有大量苏联战俘工作)。但对于英国而言,这种成功终究是一次士气的巨大鼓舞,而使用洪水是否合理,对于英国而言,胜利者是不需要被指责的。毕竟他们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惩戒  惩戒词条  行动  行动词条  德国  德国词条  详解  详解词条  损失  损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