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婆婆竟和儿媳抢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关系对孩...

杭州一位妈妈发帖《感觉活得好压抑》。

她说,自己就是个生育机器。

孩子出生后一直被婆婆占着,更生气的是,婆婆动不动就和宝宝说:

「妈妈只是给你喂奶的,奶奶才是陪你玩陪你过一辈子的,跟着奶奶才是最好的。」

有一次,奶奶以为妈妈出门了,竟然兴高采烈地对宝宝说:

「妈妈不在啦,妈妈不要你了,就你和奶奶在,这下我们想怎样就怎样啦。」

这位妈妈的委屈和气愤,让人感同身受。

婆婆的所作所为,看似疼爱孙子,其实残忍至极。不但伤了他们的母子情分,更会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

孩子最需要和母亲产生亲密关系的年龄,却长期被奶奶灌输「妈妈不在就是不要你了」的观点,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和心理创伤。

婆婆为什么要和儿媳妇抢孩子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婆媳大战、养育孩子的观念差异等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是家庭权力争夺。

因为一个新生儿的出生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权力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那么谁和新生儿建立起更好的关系,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力。

婆婆试图通过和儿媳争夺对儿子,甚至对孙子的控制权,来「越权」获得儿媳家庭的话语权。

看似婆媳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错位!

婆婆越界,和媳妇抢占儿子,已经是上一代的亲子关系越界夫妻关系。

再抢占孙子,又再次破坏了这一代的家庭关系。

知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指出: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是糟糕的婆媳关系;二是严重的恋子情结。

真人秀《我家那小子》里的武艺,有一次酒后吐真言。他说:

我是有阴影的,我父母没有离婚,但是分居。

我小时候经常在半夜睡梦中被他们的吵架声惊醒。我特别怕。

我妈又老说一些极端的话,我只能安慰我妈。不知道为什么,我永远都站在我妈那边,我想和我爸说两句,但又不敢离开我妈。

他分析原因:

我觉得我爸妈处不好,跟婆媳关系也有关系。

为什么我妈和我奶奶会吵,就是两个人真有矛盾,不知道哪来的矛盾。

比方说我奶奶煲个汤,我妈就说「排骨太少了,这是你自己孙子要吃的」;奶奶说「啊呀,小孩吃几块排骨就够了」。什么都有矛盾。

其实,他自己也意识到,家庭中的很多问题来源于母亲对他的「不放开」。

但提到未来的妻子,他依旧斩钉截铁地说:

「如果我找的人,真的和我妈合不来,我一定站在我妈那边,我永远听我妈的。」

很明显,武艺的家庭是属于亲子关系越界夫妻关系的模式,武艺也是在原生家庭里受了伤的孩子

奶奶和妈妈对他的不同教育观念让他忐忑迷茫;父母的吵闹,妈妈对他的期待,成了他身上的枷锁。

即便武艺说他很看重亲情,把家庭排在第一位,但在婚姻中,如果真的如他所说「永远听妈妈的」,那他的婚姻或许又会走进和父母同样的困境里。

一个家庭关系错误,容易让孩子不自觉地承担起父母的一些责任,更有可能导致孩子未来家庭的关系混乱。

如果不纠正,两代家庭关系的错误,真的会给孩子甚至整个家庭带来铺天盖地的伤害。

我的朋友小雅,最近就为了儿子毛毛的事伤透脑筋。

毛毛三番五次在外面偷窃抢劫,进了几次派出所,父母为他操碎了心,他却完全不在意,尤其仇视妈妈。

他不上学,也拒绝沟通,无奈之下,小雅只好去求助心理医生。

不可思议的是,心理医生发现,看似嚣张叛逆的毛毛,内心其实非常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被抛弃。

他甚至通过「故意做坏事」来惹恼父母,潜意识里,其实是他试图吸引父母的注意,期待父母可以把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

深挖原因,发现问题出在毛毛奶奶和父母的关系上。

奶奶和妈妈关系不好,一家四口,婆婆疼儿子又亲孙子,就是把媳妇当外人,婆媳经常吵架,因为婆媳相处难,毛毛的爸妈感情也不好。

奶奶常在毛毛面前骂妈妈:「那个女人就知道欺负你奶奶,你长大了可得和你爸好好孝顺奶奶。」

小雅上班忙碌,毛毛大多是奶奶照料的,久而久之,毛毛自然向着亲近的奶奶。

对妻子而言,进入一个新的家庭是带着幸福憧憬的。

结果,老公是婆婆的,家是婆婆的,最后连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都是婆婆的。

这种状态下,小雅的婚姻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奶奶其实也不容易,辛苦一辈子,本该安度晚年,临了又和儿媳抢起「孙儿子」,忽略了老伴,伤害了儿媳,还给儿子的婚姻带来隐患,也是身心俱疲。

但,这个家受伤最深的,是无辜的毛毛。

父母生下孩子,就有养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只有孩子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和母亲维持安全稳定的情感交流,孩子的安全感才能充足,才有力量链接外面的世界。

孩子幼年时,经常从第一养育者口中听到有关父母的负面消息,就会阻断了本该有效沟通的母子情感链接。

表面上,他接收到的是厌恶父母的信息,但内心深处,因无法与理想中带着爱的父母进行情感认同,会极大破坏孩子的内心秩序,安全感岌岌可危,会产生自卑与自我厌恶心理,还容易引起一些心理疾病。

毛毛就是这样,内心渴望母爱,外在却又无意识地抗拒母爱,这种矛盾交织的心理,导致他一再故意做错事,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孩子如果受到伤害,父母,尤其是母亲,是可以在孩子6岁前进行弥补的,甚至在孩子12岁前,也有机会进行补偿。

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安全感就很难建立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只能越来越疏远。

一个家庭,界限必须清晰,话语权一定要掌握在夫妻的手里,尤其是育儿。

圣经里多次提到:

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

男女成婚,组建新的家庭,不管从心理还是物质,都应该离开各自的原生家庭,建立属于小家庭的新的原生家庭

对父母要孝,但不盲目顺从;对配偶要爱,更要亲密陪伴,唯有夫妻才是陪伴一生的人;对子女要关爱,但更要记得得体的离开,给予彼此自由。

另外,社会心理学家爱墨森认为,儿子处在妈妈和老婆之间,他的积极态度能解决99%的家庭矛盾。

如果他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妻子共同肩负家庭与育儿的担子,与母亲进行得体又决绝的分离;同时充当妻子与母亲之间的「和事佬」,既给予妻子宠爱,又奉上母亲需要的关注,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如果选择隔代育儿,就一定要分清主次,各司其职。否则,独立育儿是最容易执行的教育。

曾有新闻报道,一个孩子出现便秘情况三月有余,也由此衍生各种疾病,可是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找不出缘由。

后来,还是心理医生解开了谜底,原来是孩子家庭争吵不断。

奶奶和妈妈常因为育儿琐事争吵。每每吵架,爸爸总是躲避。

孩子却无法藏匿,不是被奶奶抱走诉苦,就是被妈妈抱着痛哭。

孩子无法消化这些矛盾,内心却潜意识到全盘接受了这些焦虑,最后,这些不适全部借由身体表现出来。

事后,孩子的父母出去租房,平日里自己带孩子,周末带去看望爷爷奶奶。

距离产生美,加上一家人的下意识调整,很多矛盾都烟消云散。加上育儿用心,孩子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机灵劲。

父母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责任人,长辈永远是协助育儿的执行者。

孩子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爸爸爱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只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才有能力去爱爷爷奶奶,才有足够的安全和自信,爱周边的人,爱整个世界。

所以,为了孩子,请一定记得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的名言: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作者:Gloria,修辞学硕士,曾任国企高管,现为全职妈妈。八一八婚姻和爱情的真相,聊一聊育儿和育己的感悟。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ksjgs.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儿媳  儿媳词条  婆婆  婆婆词条  什么样  什么样词条  关系  关系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婚姻

 ​男人喜欢什么类型的女人

两性心理调研显示,在外貌上,鹅蛋脸、大眼睛,尤其是带笑的眼睛,以及直长发是男人的最爱。在男人喜欢的性格类型中,温柔仍是好女人的第一必备要素。在对待性生活时,多数...(展开)

婚姻

 ​家庭“冷暴力”破坏夫妻情感

相对于“冷暴力”来讲,吵架也是好事。对于感情,中国有句话叫不打不成交。如果这个交情打好了,反而比原来的感情更深。一对夫妻有了矛盾,连吵架的欲望都没有了,婚姻真是...(展开)

婚姻

 ​了解现代男女的择偶观

寻找政治靠山的择偶心理这种择偶心理在封建社会是相当普遍的,他们通过婚姻打通自己的仕途之路,或者巩固官场上的裙带关系,即所谓的政治联姻。现在虽然这种择偶心理并不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