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普通话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

1: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从这天开始,普通话开始正式成为全中国的通用语。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前一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关于这次会议后来有种种传说,有说四川话以51票对北京话52票一票之差而关键落败的,有说差一票的不是四川话而是陕西话或洛阳话。

还有一种传说更离奇,说投票的关键时刻一名代表内急,导致湖北话一票之差没能走遍全国。

其实这些一票之差的传说,统统都是捕风捉影子虚乌有。在这次确定普通话规范的会议上,基本没有什么争议,源于北方官话的北方语音,就被确定成为了普通话的统一语音,又通过之后的电台广播和新闻联播普及到了全国。

2:

假如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去,要是只会说普通话,明清以前基本是没法沟通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说话虽然比文字早得多,但通用语却是很后来很后来的事。

西周以前的朝代,比如纣王和妲己都说什么语音的话,如今简直没法考证。就算是东周,也只能猜测一般就是用的《诗经》里的语言,叫做“雅言”。如果按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例子来看,当时的“雅言”跟如今的普通话一样,诗句结尾的字读起来应该是押韵的。

到了汉代,官方的标准语称为“正音”,也称“通语”。西蜀才子扬雄的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论述地方话的著作,“方言”就是跟“通语”相对的概念。后来从西汉到东汉,首都从长安变到洛阳,洛阳口音“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成为刘皇叔和司马懿们争相效仿的通用语。等到大军师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洛阳口音就更受推崇了。

可惜太平不长久,八王之乱后面又是五胡乱华,从西晋到东晋,首都又从洛阳变到了南京。这时去了南京避难的王谢士族所说的“洛语”,跟当时的南京本地话结合,就形成了“金陵雅音”。王羲之之后的宋、齐、梁、陈,朝代不断更替,但都说的是这个金陵雅音。

到了隋朝统一中国,陆法言编纂《切韵》,提供了以洛阳音为基础,综合金陵音成分的“中原正音”范式,成为隋唐时期读书做官、吟诗作赋所用的唯一标准音。但这时的纯正洛阳口音虽然经历数百年的战乱,吸引力仍然不减。唐人李涪表示:“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又过了两三百年到了宋朝,洛阳口音还是神一般的存在。即便都从北宋到了南宋、首都从开封被打到了杭州,陆游还是由衷赞叹:“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在长达近千年的时间里,洛阳口音都是官方最标准通用语的典范。在征伐频繁、朝代更迭的古代,也真是一个奇迹。

3:

但再耀眼的奇迹也有被终结的一天,蒙古人占了中国建立了元朝,一开始以蒙古语为通用语,后来实在不便,就换成了大都(北京)本地话为通用语。这也是北京地区的口音,差不多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北京口音要走向全国,还必须等上个五六百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赶到了漠北去,明朝时的通用语又回到了南京话。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移民去了北方的就有四十万人,这些王公贵族们说的都是南京雅音。所以从入住紫禁城到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这几百年的官方通用语,一直都是南京话。

即便满洲入关建立清朝,满语也没有取代南京话的地位,韦小宝韦爵爷的扬州话,实际上跟当时的朝廷用语是相当接近的。明清时期的通用语,终于得到了“官话”的头衔,就是做官的人为了相互沟通而采取的口头语。

本来这时的官话,已经渐渐地分为继承明朝传统的南方官话、和吸收了满族语音及北京语音的北方官话两种,但南方官话还是占主流地位的。然而一切都被你们的四爷改变了。1730年雍正八年,清朝设立“正音馆”,要求全国官员都要以一种语音说话——否则皇上听着费劲。而雍正选择的语音,是北方官话——南方官话由此开始不怎么受待见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北方官话已经取代了南方官话的地位。民国建立之后,为了要确立采用哪种语音作风行天下的“国语”,又展开了一番争论。

一派认为要坚持华夏的雅音传统不能变,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保留入声特征,从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中混合提取创造。

一派认为费那劲干嘛,直接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官话作为一统天下的国语标准就行了。

经过彼此交锋,最终追求效率省事的方案,压过了保留文化痕迹的方案:以北京语音为标志的北方官话,成为了中华民国“国语”的唯一基础。从此,入声字就从通用语里消失了,只能到四川话、广东话这样的方言里去寻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继续沿用了“国语”的称法,但1955年将“国语”正式改成为“普通话”,取普遍和共通的含义。从此中国台湾的“国语”,跟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就有了一些微小的差别。例如蜗牛,普通话读音“窝牛”而周杰伦读“瓜牛”;又比如悬崖,普通话读音“悬-牙”而齐秦唱的是“悬-衣挨”。至于垃圾读为勒色,更是通过TVB的电视剧而广为人知。

但是大体上,“国语”和“普通话”是高度一致的,毕竟都是北京语音为基础。然而必须提起注意的是,虽然规定普通话“以北京口音为标准”,但一个人的普通话口音越标准越准确,他越无限接近的地区并不是首都北京,而是——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

 

4:

北京本地口音,跟标准的普通话口音,是存在相当差别的。北京口音除了儿化音众多之外,还习惯略读。所以普通话里的“西红柿炒鸡蛋”,北京口音其实是“胸是炒鸡蛋”;普通话里的“中央电视台”,北京口音其实是……

所以普通话标准音其实并不是京片子,而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的方言,因为1953年采集普通话标准音时,就选的这个屯。到如今当地人都自豪地表示:“说客气点儿,我们滦平是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要是不客气点儿说,普通话是根据从滦平采集的语音来最后定的标准。”

2013年记者前去该村采访,从蹲在院墙根下抽旱烟的老头,到坐在村口大树下拉家常的老太太,只要一张口,都是清一色的退役新闻联播播音员口音。三岁小孩,都可以去其他地方当普通话老师。

为什么普通话会是金沟屯方言口音呢?在当时制定普通话标准时,很大程度参照了专家到全国各地去采集语言的结果,结果金沟屯的方言口音是应用最多的。也就是说,金沟屯当时采集所发出的音和所讲的词汇,被后来的标准普通话采用最多。

出于历史原因的厚爱,从六十年代开始,人民大会堂就有很多服务员出自这里;而电视兴起之后,这里更是为全国众多的电视台输送了大批主持人。没办法,谁叫当年采集普通话时,来这里的两位语言专家,出于现在已经很难确知的原因,深深地爱着这个屯呢?

但无论如何,通用语都是有助于交流的。而直到2014年,都还有30%的中国人不能开口说普通话。所以如今不管是不是普通人,我们都应该努力说好学好金沟屯方言——赵本山要好好学、刘德华要好好学、四川人要好好学、福建人更要好好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普通话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  普通话  普通话词条  老家  老家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  住在  住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