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如何评价美国海军 DDG

1024更新最新消息:

美国海军与陆战队在南加州外海举行“黎明闪电17”演习期间,一辆HIMARS(M142)从美国海军“安克雷奇”号(LPD23)两栖船坞登陆舰上发射了一枚制导火箭弹, 并准确命中了7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

————————原答案————————

啊啊,总算有时间写写答案了。

猪母这个船之所以会整成现在这个鬼样子上面 框框框子 和 军用橙子 的答案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觉得还没说到最根本的地方上。母猪之所以失败,最关键的失败点其实是AGS舰炮系统的失败。

整个母猪本质上是在CG(X)的舰体(虽然这货压根没出生过)上搭载AGS舰炮系统,然后再装点别的辅助系统,诸如点防空、垂发什么的。AGS是母猪的主战装备。任何一种武器平台,其根本性的作战性能都是来自于其主战装备。事实上,大部分武器平台的研发思路就是先决定主战装备,然后围绕主战装备来搭建一个武器平台。母猪也是如此。母猪好不好用,最关键的因素是AGS好不好用。

AGS是一种射程180km,射速10发/分(母猪用型)的155mm身管火炮系统,主要用于对地打击任务。每艘母猪两门AGS火力投射能力相当于一个155mm榴炮连,还是射程180km的榴炮连。听上去很牛逼是不是?@框框框子 说,24艘母猪的对地打击火力能顶上5艘航空母舰。是不是真有那么牛另说,反正确实是很牛就是了。

因此,很多人觉得,作为一种21世纪的浅水重炮舰,母猪还是很强力的,只是谁让中国崛起了呢?母猪一下变得没用武之地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具有海对地打击需求的又不是只有鹰酱一家。兔子在世纪之交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军迷们普遍知道的火箭炮舰九江号就是这些功课的成果。但九江号只是这些试验的冰山一角。兔子对于如何实施海对地打击进行的试验是非常全面的,包括“陆炮上舰”试验、大口径舰炮、舰载火箭炮等。这些试验从90年代末开始做,一直做到2006年。

在上述这些项目中,首先出局的是“陆炮上舰”,因为精度不行。即使是具有自动炮控的自行榴弹炮也无法对抗波浪。这一点德国人搞的PZH2000上舰实验也证明了陆炮上舰不可行。大口径舰炮和火箭炮之争很快也分出输赢——大口径舰炮需要的大型舰艇平台当时的中国海军无法提供。因此舰载火箭炮中选,并发展出两条路线,一条是122mm的50联装H/HJP12,安装于九江号,另一条是300mm的8联装H/HJP3,安装于82舰世昌号。

2006年,九江号和世昌号一同参加了登陆演习并进行了对比试验。最终世昌号的H/HJP3显示出更加优越的技术性能。首先,H/HJP3是集装箱化的,安装不需要在甲板上穿孔,这样它几乎可以安装于任何一艘舰艇甚至是民船的甲板上。其次,300mm火箭弹本身具有简易制导,发射后可以自行调整姿态,不需要安装过于复杂的稳定机构和舰载火控。最后,H/HJP3可以和陆军的03式300mm火箭炮通用弹药,射程也远大于122mm火箭弹,可以和母猪一样藏在地平线以下,让敌人难以发现和打击。

根据试验结果,中国海军决定不再建造九江号这样的火箭炮舰,而改为储备H/HJP3集装箱,在需要时改装民船作为火箭炮舰使用。

因为H/HJP3通用陆军03式火箭炮的弹药,因此我们可以用03式火箭炮使用的火龙140A火箭弹来计算该炮威力。火龙140A射程140-150km,战斗部重150kg,圆概率误差<5米。上图是西藏军区的03远火打地靶图。可见火箭炮在混凝土地靶上砸出了深2米以上的巨大弹坑。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AGS的数据。AGS发射三种炮弹,一种是射程40km的常规无制导炮弹,弹丸重量47kg,一种是毫米波雷达制导的反舰炮弹(仍然在纸上),最后一种就是牛逼轰轰的LRLAP增程滑翔弹,初期射程150km,完全体宣称射程185km,弹丸重量118kg,圆概率误差<20米。

看上去好像LRLAP和火龙140A差距不大?美帝用155mm炮弹实现了土鳖300mm的性能,科技水平强——无敌!

呸!

LRLAP的弹丸大是大,但其实是包括制导头、火箭发动机、舵机和战斗部的一个整体。118kg的弹丸上实际装药只有10.8kg。

当然,也别太挑剔了,155mm榴弹一般装药就只有这么点,有的还要低点,通常6~8KG。

也就是说,LRLAP虽然单价10万美刀(计划,现在据说要100万直逼战斧),但单发威力其实就是一发普通的155mm炮弹的水平。

那150kg战斗部的火龙140A装药多少?

WELL,这么大个战斗部要都拿来装炸药岂不浪费?火龙140A一般装的是子母弹,大约500个,子弹的动破甲厚度不小于50毫米,有效杀伤半径不小于7米,子弹散布半径100±40米。

简单说,一发下去好几个足球场就没了。

装单个弹头攻坚战斗部,可穿透混凝土>1米。

顺带说一句,LRLAP那种杀爆弹砸混凝土上连个坑都未必有。

————————————————————

因此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LRLAP的性能远差于火龙140A,AGS的火力也要远逊于H/HJP3。

————————————————————

每艘母猪包括2套AGS系统,总共600多发炮弹。而一套H/HJP3则由3个标准集装箱组成:发射器箱、装填箱和指控箱,备弹总数不详。不过一个标准40尺集装箱的尺寸是12米长、2.4米宽、2.8米高,装8米长、300mm粗的火龙140A装个几十发鸭梨不大。一艘典型的300TEU4200吨集装箱船的甲板上能够堆多少H/HJP3呢?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

因此,在采用远火作为对地打击武器的情况下,一艘改装中小型集装箱船,就可以轻易拥有超越母猪AGS系统的对地火力,而成本仅为母猪的几十分之一。

我们可以说,在21世纪的技术条件下,专门开发母猪这样的濒海炮击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需要时在舰队中混编几艘安装有远火模块的快速集装箱船,就可以满足使用需要。当然这种改装型集装箱船没有点防空也不能反潜,没有独立作战能力,但也并不碍事,跟两条武士A当带刀侍卫就行了。就算三条船加在一起,也远远比母猪便宜。

——————————————

那么,美国海军为什么没有走火箭炮上舰的道路呢?

这个么,就是时代的眼泪了。

在母猪立项的那个时候,也就是1990S,制导武器还远不像今天这样普及。那个时候的远火,包括龙卷风、M270、WM80、WS-1等,基本都是无制导的,圆概率误差在射程的1:100左右。兔子当年搞的WS-2,号称射程200km,结果第一次全射程打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靶区观测仪器给炸掉了……

而相比之下,155mm榴弹炮的圆概率误差能达到射程的1:300以下,比火箭炮要强得多。

所以美国人一直认为火箭炮射程远了也没用,反正毛线都打不着。M270很长时间都在使用射程只有32km的M26火箭弹,这还是用的子母弹。当然M270可以共架发射150km射程的陆军战术导弹,但那是导弹。

因此,在90年代美国海军搞AGS和母猪方案的时候,火箭炮被认为不能满足100海里距离上打击精度的要求。虽然力推武库舰的布尔达上将同时也在力推将M270使用的227mmMLRS火箭弹作为武库舰的对地打击武器,但是在布尔达上将戏剧性地举枪自尽之后,继任美国海军部部长的约翰逊上将在枪毙掉武库舰的同时,也同时枪毙掉了不贞节的陆军泥巴种上舰的可能性。

美国海军认为,在衣阿华级战列舰及其16寸舰炮退役之后,只有另一种大口径火炮——也就是155mm的垂直发射舰炮VGAS,才能填补16寸巨炮的空缺。

VGAS因为不能直瞄及使用常规无制导炮弹,最后在1999年妥协成了AGS。

这就是AGS系统的决策过程。

——————————————

但是在90年代以后,情况逐步发生了变化。首先坏规矩的是毛子。他们给龙卷风火箭炮安装了一个简单的加速计作为惯性制导原件。这一小小的改进竟然让龙卷风的圆概率误差压到射程的200:1~300:1的水平,号称不逊于身管火炮。进一步坏规矩的是兔子。进入21世纪以后,兔子除了自身装备射程70km的03远火,还开始向国际市场上推销各种制导火箭炮。这些火箭炮采用了惯性导航+卫星制导,基本上可以视为一枚小导弹。比如巴铁和坦桑尼亚等多国采购的A100,射程120km,圆概率误差为射程的300:1。孟加拉国和泰国购买的WS32,最大射程150km,圆概率误差40米。白俄罗斯购买的A-200,射程200KM,圆概率误差30-45米……

当然,还有03远火的拉皮外贸版AR1/1A/2/3,已经卖给巴基斯坦、亚美尼亚等多国。

最可恶的是,脑洞大开的航天科技7院竟然搞出了反舰型WS-64,号称毫米波末端制导(AGS:你山寨!航天7院:靠你丫自己的反舰弹还没做出来呢),射程280km。

也就是说,如果母猪真打算在180km距离上拿AGS搞炮舰政策,说不定会被WS64糊一脸……

一等鹰酱:兔子你混蛋!

三等鹰酱:啊!还有这种姿势!

美国陆军也开始上道了。进入21世纪以后,M270开始装备新的M30火箭弹,射程提高到70km,赶上了龙卷风和03远火的水平。2015年,美国波音和瑞典萨博共同研制GLSDB火箭炮发布。该火箭炮使用M270火箭炮规格的火箭发动机发射GBU-39B小直径炸弹(战斗部93kg,圆概率误差5~8米),射程150km。除了战斗部重量还是比火龙140A差不少,其他性能算是赶上了兔子的水平。

——————————————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真正的问题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未来弹药发展趋势。他们认为在新技术条件下身管火炮将迎来复活,但实际上21世纪却是远程火箭炮大发展的时代。随着精确制导元件的白菜化,火箭炮不再是精度低劣只能杀伤面目标的武器,而一跃成为圆概率误差低至10米甚至5米以下的精确打击武器。除中国陆军大规模装备03远火,并大量外销各类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外,美国陆军在取消十字军项目以后,也增加了M270和M142的装备数量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重型机步师的火箭炮由一个连9门扩编到1个营36门,155mm自行火炮由3个营72门减少到2个营48门。这使得机步师的火箭炮火力超过了86年编制的军属火箭炮(一个营27门)。当然由于反恐战争没钱改,这个改装方案应该还没执行完。

相比起身管火炮,火箭炮的发射加速G值较低,对电子元件冲击较小,改装成精确制导武器更容易。此外,火箭炮不需要承受身管火炮发射时巨大的膛压,不需要大口径炮弹厚重的弹壳,有效载荷优势随口径增加而逐渐提升。一枚800kg重的16寸高爆弹弹丸,实际上装药只有60几公斤,远不如250kg航弹或300mm火箭弹。更不要说火箭炮战斗部可以方便地改为巡飞弹、侦察弹等特种载荷,也可以使用威力巨大的子母弹,这都是身管火炮所不能及的。

身管火炮的优势在于在较近射程内有火力反应速度优势、持续火力优势、直瞄优势和炮弹成本优势。因此各国陆军普遍使用身管火炮和远程火箭炮在军师级单位内构成高低搭配,身管火炮前置,远程火箭炮后置。

AGS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地平线下打击,即在30nm(50km)~100nm(180km)距离上实施打击,以确保本舰不受陆基武器威胁。在21世纪的技术现实来看,这个距离是远火的优势距离,而非身管火炮的优势距离。AGS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技术路线。

——————————————

AGS和母猪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排除政治和战略上的因素,这个错误在技术上讲源于美国海军深入骨髓的身管火炮情节,或者说,巨舰大炮主义。美国海军一直到70年代仍然维持着数量不少的纯火炮舰艇,并且以对地支援为由多次启用成本高昂的衣阿华级战列舰。虽然二战经验就已经证明在对地支援上16寸巨炮并不比驱逐舰的5寸炮更有优势。在70~90年代,美国海军一直贼心不死地企图复活8寸以上口径的大口径舰炮。实验一次次打脸证明8寸炮毫无前途,美国海军仍然死抱着“对地支援舰炮无可取代”的救命稻草,硬要通过制导炮弹恢复6寸炮的荣光。哪怕陆军的实践已经证明火箭炮是更好的制导化平台,海军却仍然不改初衷。

大概在一等人的意识形态中,陆军泥巴种,怎么能配得上高贵的战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评价美国海军 DDG  美国  美国词条  海军  海军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DDG  DDG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