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哲学思辨:由有到空,再到无。

《道德经》(第 一 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人一生来下来就"存在"了,在人出生之前天地早就存在了。人看到世间的“存在”,就形成"有"的概念。追其"有"的概念,它体现为形、质、色、相。形指形状、结构、体积;质指物质、材料、元素;色指颜色、感知;相指幻相、意识

人常反思"有",于是产生"空"的概念。"空"是"有"的对立概念,"空"的概念包括:形空、质空、色空、相空。形空指没有形状、体积,如空间;质空指没有物质、元素,如真空;色空指不区辨颜色和感知,如性空;相空指不区分物相和意识,如佛的四大皆空。

 "空"和"有"是对立的概念,“空”和"无"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空间,它本质尚"有"(空间是存在的),但是,性质为"空"(真空中不存在物质)。再比如人的意识,即使人的一切念想都空了,但意识(感知)依然存在。因此,空不等于无!

佛说:真空妙有!"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佛所说的空便是“空”的意思!"真空妙有"是非有非无相。现代物理理论也证实这一现象,量子理论证明"真空"中存在量子效应——“量子涨落”。所以,"真空"并非绝对空无,在"真空"中时刻发生了正反粒子的生成和湮灭。

 思"空"至极便生"无","无"的概念是"空"的极限延伸。"无"相对于"有",即不存在。世界是有的,人的意识是在"有"的基础产生的。因此,"无"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理解、感受"无"的真实状态。比如,排除一切的物质、体积、颜色、意识概念,我们会得到一个"真空","真空"本质还是"有",而所谓的"无"即是连"真空"也没有了。因此,你的意识中只要有概念、场景,它便是"有"。而"无"是连意识都不存在。总之,脱离了"有"(形成对比),我们无法想象"无"的状态。即人类的意识只能从与"有"相反、对立的状态下认识、想象"无"的状态。

如果以"无"理解宇宙会十分荒谬。假若宇宙起源于"无",那么,宇宙就有了开端和起始。再去谈论"有"之前的"无"(宇宙之前是什么)就毫无意义!脱离"有",我们无法认识、理解"无"。因此,宇宙是永恒的存在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点(它起源于“真空妙有”而不是“无”)。

如果"无"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即宇宙中存在绝对的“无”),那也会十分玄妙!当我们在谈论无的状态时又引用了"有"的概念(我们在说“无”时,明明是以“有”的意识在谈论)!所以,人类意识离来"有"便无法理解"无"。纵使,"无"真的存在,那也不是人类意识可以理解的!

道家讲"无中生有",把无和有联系到一起。认为无和有是相对存在不可分开。比如"阴阳",不可以单独说阴,也不能单独说阳,它们是共同存在的。用道家思考认识宇宙,"有"和"无"都是自然的一面,它们是相互纠缠的整体,我们用有的认识、理解宇宙,但宇宙本质却是无。有和无同时存在,而我们的意识确只能认识到有,但宇宙本质是"空无"的。

在人类意识角度,“有”和“无”属于人类思维认知。人类通过认知思维明白了“有”和“无”的概念,脱离人的意识“有”和“无”就失去了意义。

哲学中绝对的“有”和“无”

若"有"是超越一切本有的存在,即为万有!万有变化无穷、应有尽有,一切的存在都包含于万有。万有为一切,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曾无,不曾有。

若“无”是除尽一切本自的状态,即为极无!极无是绝对的空无,排空了一切,也没有了“没有”。极无为绝空,无质无色、无相无形,无时亦无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哲学思辨:由有到空,再到无。  思辨  思辨词条  哲学  哲学词条  
科技

 科学家首次揭秘水合离子微结构

 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随着研究人类发现水的组成也是存在多样性的,不同的离子组合在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产物,为更好的观测到这一现象,科学家研制了...(展开)

科技

 布科思科技完成 5000 万元 ...

11 月 27 日,智慧物流柔性搬运系统提供商布科思科技宣布完成 5000 万元 A 轮融资,泰达科投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充人才、扩大产能和拓展新品。据了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