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低迷的时候,你要有正确的思考能力

文/陈春花

安坐在甲板上凝思间(注:此时,陈老师正乘邮轮前往南极途中),脑海中映出在西藏哲蚌寺看到的辩经场景,寺院的四周没有草木,都是砂石荒山,寺内却有几处树木繁盛的院场,这便是哲蚌寺的辩经场。介绍说每个札仓(即僧院)都有两个这样的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辩经的时候喇嘛依次就坐,原则上全寺喇嘛都可辩经,但实际上能够凭着足够佛学知识而登上辩经台的人中,只有少数能够逐级在札仓和全院性的大辩论中获胜,最终取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的喇嘛。

西藏的佛教僧侣们对于佛教经典的学习有着十分严谨的程序,宗喀巴大师及其以后的历代祖师制定了完整的学经体系,需要花 11 年时间习完 5 部经典。喇嘛们在学习经典上有独特之处,并不是光靠师父讲经开示或死记硬背,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在辩经场上通过辩论彼此印证,互相学习,进而达到对经论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这就是辩经。每个喇嘛都必须参加辩经,每个人的水平在辩论场上显露无遗。

在佛法辩论上,辩者则只可答「是」、「不是」或「不定」三种可能之一,绝不可能以胡言应付过去,即使不懂藏语,观看辩经过程也让我觉悟到:任何的理解都需要经过慎思并独立做出判断,都需要经历冲突、对话与反思。为了让喇嘛能够更好地学习,辩经的规则约定,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多坐于地上,自立一说,待人辩驳,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称「达赛当堪」,即「试问真意者」,不断提出问题,有时一人提问,有时数人提问,被提问者无反问机会。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凡当答者被问倒时,周围观看者会大声嘘,辩者要除下黄帽,直至下次辩倒问方时方能重新佩冠。

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安静地坐在辩经场旁看着他们,开始的时候很为答不上来的人着急,并为他们受到的「嘲讽」难过,但是当我看到他们很安然、全神投入的状态,知道自己错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一定是「我」在作怪,并没有融入到经学之中,并没有虔诚之心、敬仰之心。辩经所设定的规则和仪式,所渗透出来的纯粹,让学习必须成为个人最真切的认知,来不得半点含糊或者虚假,「是」与「不是」只在一念之间,需要最单纯的反应,最明确的判断。那个下午,我理解并相信,如果外在的行为与形式得以规范和明确的话,内在的认知和自我约束也就能够得到确认和沉淀。

身为大学教师的我,很想在自己的课堂引入辩经的场景,很想带着学生置身于哲蚌寺的辩经场,置身于这承受提问、各种奚落、被人高声嘘、除下佩冠的空间,唤醒学生内在沉寂已久的力量,用高昂的斗志、智慧的思考、缜密的逻辑,从而赢得尊敬和敬仰。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学生,不是因为他的出身,不是因为他天性上的优越,不是因为他聪明,更不是因为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财富,而是因为他深刻地反思、透彻地理解问题,由心而出的答案,明确而坚定的信仰。当他重新佩冠之时,呈现出智慧之光。

我也常常喜欢与那些成功的企业为伍,因为它们不受环境的影响,不为外界所困惑。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里,总有人获得超越环境的成就?特别是在低迷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难获得成效,但是总有一些人可以取得好的结果,他们经过思考之后做出自己独特的判断,他们能够了解到低谷之后波峰来临的时机,做出正确判断,其核心是具有正确的思考能力,而不受环境和周边信息的干扰。

当我和取得成效的人聊天时,他们的答案很简单,「只要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下跌,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获得机会了」。换句话说,成功与无法成功,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没有思考「为什么」的能力。在生活和发展中,要想获得进步,必须将既有的思考路径转换到新的思考方式上来,而悲哀的是很多人连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愿望都缺失。

另一个与思考相关问题是,现象与本因如何区分。纷繁的现实扰乱了人们的思考,大家所关注的往往是现象而非本质。看到绩效低落就归结为员工士气,产品不畅销会归结为价格,生活环境污染会归结为经济发展所致,理想无法达成会归结到自己运气差——然而所有的归因都是现象而非本因。

这些其实都不是原因而是现象,或者说是结果。在许多个案中,真正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个,其它都只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不找出真正的原因,就无法期望能够解决问题。绩效低落也许是产品竞争力不足;产品不畅销也许是无法体现顾客真正价值;生活环境污染或许是社会责任与商业信仰的缺失;理想无法达成也许是自己努力未够或者对自己认识不足。这一切都需要人们去认真思考,与去寻找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否则会被所谓的「原因」而误导。

更糟糕的是人们试图改善所有的现象,既想激励员工士气,又想提升产品质量,还想降低价格,这些努力之后的结果是绩效更低,员工士气更低落,顾客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价值。在本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企图改善各种现象而获得成功,无疑是一种假象。如何寻找到本质的原因,这是思考的魅力,在任何情况下,认真思考,探寻本质都是重要而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苏格拉底反问的方式,借用辩经的方式,在对话与反思中,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在自我启发中获得自己内在的认知,依靠自己判断力而非外界的影响。

这让我想起佛法所说的「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佛教认为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大类元素所积聚而成,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受蕴是指面对境界时内心的感受;想蕴是指心面对外界所设立的概念;行蕴是指心思审虑、决断后做出行为;识蕴是意识,指识别的能力。众生即是五蕴所组成。「五蕴炽盛苦」是八苦之一,色、受、想、行、识任何一蕴过度膨胀,都会使身心燥动不安。《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要我们看清五蕴而合成的「我」,本质是空性的,若能如是照见五蕴皆空,就能放下执着,终能度尽一切苦厄。

只是我们很少安静地反观自己,也就无法「照见五蕴」。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被日常工作和生活塞得满满的,同时也被烦恼和焦躁填得满满的,有时欲望也塞了进来,让本就无法喘息的内心更加拥挤、痛苦不堪。这一切都是自己内在的五蕴,并不是外境所强加给我们的,然而我们却无法反思、观照自己,以为这一切都是外境所造成的。我更加想念哲蚌寺的辩经场来,借由辩经的启示,可以拥有全新的生命理解,也因此获得内在的愉悦与安静。(选自《让心淡然》)

来源: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低迷  低迷词条  正确  正确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时候  时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