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鲁迅《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原文、注释和赏析

万家墨面没蒿莱②,

敢有歌吟动地哀③?

心事浩茫连广宇④,

于无声处听惊雷⑤。

【注释】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载:“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新居格,日本社会评论家,1934年春来华访问。在上海时,曾访问鲁迅

②墨面:可作两种解: 一,面容憔悴黑瘦。《淮南子·览冥训》:“逮至夏桀之时……美人挐首(蓬头)墨面而不容(不打扮)”,指在夏桀暴政下,妇女过着痛苦的生活,脸无光彩,又黑又瘦。二、墨,是古代五刑之一,在囚徒脸上刺墨以刑辱。此指当时劳动人民过着囚徒般的痛苦生活。没蒿莱: 没,淹没。蒿莱,艾类野草。

③敢: 岂敢,那敢。动地哀:震动大地的哀歌。唐李商隐《瑶池》诗: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相传周穆王在大风雪中作《黄竹歌》,用以哀悼人民的饥寒。

④广宇: 广阔的宇宙。

⑤无声处:沉默无声的大地。人民因悲愤而沉默,故曰无声。《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民在极度愤怒中的沉默,必将爆发出滚动的惊雷。

【析】 首句“万家墨面没蒿莱”,这是诗人目睹中国大地腥风血雨的悲惨情景而发出的悲愤控诉。千门万户的苦难人民呵! 蓬头垢面的一个个在荒草丛中倒下了。诗人眼见这惨不忍睹的情景,怎不悲痛万分呢!这是一个该咒诅的时代,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代。当鲁迅作此诗时(1934年5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向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历时七月,无数革命志士和劳动人民惨死于屠刀之下。为了倾其全力对付人民的反抗,蒋介石又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 “塘沽协定”,断送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人民在内外反动派的双重蹂躏下,转辗沟壑,老死荒野。面对这一悲惨现实,诗人用“万家墨面没蒿莱”一语,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精练而准确的高度概括。

第二句“敢有歌吟动地哀”,把首句的内容推进一步,使主题更突出,调子更深沉。人民在暴政的统治之下,谁敢说话?谁敢歌吟?当然,更不敢将强烈的反抗情绪化为悲壮的歌声使大地也为之怒吼。

第三句 “心事浩茫连广宇”,面对茫茫黑夜,忧愤深广的诗人不能不心潮起伏。思虑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这是“心事浩茫”的具体内容。只有与人民休戚与共、并肩战斗的“浩茫”“心事”,才有可能连接“广宇”,由此句可看到鲁迅广阔的胸怀,他驰骋宇域,神思飞越,山高海深,与祖国和人民血肉相连。

结句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从 “敢有歌吟动地哀”的深处爆发出来的一声霹雳。在毫无声音的时候,突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惊雷。这看似偶然,其实又是必然,人民在遭到极度压迫和剥削,在处于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境地之时,必然要奋起反击,要爆发出震颤大地的惊雷。“于无声处”这一结句,是议论、是哲理,耐人思索、寻味;但它不是概念的,是通过比喻的艺术手法表达的,是用诗的语言说出的,而且这种议论是与全诗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鲁迅这首七绝,虽写于险恶的环境和低沉的氛氤之中,但绝无悲观色彩和晦涩之词,而是充溢着雄浑犀利的气概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全诗先抑后扬,抑扬起伏,气势昂扬。这种抑扬起伏的波澜,绝非人为雕琢,而是作者感情自然的表露,是黑暗的现实与理想的追求构成的,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 “万家墨面没蒿莱”的社会生活矛盾构成的。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有行云流水之自然,气贯长虹之正气,震聋发聩之威力。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万家  万家词条  鲁迅  鲁迅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注释  注释词条  无题  无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