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辽史拾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辽史拾遗》是补充、注释 《辽史》的重要著作。清厉鹗撰。书成于乾隆八年(1743)。有汪氏刊本、《四库全书》 本。

  厉鹗(1692—1752),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字太鸿,号樊榭。幼孤贫,至寄居沙门。康熙庚子(1720)举于乡,再上公车,不第。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又不遇,遂绝意功名。厉鹗平生博览群书,学识精深,文史兼通。毕生著述颇丰,除 《辽史拾遗》外,尚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东城杂事》、《湖船录》、《樊榭山房文集》等。

  为弥补 《辽史》粗疏简略之弊,厉鹗竭毕生之力,博采旁搜,征引书籍300余种,或注或补,遂成《辽史拾遗》一书。本书凡24卷,计本纪12卷,志4卷,表2卷,列传3卷,外纪、国语解、补国语解各1卷。其编撰体例大致如下:

  第1、对《辽史》本纪需作注作补者,摘录原文为纲,而后将注或补低数格书之于下。

  第2、对志、传、表等作注,仅标其名目,辑录诸书补充之。如果是 《辽史》所缺而本书新增补的条目,则在新条目下书一 “补”字,以示区别。

  第3、对诸家记载有出入者,悉分析考证,并间加按语。

  本书注、补数量极为可观,且极富价值。《四库全书提要》指出: “其补唐中和诸人之传,及 《礼志》之补幡胜,《乐志》之补聒帐,《舆服志》之补金冠窄袍,《食货志》之补赋税名目,皆采辑散佚,足备考证。”另外,所补辑的辽境四至,以及风俗、物产,对研究辽史也是一大贡献。因此,厉鹗曾将本书比作裴松之注《三国志》。今日视之,不为过份。

  但是,《辽史拾遗》象许多名著要籍一样,白璧微瑕,缺点依然存在,或是史料弃取不当,或是某些重要资料不曾见到。比如刘守光自为节度使,《唐书》 及《旧五代史》列传记载甚详,而本书却独取 《资治通鉴》 一条。因此,约半个世纪以后,即乾隆五十九年(1794)有杨复吉的 《辽史拾遗补》问世,以及其它一些考证辽史的著作出现,修正了《辽史拾遗》的若干不足,使人们对辽史的认识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这点来讲,《辽史拾遗》的问世,不仅仅补注了 《辽史》一书,而且开创了后世研究辽史之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拾遗  拾遗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有感水浒传

 武松与潘金莲是什么关系

 潘金莲自打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成名之后,就一直成为中国文化的热点人物,以致如今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虽然数百年来,她一直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美艳、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