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绛云轩”是根据柳如是与钱谦益居住的“绛云楼”取名的?

  《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关系之考证(四)

  红学研究

  四、《红楼梦》地理背景考证

  《红楼梦》作者宣称隐去了作品的“地域邦国”,其实,任何文学作品的地域邦国都是无法隐去的,因为时间、地点、人物是作品的三大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作品都将不成其为作品了。作者状物写景,一般要按照他所熟悉的景物去写,按照作品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去写,比如作品需要“杏花春雨江南”景色,决不会写成“大漠西风塞外”的场面的。仔细想想,《红楼梦》作者的文笔还不是十分狡猾,比如书中写“长安大都”,明清五百年中(洪武、建文朝除外),文人都知道是北京的代称,诗文中也都这么用,没有异议;再如“金陵应天府”,人们也知道是南京的特指,决不会弄混淆的。我们通过对《红楼梦》作品地理背景的进一步考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红楼梦》,对于搞清红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悬案,应该也有帮助。

  1、 关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在胡适先生开创的新红学体系中,最明显的一个缺失就是没有对“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进行考证。他们或者把目光盯紧南京,或者把目光盯紧北京,从来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究竟是什么地方。须知,“绛株仙子”与“神瑛侍者”的来源地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托生地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不考证清楚这两个地方,能算读懂了《红楼梦》么?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西方灵河岸上”指的是佛祖如来的出生地古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吧。如果把《红楼梦》主人公的来源搞到了印度,把《红楼梦》搞成宣扬佛法的著作,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请不要忘记,《红楼梦》中在“西方灵河岸上”后边还有四个字,就是“三生石畔”,把前后文放在一起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一块“三生石”,那就是杭州天竺寺的“三生石”!杭州的灵隐寺飞来峰,传说是从古天竺“飞来”的,杭州西湖岸边有上中下三天竺,天竺寺中从唐代起,就有一块“三生石”。把这些联系起来分析,《红楼梦》中所说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指的只能是中国的杭州,而决不可能是古印度,古印度也绝对没有什么“三生石”,更何谈“三生石畔”,也就是“三生石”的旁边!

  再联系到“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托生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红楼梦》的所指就更加清楚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人杰地灵的杭州,号称人间天堂,在中国诸多城市中自古就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绝对没有第二个城市能与杭州比美“花柳繁华”的!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红楼梦》中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和“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所指的地点都是一个地方,就是杭州!至于《红楼梦》作者为什么把作品主人公宝玉和黛玉的“托生”地安排在杭州,是因为《红楼梦》作者本来就是杭州人。这是后话,容当缓议。

  2、 关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我们那么多学贯古今的红学家,考证了几十年,就是没有考证清楚《红楼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究竟是否有原型,原型在哪里?他们在无奈之下,只好根据自己的判断去随意附会,说什么“大荒山”就是荒唐、荒诞的意思,“无稽崖”就是无根据、无可考究的地方,“青埂峰”就是“情根”的意思。

  更有甚者,从曹雪芹祖籍是旗人出发,认为“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无稽崖”就是指满州人的祖先“勿吉人”,“青埂峰”就是指清朝的“根”之所在。这些说法之荒诞其实是用不着批驳的,“肃慎”、“勿吉”人是满族的祖先,是近现代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曹雪芹那个时代,不要说“汉军旗人”曹雪芹,就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也是根本不懂什么“勿吉人”的。长白山的概念,中国古代确实有,但在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皇帝派使臣祭拜长白山,还只能走到今天的吉林市,面对长白山方向遥祭,根本就没见过长白山什么样!

  那么,《红楼梦》中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究竟有没有原型呢?有,肯定有!只是我们的红学家们,心中先有了一个曹雪芹,围绕曹雪芹去组织考证,找不到真正的原型而已!当你把曹雪芹这个人与《红楼梦》脱钩后,这个地名的原型,便不难寻找了。

  《红楼梦》中所说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原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就在北京的东郊,今天隶属于天津蓟县,地名叫做“盘山”!盘山的名气今天不算很大,但在明朝到清朝中期,却是“天下十大名山”之一,乾隆皇帝游历盘山后,曾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可见,盘山当时的景色最起码可以同江南媲美!

  盘山在明清两代确实有“大荒山”的俗称,因为传说这里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盘古是在“大荒”中开辟天地的,所以又称“大荒山”。盘山以石闻名,上中下三盘满布巨大的石块,山上当时有女娲庙,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所以,《红楼梦》中就出现了“娲皇”炼石补天,独留一块未用的说法。

  青埂峰的来历说来更有趣,清初,盘山有个青沟寺,寺庙的住持是个叫作拙庵的和尚,又叫智朴,人称“拙和尚”,他同时还有道人的身份,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都习惯称呼他为“拙道人”,王士祯的著作中就曾多次记载过与这个拙道人交往的事情。这个拙道人应该就是《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又称为“情僧”的原型。

  青沟寺谐音“青埂”,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又要称为“青埂峰”呢?原来,康熙皇帝游历盘山,曾经到过青沟寺,与拙和尚相谈甚欢,高兴之下,御笔亲题“户外一峰”四个大字,赐给青沟寺。从此,京师来此游历的人,都称呼这里为“青沟峰”!《红楼梦》作者按谐音改写为“青埂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红楼梦》作者与青沟寺的拙和尚是老朋友,创作《红楼梦》前,正经受了人生的重大打击,处在“愧则有余,悔又无益”的无可奈何心情下,到青沟寺来“逃禅”。创作《红楼梦》的决心,就是在这里下的,所以书中一开始,就交代“大荒山青埂峰”的一块“石头”与“空空道人”之间的对话。后文对此再做详细交代。

  3、 关于“大观园”

  大观园的话题,在红学界讨论得最为热烈。学者们大致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有原型论阵营,一派是无原型论阵营。有原型论阵营又分为几大分支,一支是“恭王府”原型说,一支是“水西庄”原型说,一支是“江宁织造府西花园”原型说,还有一支是皇家“圆明园”原型说。百家争鸣,目前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谁的证据也都存在严重漏洞,不足以自圆其说。至于无原型阵营的高论,外人就无从置喙了,只好凭那些自称懂得“文学创作规律”的专家们任意高谈阔论了。

  笔者以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有原型的,否则作者绝对不可能凭空写出那么优美的园中景物;但大观园的原型又不会是以一个古典园林为蓝本写成的,一方面古代任何私家园林都不会有大观园那么广阔,另一方面从探春邀请姐妹们到秋雪庵来作诗的请柬看,竟请二哥宝玉“棹雪而来”,就是划着船,穿过芦苇荡,要走很远一段路而来(这里的雪是秋雪,并非指冬天的雪,而是秋天的芦花),任何一个私家园林中穿行,也不会如此费周折。

  《红楼梦》中的这个大观园的原型,就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就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杭州!《红楼梦》描写的这三个地名是同一地方。具体地说,大观园的原型就在杭州西溪。这一点几乎无须考证,只要把西溪的古地名同《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景点加以对照比较就可以了。

  杭州西溪又称“副西湖”,今天的西溪,杭州市政府已开辟为“湿地保护区”了,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西溪古称“留下”,名称来源是,康王南渡,建立偏安的南宋政权时,曾经打算把皇城建在西溪,后来发现了凤凰山麓,于是宋高宗赵构说:“西溪且留下”,留下由此得名。杭州的西湖犹如一个妖艳的少妇,而西溪则是一个庄雅的村姑。从南宋以来,西溪一直是政客文人避世消闲的区处。特别是在明代,江南众多的著名文人都在西溪建有别业,或者干脆居家西溪。许多有文化修养的僧人道士,也愿意在西溪结庐修行。因此造成了西溪的两多现象,一是官僚文人的别业多,二是僧人道士的庙庵多。

  西溪的景色有三胜,一是以梅胜,老梅新枝,遍地皆是,特别是绿萼梅,独此一处,名闻天下;二是竹多,绿阴夹道,触目修簧,更增幽雅气氛;三是芦苇多,每到秋季,芦花胜雪,是文人探幽揽胜的好去处。加之曲折悠长的水道盘绕其中,真是杭州天堂闹市旁边的一块天外胜景!今天的西溪面积已经不及昔日的三分之一,但仍然不失秀美幽静的特色,真的应该感谢杭州人,在大城市的近旁,为后人保存下来这样一方净土!

  西溪的核心景区在“秋雪庵”,这里应该就是《红楼梦》中的“芦雪庵”的原型,芦雪庵在大观园中又叫秋爽斋,探春在这里居住,是姐妹们结社吃鹿肉、做菊花诗的地方。西溪秋雪庵旁边,现存“藕香桥”,传说过去确实有个建在水中的“藕香榭”,今已无存,这应该是《红楼梦》中惜春居住的藕香榭原型,《红楼梦》的大观园中也有关于藕香桥的描写,湘黛联诗前,就曾从藕香桥上走过。藕香桥旁边,水中生长着茂盛的红菱和莲藕,今天已经没有什么建筑了,传说过去这里称为“紫菱洲”,这正是《红楼梦》中迎春居住的地方。

  除了这些著名的自然景观外,西溪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康熙年间著名文人高士奇,为了接待康熙皇帝南巡,曾在这里建设一处著名的西溪山庄,山庄以竹著名,绿阴遍地。康熙皇帝来到这里,大为高兴,为山庄御笔亲题“竹窗”二字。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所谓“竹窗”,不正是《红楼梦》中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么?西溪历史上有个著名的花坞,这里鲜花香草遍地,面积很大,今天花坞地名尚存,不过早已被一个军事单位占用,香花大概是不会太多了;《红楼梦》中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应该就是以花坞为原型描写的,所谓“蘅芜”,就是古人对香花香草的称呼。至于宝玉居住的“怡红院”原型,后文再谈。

  总之,《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与杭州西溪的景色及景观名称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用偶合是难以解释的。西溪这些景观很古老,宋明两代就有了,所以,不能是西溪景观命名抄袭了《红楼梦》,只能是《红楼梦》作者以西溪为原型,创作了《红楼梦》大观园!

  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亲临今天的西溪去看一看,亲自品味一下《红楼梦》中大观园原型的味道,同时思考一下,《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以西溪为大观园原型呢?一方面作者对这里应该相当熟悉,很可能就是杭州西溪人,故乡的山水,自然最容易入画;另一方面,《红楼梦》何以要用“大观”二字为园子命名?难道仅仅是因为景物堪称大观么?请不要忘记,杭州是南宋的首都,南宋是个偏安的朝代,而“大观”二字,则是北宋徽宗的年号,在南宋首都谈“大观”,不正是表示不忘故国的意思么?如前所述,《红楼梦》是以南明为背景的,南宋南明,同属偏安之小朝廷,《红楼梦》作者偏要写大观园,其中故国之情,故国之思,跃然纸上。“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 关于“怡红院”

  西溪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洪府”,洪府后面就是私家的“洪园”。洪府与洪园的最初修建者,是明朝成化年间的重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洪钟。洪家在杭州确实是一个著名的“百年望族”,家庙楹联上号称“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所谓宋朝的父子公侯三宰相,指的是宋朝的魏国公洪皓和他的三个当过宰相的儿子洪遵、洪适、洪迈;所谓明朝的祖孙太保五尚书,指的是洪钟和他的儿子洪澄、洪涛,俱身居尚书之职,并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再加上被追封的祖代,正是祖孙三代的五个太保尚书!

  洪钟晚年“致仕”(退休)后,回到故乡杭州,修建了洪府洪园,以为暮年养静的场所。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洪家五世子孙世代有人出仕,赫赫扬扬,富贵流传。直到明朝末年,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洪家“百年望族”连同大明王朝一起,经历了南明二十年“死而不僵”的苦苦支撑后,终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洪家的六世孙洪升,就出生在改朝换代的1645年,出生便值兵荒马乱,由于清朝军队兵临杭州,洪升是出生在逃难的荒野;青年时代又遭逢“家难”,父母被清廷发配充军,家业被官府抄没,从富贵陷入贫困;壮年时又因为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被朝廷革去国子监生功名,永远断绝了仕进道路,重振家庭声望成了泡影。洪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著作等身,曾创作四十多部传奇作品和大量诗词作品,结为《稗畦集》等三本诗集。

  洪升在我国古代文学家中,是个著名的“情种”,他的代表作《长生殿》,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爱情题材作品的经典之作。《长生殿》与《红楼梦》,主题思想一致,故事结构一致,虚实结合手法一致,明显存在前后继承关系。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两部作品都出自洪升一人之手。

  洪府洪园以及附近的芦雪庵、藕香榭、紫菱洲和花坞,是洪升儿时的天堂,高士奇是洪升终生的老乡加朋友,洪升是高士奇西溪山庄的常客。《红楼梦》中的“铁槛寺”,原型就是洪家的祖坟,地点就在西溪的东墓坞,尚书墓今天仍在;《红楼梦》中的“水月庵”,当时是杭州著名的一处尼庵,今已无存,但有现名“水月街道”为证;《红楼梦》中的“清虚观”,当时是西溪香火最鼎盛的道观,今已无存,但仍遗留一棵古槐树,默默地证明着当年的繁华;《红楼梦》中的“桂花夏家”,直到今天西溪仍有以桂花为业的农家,每到深秋,桂花落了,满地金黄一片,好多农家把桂花扫起来,拿到集市上出售,收获仍然不菲。洪升创作《红楼梦》,以从小印象最深刻的故乡西溪为地理背景,创作大观园,应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5、 关于大观园诗社

  《红楼梦》中那些聪明美丽的女子,曾先后结成“海棠社”和“桃花社”,聚众作诗,每个人都取一个别号,还推选了社长和裁判,很是正规。这种女子诗社的生活,没有原型,是任何作者杜撰不出来的。我国古代著名女诗人不少,但女子结诗社的却凤毛麟角!明代以前,从来没有女子结诗社的记载;明末清初,开始出现女子诗社,但多数属于家庭中姐妹、妯娌之间结成的诗社,活动只在家庭中进行,外界无从知晓。真正带有社会性质的女子诗社,这一时期只有两个:一个是杭州的“蕉园诗社”,一个是南京的“吴中十子诗社”。“吴中十子”结社的时间,在《红楼梦》问世之后,当然不会是“大观园诗社”的原型,那么,结论只有一个,“大观园诗社”的生活原型,就是杭州的“蕉园诗社”!

  “蕉园诗社” 前期的发起人是顾玉蕊,称“蕉园五子”;后期的发起人是林以宁,称“蕉园七子”。成员先后有徐灿、钱静宛两姐妹、柴静仪、冯又令、张槎云、毛安芳、朱柔则、李淑等。她们同《红楼梦》中描写的一样,每个人都为自己取一个别号,如冯又令称“湘云楼”,钱静宛称“天香楼”,柴静仪称“凝香室”等,前期社长是顾玉蕊,后期社长是林以宁。《红楼梦》中“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的情节,应该就是按照“蕉园后七子”结社的真实经历创作的。

  请朋友们注意“蕉园诗社”姐妹们与《红楼梦》创作的关系:她们都是杭州人,都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托生的“一干冤孽”!她们与洪升都是同时代人,并且都是洪升的姐妹,有的是姨表姐妹,有的是姑表姐妹,有的是表嫂或表弟媳,洪升从小就与这些姐妹一起在西溪游戏,联诗,绘画,弹琴,与《红楼梦》中描写的情节完全一致。她们最后的下场都很悲惨,可以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都是“薄命司”的女子,有的年轻轻就病死了,有的因为婚姻不幸夭亡了,有的因为家庭被难惨死了,《红楼梦》书中把她们都归入薄命司,不是没有根据的杜撰。

  这里特殊研究一下“蕉园诗社”的名称问题,何谓“蕉园”?“蕉园”原来是北京中南海中的一个园子名称,这个园子原来是用于存放明朝修撰的史书的。李自成退出北京时,“蕉园”毁于战火,令多少有志修史的文人扼腕长叹!“蕉园”姐妹们把自己的诗社如此命名,其真实含义不外是为明史叹息,为先朝叹息。可见,这些女子都是一些具有遗民思想的女才子。

  再联想到《红楼梦》中为宝玉居住的场所所命的名字,原来叫作“绛云轩”。显然,“绛云轩”是根据柳如是与钱谦益居住的“绛云楼”取名的。“绛云楼”又是什么意思?原来钱谦益一生最大的志向是修明史,他撰修的明史都存放在“绛云楼”中,没想到一场大火,把他终身撰写的著作都化为灰烬,使钱柳夫妇痛心疾首!钱谦益在后来的诗中,屡次把“蕉园”和“绛云”并提,意思就是两大史书都毁于火!《红楼梦》中特意交代“绛云轩”这个名称,并且以“蕉园姐妹”们为原型描写故事,其中用心,如果不是熟读这段历史的人,还真的不容易体会到。

  但话说回来,在清朝初年,人们应该是不难体会《红楼梦》作者用心的,因为人们都熟知这段历史,熟悉其中掌故;但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把南明及清初史料几乎一网打尽,后人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红楼梦》的“不好读”。笔者前期主要研究清初的“蕉园诗社”史,后期主要研究南明史,有的朋友说笔者前后研究《红楼梦》的思路不一致,其实是完全一致的。当你看到《红楼梦》梦中有“蕉园”姐妹的身影,又体会到宝玉的住所何以命名“绛云轩”时,你就明白笔者的研究思路了!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云轩  云轩词条  钱谦益  钱谦益词条  云楼  云楼词条  取名  取名词条  如是  如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