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元妃真实的生死日期是什么时候?

  破译红楼时间之谜(三)

  红学研究

  第三章 元妃真实的生死日期(上)

  前文已经对考察天象描写所用的小说版本、具体的工具及推算方法做了详细说明,本章即可以从小说所写的元妃的生死日期入手,展开全面探讨。

  3.1 小说的朝代年纪是否无考

  本文《绪论》提出:以元妃真实的生死日期(尤其是死亡日期)为两个确定不移的时间坐标,可以逐回标定小说各回所叙事件所发生的真实年代,进而可以按照公元纪年和甲子纪年两种方法编定小说的真实年表,“还原”作者所隐藏的真实的“朝代年纪”。

  对此,有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怎么可以将小说的情节当作历史事件来考察呢?小说描写的天象和记叙的年代也许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读者没有必要像侦探一样穷根究源。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也明白地写道:“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1] 而且石头亦特别向批评“无朝代年纪可考”的空空道人说:“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2]

  3.1.1 小说文本和脂砚斋的批语表明朝代年纪的确可考

  小说的朝代年纪果然无考吗?小说文本本身和脂砚斋的批语其实都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泄露了真实的情况。第一回中,石头对空空道人说:“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3]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小说是作者(“石头”的原型人物)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所叙人物事件都有迹可循,有案可察。

  对于“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的说法,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有侧批:“若用此套者(按,指明确写出朝代年纪的情况),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据余说,却大有考证。”[4] 蒙府本侧批:“妙在‘无考’。”[5] 对于上一段所引用的石头的说法,甲戌本有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6] 这一段脂批是对小说作者隐瞒真实朝代年纪所用手法的评论,而甲戌本的《凡例》则明确了小说作者隐瞒真实朝代年纪的原则:“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7]

  3.1.2 隐瞒真实的朝代年纪是为了避免“文字狱”

  《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通过王熙凤和赵嬷嬷之口描述了“太祖皇帝”仿舜南巡的盛况。从这一段对话中可以知道,“太祖皇帝”南巡六次,贾府和王府各接驾一次,独江南甄家“接驾四次”。这明明是隐射清圣祖康熙六次南巡和江宁织造曹寅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的史实。所以甲戌本侧批道:“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8]

  赵嬷嬷对接驾大典是颇有微词的,她说:“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又说:“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9] 如果小说作者胆敢明确朝代年纪和地舆邦国,岂不是直接指责康熙南巡奢侈浪费,是“虚热闹”,这不是在自找杀头灭门的大祸吗?

  以上所列是小说前八十回的情况,后四十回亦当作如是观,即作者的创作是以历史的真实为基础的,隐瞒了真实的朝代年纪。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所写贾家被查抄的情节也是在隐射曹家被查抄的史实。曹寅死后,康熙命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罟谈芤⒓倘沃熘啊S赫腔螅喜椴茴的经济亏空问题。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728年2月3日),曹畋怀野苈洹?br>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小说不明确朝代年纪,或者虚拟年月日时,是为了避免触怒朝廷,招来“文字狱”。尽管作者隐瞒了真实的朝代年纪,但作品中却留下了可资探察的线索。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明确写出的干支纪年、天象、皇家殡葬和重大自然灾害,必然与小说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必然成为本文重点考察的对象。

  3.2 明确考察元妃去世日期的时序范围

  根据小说第十六回中王熙凤和赵嬷嬷的对话以及有关的史料记载可知,小说所写的故事大致发生在康熙雍正年间。第十七、十八回所写的元妃省亲的情节,可能是隐射康熙南巡、曹寅接驾的史实,也可能是作者根据曹家某位皇妃或王妃省亲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无论如何,从小说文本来看,元妃是在“太祖皇帝”南巡、江南甄家“接驾四次”之后去世的;确切地说,根据小说各回年代之间大致的关系来推断,元妃是在第十六回所写情节之后大约4年之后去世的。

  3.2.1 上限:康熙最后一次南巡之1707年

  《清史稿·圣祖本纪》[10]记载了康熙六次南巡的起止时间,参照《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可知这六段时间分别是:

  第一次南巡:二十三年甲子九月辛卯(二十八日)(1684年11月5日)启銮;(十一月)庚寅(1685年1月3日),上还京。

  第二次南巡:二十八年己巳春正月丙子(1689年1月28日)启銮;三月丙戌(4月8日),上还京。

  第三次南巡:三十八年己卯二月癸卯(1699年3月4日),上奉皇太后南巡启銮;五月乙酉(6月14日),上奉皇太后还宫。

  第四次南巡:四十二年癸未春正月壬戌(1703年3月3日),上南巡阅河;三月庚申(4月30日),上还京。

  第五次南巡:四十四年乙酉二月癸酉(1705年3月3日),上南巡阅河;闰四月辛酉(6月19日),上还京。

  第六次南巡:四十六年丁亥春正月丁卯(1707年2月15日),诏南巡阅河;五月癸酉(6月21日),上还京。

  康熙皇帝后四次南巡至扬州和江宁等地,都是由曹寅接驾[11]。由此可以确定:考察元妃去世日期的上限是1707年。

  3.2.2 下限:程甲本首次刊出之1791年

  小说的后四十回是由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首次刊印出版的,高鹗为该版本(即程甲本)作序,全文如下: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12]

  暂且不论高鹗是否在序言中撒谎,隐瞒他和程伟元共同伪造,“狗尾续貂”补齐后四十回;也不论现存后四十回究竟是谁续作,后四十回的文字的确是乾隆辛亥冬至后正式刊出,为公众传阅的。无论续作者是谁,后四十回所载的天象(十二月十八日立春)也应该与其亲身经历有关,并且绝不会在乾隆辛亥冬至之后。因此考察元妃去世日期的时续下限为1791年。

  3.3 “虎兔(兕)相逢大梦归”是对元妃及其原型人物去世日期特征时间的提示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到了元春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13]

  其中“兕”是指“犀牛类猛兽”。“虎兕”,原作“虎兔”,甲戌、蒙府、戚序、甲辰、舒序本均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三卷本120回从己卯、梦稿本改。[14] 第九十五回写道:“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关于地支、节气与农历十二个月的关系,在此略为说明。月支并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见下表:

  一月寅月 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 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 六月未月 七月申月 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 十月亥月 十一月子月 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后四十回的作者将“虎兕(兔)相逢大梦归”明确解释成了元妃去世日期的时间特征。如果作“虎兕”,则是指“十二月(丑月)立春,寅(虎)月与丑(牛)月相交”;如果作“虎兔”,则是指“寅(虎)年十二月立春,交卯年寅月”。由于甲戌本被认为是《红楼梦》最早的版本,因此“虎兔相逢大梦归”才最接近前四十回作者的原意。也就是说,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死于寅年十二月立春之后的卯年一月。由此看来,第九十五回对元春去世日期的描写,是符合前四十回作者的用意的。

  既然元春(及其原型人物)死于寅年十二月立春之后的卯年一月,那么就可以考察从1707年到1791年之间究竟有没有寅年十二月立春的特殊年代;如果有,则可以进一步考察这个年代与小说之间的关系。

  3.3.1 1707年至1791年间“十二月立春”的年份

  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首先列举1707年至1791年间所有“十二月立春”的年份。结果如下表:

  1709年2月4日,午子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71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十七日

  1712年2月4日,辛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714年2月4日,癸巳年十二月二十日

  1717年2月4日,丙申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1719年2月4日,戊戌年十二月十六日

  1720年2月4日,己亥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1722年2月4日,辛丑年十二月十九日

  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725年2月4日,甲辰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728年2月4日,丁未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730年2月4日,己酉年十二月十七日

  1731年2月4日,庚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733年2月4日,壬子年十二月二十日

  1736年2月4日,乙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1738年2月4日,丁巳年十二月十六日

  1739年2月4日,戊午年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1741年2月3日,庚申年十二月十八日

  1742年2月4日,辛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744年2月4日,癸亥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747年2月4日,丙寅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749年2月3日,戊辰年十二月十六日

  1752年2月4日,辛未年十二月二十日

  1755年2月4日,甲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1757年2月3日,丙子年十二月十五日

  1758年2月4日,丁丑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1760年2月4日,己卯年十二月十八日

  1761年2月3日,庚辰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763年2月4日,壬午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766年2月4日,乙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768年2月4日,丁亥年十二月十六日

  1769年2月3日,戊子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77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二十日

  1774年2月3日,癸巳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1776年2月4日,乙未年十二月十五日

  1777年2月3日,丙申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1779年2月4日,戊戌年十二月十八日

  1780年2月4日,己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782年2月3日,辛丑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785年2月3日,甲辰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1787年2月4日,丙午年十二月十七日

  1788年2月4日,丁未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790年2月3日,己酉年十二月二十日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1707年到1791年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的年份只有3个:

  1741年2月3日,庚申年十二月十八日

  1760年2月4日,己卯年十二月十八日

  1779年2月4日,戊戌年十二月十八日

  这3个年份都不符合“寅年丑月立春交卯年寅月”的时间特征。但是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并不是子虚乌有之事,甚至并不罕见,因此可以成为小说作者创作的现实依据;(2)“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是虚构的。本文第一章已经对元妃死于“十二月十九日”的写法提出质疑,认为她更像是死于十二月底;如果元妃的确死于十二月立春后一日,那么“寅年十二月立春”的日期也应该是在月底。

  3.3.2 元妃及其原型人物真实的去世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

  由3.3.1中的十二月立春年份表可以看出,从1707年到1791年间,“寅年十二月立春”的年份有4个,用第二章讨论过的台湾网站和法国网站可以查出它们各自的交节时间,结果列表如下:

  171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十七日,16时58分(台湾),16时44分(法国)

  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5时5分(台湾),14时51分(法国)

  1747年2月4日,丙寅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0时46分(台湾),10时31分(法国)

  1771年2月4日,庚寅年十二月二十日,6时32分(台湾),6时15分(法国)

  从本文第一章的讨论可以知道,元妃只可能死于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十二月底,因此可以首先排除两个年份:1711年和1771年。在剩下来的两个年份中,只有“1723年2月4日,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惟一恰当的时间。也就是说,元妃真实的去世日期应在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理由如下:

  (1)这个日期符合本文第一章对元妃真实去世日期的判断,即按照小说上下文来推断,元妃必然死于十二月底,而不是十二月十九日。如果元妃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下午立春之后),则可以推断作者在创作时可能有意将“廿九”改编成了“十九”。关于作者在真实日期的基础上增减数字笔画进行改造隐瞒的做法,后文还将详细讨论。如果元妃死于壬寅年十二月立春之后一日,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可知她死于癸卯年正月初一。

  (2)不论元妃死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当天,还是死于正月初一,她都是死于雍正元年年初。这个日期非同小可,绝非偶然,它必然是后四十回作者的精心安排,因为这个日期对于小说中的贾府和现实中的曹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妃之死,是贾府败落的导火线,贾府失去了政治靠山,潜伏已久的种种危机终于汇聚在一起,来了一个总爆发,导致贾府被查抄。对于现实中的曹家而言,“虎兔(兕)相逢”更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临界点。

  康熙六十一年正是壬寅年,康熙在位61年,曹家因为与康熙的特殊关系也享尽荣华富贵,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簇锦”。康熙于壬寅年壬寅月十一月十七日(1722年12月24日)驾崩;十一月二十日(12月27日),康熙第四子即位,以第二年癸卯年(1723年)为雍正元年,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正好在立春后一日,即1723年2月5日。

  《清史稿·世宗本纪》:“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畅春园。以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按,十三日,即1722年11月20星期日),上大渐,日加戌(按,十七日),上崩,年六十九。”[15] 《清史稿·世宗本纪》:“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在畅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崩。辛丑(按,二十日,即11月27日星期日),上即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16]

  康熙驾崩,曹家顿时失去了保护伞。雍正即位后,立即严查江宁织造曹畹木薅羁骺瘴侍猓沼谠谟赫迥瓿涣瞬芗摇R虼耍盎⑼茫ㄙ睿┫喾甏竺喂椤辈唤鍪侵冈溃彩潜扔骷指ú芗遥└还竺悦蔚某沟灼撇M被箍梢钥闯觯笏氖刂械脑酪灿幸淇滴跫荼乐狻?/p>

  3.4 元妃的生日“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并非正月初一,而是正月十五

  既然元妃真实的去世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春之后(二十九日当天或癸卯年正月初一),那么顺理成章地就可以推导元妃真实的出生日期。首先来辨析小说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对元妃生日的描写。

  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写到,冷子兴向贾雨村细说贾府的情况:“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注,甲戌本作“次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17]

  第八十六回写宝钗论元妃的生辰八字,说到元妃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那么,“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是不是“大年初一”呢?已知元妃死于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23年2月4日)立春之后,而且只可能是“存年31岁”(见第一章的讨论),那么就可以往前回溯,看看在从1723年到1692年的31年间究竟有没有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

  查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从1723年到1692年的31年间只有一个甲申年,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对应的日期是“正月十五”(1704年2月19日星期二,雨水)[18]。

  3.5 能够做日期上精心安排的人只可能是前八十回的作者

  尽管不是正月初一,然而出生在正月十五,又是交雨水节气,用冷子兴的话来说,这的确奇了。更奇的是,如果说后四十回是由与曹家毫无关系的外人所续作,那么这位续作者不仅巧妙地将元妃真实的去世日期安排在康雍王朝交界的时刻,而且大胆地将元妃的出生日期从“大年初一”改成了“正月十五”,这种大胆究竟是笨拙愚蠢,还是精心设计呢?这位“续作者”不是前八十回的作者本人,又能是谁呢?

  如果元妃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去世时“存年四十三岁”,那么她必定死于丙寅年,而非第九十五回所写的“甲寅年”。上文已经列出,1747年即丙寅年,2月4日(十二月二十五日)立春。在这一年,无论曹雪芹还是脂砚斋都尚在人世,甲戌本(1754年重评本)尚未面世。因此可以判定:后四十回的作者将“丙寅年十二月二十五立春”的事实改造成了“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生于甲申,死于丙寅,存年才是43岁;生于甲申,死于甲寅,存年只有31岁。能够做这种精心安排设计的人是谁呢?一定是且仅是前八十回的作者!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死  生死词条  日期  日期词条  真实  真实词条  时候  时候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