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莫能与争》原文及鉴赏

  莫能与争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1],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2],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百谷王:川流归依,百川峡谷所归附。

  [2]重:累,不堪重负。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

  是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

  故能成为百川之王。

  圣人之所以能身居民众之上,

  是因为其对民众谦虚卑下。

  圣人之所以能领导民众,

  是因为其把自身的私利放在民众之后。

  圣人在民众之上,民众没有重负;

  圣人在民众之前,民众没有受害。

  天下民众乐于奉献而毫不厌倦。

  因为他不与人相争夺,

  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相争夺。

  【解析】

  这一章老子开篇以一个十分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海纳百川,这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论述过,江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江海位于百川之下,它自甘卑下之位,所以百川会自然地归属于它,从而成就了它的浩瀚,成了百川之王。老子拿统治者与之进行类比,说圣明的统治者之所以能领导民众,并得到民众的归顺和爱戴,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将个人的私利放在民众的利益之后,他对待民众就如同江海对待百川一样谦和卑下,一切以民众为先,故而能够得到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我们联系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晚期,国家、社会、阶级、等级、地位、政权、政府、君主、大臣、贵族、王侯这些东西已全部出现并已经日趋完善,人民的自由权力以及对部落重要活动所拥有的决策权至此已经全部丧失。统治集团控制国家的统治地位亦已完全巩固,他们与人民大众之间形成地位分明的不同阶级。这时,不要说国家的最高领导者,就是一般的官员也已经用不着表现什么卑下的言辞和谦虚的姿态了。

  老子本是富有谋略的智者,但由于他过于关注民生的苦难,也时时对国家政治满含一些天真的幻想,他希望远古时代的仁慈酋长们能够重新出现,或者是当时的领导者们能主动效法那些远古的圣人,他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统治者虽然高高在上,但人民却感觉不到压迫;统治者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上,但人民却并不感到伤害。老子提倡领导者的卑下是真诚的,他认为领导者做到了让人民没有任何压迫的感觉,则他不但会赢得国民的拥戴,而且会获得天下人的推举。如果他能够这样,天下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他抗衡。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的主题,时代给我们每个人以机遇,创业的浪潮此起彼伏,席卷着每一个人的心,而在创业的路上有的人事业如日中天,而有的人勉强维持现状甚至面临危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如此不同?我们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成功者不仅仅表现在其头脑的聪慧,还表现在卓越的用人才能上。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他总要或多或少地借助别人的帮助,作为一个领导者更是如此。如何将自己的员工团结到自己的周围并充分发挥其才能,这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也是衡量领导者基本素质的客观指标之一。一个好的领导者,深知员工的心理特点,清楚他们的内心需求,所以他将员工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他不会因为员工不小心犯的一个小错误而大加指责,他的宽容心深宽如海;他也不会因为员工和自己的意见相左而排斥、打击员工的积极性;相反,他会采取十分谦卑的态度来对待有远见和创意的员工,用欣赏的态度接受员工的见解,这样员工就产生了很强烈的归属感,自然不会因为领导的妄自尊大而跳槽。而对于领导来讲,优秀员工的跳槽无疑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对于一个企业如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更是如此,谦和卑下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为什么这么说呢?无数惨痛的历史教训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早已向我们提出了“谦受益,满招损”的谆谆告诫。我们只有谨遵教诲,才能避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连连受挫。

  为人之道

  李嘉诚谦逊谨慎低调做人

  李嘉诚就是个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顶级商人。他控有香港最大的综合性财团,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他同时又是个道德至上者,他说的每句话,莫不符合道德规范,堪称道德圣典。

  李嘉诚自言“我喜欢看书,现代的、古代的都看,经常看到深夜两三点钟,看完就去睡觉,不敢看钟,因为如果只剩下两三个钟头,心就会很怯。”他有感而发,“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总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高调。’这是一个很无奈的过失。”

  许多人向李嘉诚请教如何才能做好生意。李嘉诚的回答是保持低调。所谓保持低调其实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谨慎谦虚做人。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必须要秉持一种谦虚和合作的态度。

  李嘉诚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他合作过的生意伙伴,从包玉刚到李兆基、郑裕彤及荣智健,无一例外地成了他的朋友,这些皆源于他“谨慎低调做商人”的原则。

  对竞争对手,即使己方处于绝对优势,李嘉诚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收购置地时,李嘉诚与李兆基、郑裕彤、荣智健组成财团,已处于绝对优势,但对方反对收购,李嘉诚遂决定放弃收购。这固然有收购成本过高的考虑,难能可贵的是,李嘉诚没有利用手中的股权逼迫对方高价赎回,而是以市价转让给对手,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并且附带了“7年之内不再收购”的条款,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员工,李嘉诚认为是员工养活老板,而非老板养活员工,因此,李嘉诚把员工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在长江实业创业之初,资金没有盈余,李嘉诚就积极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条件。对于老员工他没有像他人那样一脚踢开,而是积极地给予各种照顾。李嘉诚常说:“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事情,所以成就事业的关键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正是因为李嘉诚对待员工的低姿态,长江实业的行政人员保持了高度的稳固性,流失率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成名以后,李嘉诚的经商谋略、行为方式,成为人们评价和模仿的对象。但这种低调的哲学却不太能被人们接受。然而不管别人怎样,李嘉诚仍然保持他一贯的低调作风。

  当年李宅办理李泽钜的婚事时,在李泽钜去接新娘之际,李宅门口聚满采访的记者。李嘉诚破例邀请记者参观李宅花园,李宅高三层,李嘉诚本人住三楼,李泽钜与王富信则在二楼构筑爱巢。李嘉诚站在草坪上说:“一层才2000平方英尺,不算大呀!长江实业集团公司里很多人住的地方不比这里差。”

  按常理,李家娶媳妇本是大出风头之事,但李嘉诚却保持一如往昔处事小心的作风,若不是有十分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从政之道

  张扬终被张扬误

  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最有出息。杨坚在北周辅政时,杨勇被立为世子,拜为大将军。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登基做了皇帝,杨勇被立为皇太子,杨广被封为晋王。

  杨勇非常好学,直率热情。当太子后,辅助父亲参与政事,处理得当,深得杨坚喜欢。然而,因为他喜好张扬,喜欢讲排场,便越礼接受百官朝贺和宠幸姬妾。这样杨坚慢慢对他产生了猜疑和戒心,开始疏远他。而且他母亲独孤皇后也对他心怀不满,渐渐把宠爱之心转向次子杨广。

  晋王杨广非常阴险,善于谋划。他非常嫉妒哥哥的皇太子位,一心想夺哥哥的太子位。

  为了树立自己谦虚、俭朴的好形象,他房子里的陈设都很简单,甚至只用年老貌丑的人服侍他的起居;他又极力结交朝中大臣,每当有人拜访他,不论官职大小,总是和萧妃一起到大门口迎接,为来人摆盛宴、送厚礼。这样一来,独孤皇后更加鄙薄太子的为人,愈发夸赞杨广的德行。杨坚知道这些事情后,非常高兴,心中已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而且杨广在入朝时,让车马侍从一律装扮得朴朴素素,博得了文帝的好感。在与朝中大臣交往时,杨广也装出恭恭敬敬、谦卑有礼的姿态。于是,他得到了群臣的交口称赞,声誉压过了他的哥哥。

  为了促成独孤皇后废掉太子的决心,杨广又使用了诬陷兄长的手段,他入宫面见皇后,别有用心地说道:“儿臣虽然愚笨不敏,但经常信守手足之道。也不知儿臣犯了什么罪,竟惹得太子不喜欢。他总是满腹怒气,想要加害儿臣。儿臣无日不担心他在母后面前进谗使坏,或者在儿臣的酒食中下毒。因此,儿臣终日忧心忡忡,只恐有一天会陷于绝境。”

  独孤皇后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太子越来越让人无法忍受。我给他娶了元家女,希望她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为他弘扬基业,他却寻花问柳,一心宠爱出身下贱的阿云,让她生了好几个孩子。元妃本来无病,突然就死去了,肯定是他派人下毒,才使元妃致死。到此地步,我也不能追根究底,为什么他又对你打这个主意?我在尚且如此,我死以后,还不把你当鱼肉吃了?每每我想到东宫没有正妃,皇上千秋万岁之后,让你们兄弟几个向阿云跪拜问候,那该是多么大的痛苦啊!”杨广听后拜伏在地,呜咽不止,皇后也悲痛得肝肠欲断。

  有一天,杨勇把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带着一行穿着豪华的宫女们出去游玩。恰巧被他的父王看见了。杨坚想:身为太子,其排场比父王还阔气,这小子是不是想夺位呀!大臣杨素也看不惯杨勇,认为他太骄横了。

  一天,杨素进宫见独孤皇后,婉转地说:“晋王杨广孝悌恭俭,像他父亲一样。”用这话来揣摩皇后的心态。其实皇后早就不喜欢杨勇了,也想立杨广为太子,她说:“你的话很对,晋王孝敬友爱,比太子要好得多。”杨素趁机添油加醋说杨勇蛮横不成器。皇后明白他的意思,让他辅助皇帝进行废立太子之事。

  杨坚派杨素观察杨勇的行为,杨素说:“杨勇怀恨在心,恐怕要发生变故,希望陛下防备。”杨坚听了他的报告,对杨勇更加猜忌了。独孤皇后也暗中派人罗织杨勇罪名,向杨坚进谗言,形势对杨勇日益不利。杨素也公开诋毁杨勇,宣扬杨勇的过失。同时看不惯杨勇的奢侈,姬威也出来向皇帝说杨勇非常骄横,大量营造宫殿,又命令女巫占卜吉凶,说:“皇帝的忌期在开皇十八年,这个期限快到了。”等诬陷之词。杨素还找出东宫的珍奇古玩器具陈列在宫廷里,作为太子的罪证。

  杨坚终于改立太子为杨广。杨勇就是过于张扬,让小人有机可乘,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

  经商之道

  丰田喜一郎博众家之长为己用

  丰田喜一郎的成功就在于他能“走出去考察”。他对照分析、比较本国与别国的差距,同时重视人才,并积极网罗人才,设计出有鲜明特点的丰田牌汽车,使之走遍世界的各个角落。

  丰田喜一郎是日本一位着名的纺织机械制造商的儿子,按常理,他应该继承父业,搞纺织工业,但他却遵照父亲“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干一行,我搞纺织,你就干汽车吧”的遗愿,选择了汽车制造业。

  “干汽车”必须从零开始。丰田喜一郎做的第一件事是,到世界各国去考察。1929年和1930年,丰田喜一郎的足迹遍及西方各大城市。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两年的考察不仅开阔了丰田喜一郎的眼界,使他清楚地看到日本的汽车制造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汽车制造工业的差距,更使他看到了汽车工业的巨大前景。他坚信一个光辉的“汽车时代”必将来临,从而坚定了开拓汽车制造工业道路的信心。

  丰田喜一郎还认为:人才是企业成功的根本。考察一结束,喜一郎就着手网罗各方面的人才,并真诚地到有关专家、学者家中去拜访、求教,获益匪浅。

  丰田喜一郎深知制造汽车离不开钢铁,便多次到日本东北大学的特殊钢国际权威本多光太郎教授家中拜访。在本多光太郎指导下,丰田喜一郎建立了为他的汽车公司提供优质特殊钢的供应基地。成漱正男是国际着名的齿轮专家,在成漱正男的帮助下,丰田喜一郎成功地研制出特种丰田齿轮。丰田喜一郎的好友隈部一雄是位汽车专家,丰田喜一郎采纳了隈部一雄的建议,博采福特、雪佛莱等名牌汽车之长,使丰田车形成了“节油、坚固、廉价”的鲜明特点。喜一郎的妹夫利三郎忠诚可信、长于社交,喜一郎就请利三郎出任公司经理,自己任副经理,专管工厂的生产及处理各种技术难题。

  1938年11月,丰田汽车厂正式投产。

  1948年,丰田牌小轿车实现了批量生产。

  今日的丰田汽车年产车约300万辆,占世界汽车生产总数的十分之一。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日本的“丰田”车在奔驰。

  丰田喜一郎成功的关键是他懂得“谦虚”在创业中的重要性。无论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还是吸引贤人,都需要有谦虚的品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