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古代民歌《改魏扶诗》原文及赏析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据《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二于《改魏扶诗》题下注云:唐宣宗李忱大中(公元847—858年)初年,魏扶以主考官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当他走进贡院时,颇有感慨,于是题诗一首道:“梧桐叶落满庭阴,销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等到发榜后,有个不知姓名的人把这首七言诗删削成五言诗,即 《改魏扶诗》,用来讥讽他。

  先说一个魏扶的七言题诗。“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两句,写试院阴森可怖的自然环境。梧桐叶落,是深秋的景象,可知参予的考试是秋试,亦称秋闱。以明清的科举制度而言,每三年的秋天,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就叫秋试,亦称乡试。由朝廷派出正副主考官主持。唐代的科举亦与此略同。应试的生员,心情之紧张是可想而知的。“满庭阴”三字,写出了贡院的阴森。秋风扫落叶的阴森景象,正衬托出考生应试前紧张悲凉的心境。“锁闭朱门试院深”,写生员应试的场所。“朱门”,本指古代王侯贵族把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严,故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此指试院的大门。这句是说把应试的生员紧锁在深宅大院里,不准与外人接触。这就更增加了紧张气氛和生员的紧张心境。

  后两句抒情。其大意是说:这里曾经是自己付出许多心血和劳动的“辛苦地”。自己当年也曾在这里应考,凝神苦思,煞费心血以求一第。如今,自己却成了大权在握的主考官,即将到此院应考的举子们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他们一定在企盼有一位主持正义,公道廉明的主考官,能够公平地阅卷,公平地录取。所以,自己一定要出以公心,公平地选拔人材,不搞营私舞弊那一套。“不将今日负前心”,是说今日虽然当上主考官,也不能辜负以前自己当考生时的那种心情及那时所立下的志向。所有考生的最大希望就是公平。这是魏扶原诗的本义,表现了他要廉洁公正地行使其知贡举大权的初衷。而这首诗是题在贡院墙壁上的,也就等于是向所有的应试考生表个态。

  发榜之后,一个不知名的落第考生将此诗每句前两个字均删去,意思便全变了。尤其后两句,是说魏扶辜负了以前的想法和念头,即暗示他未能公平录取。

  魏扶是在宣宗大中元年(847)当的主考官,据史载,这一年的科场算是比较公平的,李商隐的弟弟李羲叟就是这一年考中的。李商隐为此还专门写一封信和一首诗来感谢和赞美魏扶。当然,我们也无法根据这一点来说这一年的考试绝对公平。因为晚唐的科举考试中弊端甚多,能基本公平就已经很难了。改诗的举子也可能是发牢骚,也可能是有具体事实的触发,或者有某一位他所熟悉的举子水平远不如他却荣登金榜。总之,改诗之人肯定也是有道理的,但其具体情况无从考索,我们也不能妄说。

  但有一点似应肯定,魏扶的原诗表现出一种公正之心和光明正大的态度,是可取的。而落第举子只把原诗每句前两字削去,便使诗义陡变,也是个深有慧心的巧黠之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歌  民歌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  
感想

 想高飞的猫读后感

想高飞的猫读后感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想高飞的猫读后感...(展开)

感想

 智慧之花读后感

智慧之花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智慧之花读后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