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民歌《隔谷歌》原文及赏析

  兄在城中弟在外。

  弓无弦,箭无栝。

  食粮乏尽若为活?

  救我来!救我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收《隔谷歌》二首,此为其中之一。《隔谷歌》,乐府“梁鼓角横吹曲”歌题名。这是一首战歌,写战争中被围困在城中的哥哥,面临粮尽援绝的危险处境,向城外的弟弟发出紧急呼救。

  第一句点明兄弟二人一在城中,一在城外。开篇貌似平易,实则至关重要。兄弟二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命运的安危。紧接着用“弓无弦,箭无栝”,写出身在城中的哥哥,困守无望,弓箭已经残缺不全,没有完整可用的武器了。随后又用一个反问句,激发弟弟的同情,粮食眼看已经吃光用尽,怎么活下去呢?歌中以武器的残破和粮食的乏尽渲染出朝不保夕,危在旦夕的险恶处境。有了“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若为活?”这两方面具体内容的前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发出“救我来!救我来! ”的紧急求援呼声。

  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一首反映战争的民歌。但它的主题不是宣扬穷兵黩武的非正义战争,相反,带有明显的反战思想。联系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这首歌中涉及的战争应当是以争夺地盘,掳掠人口玉帛为目的,统治集团之间的暴力冲突。然而,这种狗咬狗之间的战争虽然能给得胜一方的当权者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对参战的普通士兵,带来的却是危及生命的灾难。了解了这一情况,便可知这首民歌准确地把握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反战情绪,进而以实际遭遇,控诉和谴责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显然,这一积极、明确的主题具有不容否认的历史进步意义。

  这首歌在表达方式上,除了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一北朝民歌共有的特点之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一是句式,句型的错综变化。全首歌以七言句式和三言句式错综排列组成。三言的短句适合战争的特定环境,构成一种急促紧迫的节奏,以适应形势紧迫,急不可待的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歌中不仅句式有变化,句型也富有变化。歌中起码运用了直陈、反诘、感叹三种句型,构成起伏跌宕的内在感情波澜。前三句采用直接陈述的句型,老老实实地向读者交代了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处境,哥哥身陷重围,武器已残破不能再用,作为一名士兵,在强敌进攻面前,失去可用的完好武器,意味着丧失战斗力,生命也就失却保障。进而第四句则以反诘口气提出另一威胁生存的严重问题一—食粮乏尽。倘若军粮充裕,还可保持体力,凭借城池,同进攻者展开白刃肉搏。现在食粮乏尽则犹如釜底抽薪,使本来已经十分险恶的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恐怕连读者也要代为呼救,歌的结尾两个惊叹句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激起读者与歌者内心的强烈共鸣。至于弟弟是否前来营救,哥哥能否免难脱身,全都作为悬念,留待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回答。其实弟弟无论是作为居住城外的一个普通百姓,抑或是围攻部队中的一员,在当时那种你死我活的战争环境下,都是难以救出自己的兄长,何况类似的陷于绝境中的士兵绝非只有其兄一人,即使救出了哥哥,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其二是表达手段的具体化,感情的激越急迫,扣人心弦。比如,它不说弓箭已坏,而用“弓无弦,箭无栝”,以“弦”和“栝”这两种具体的事物代替虚指的概念,可见诗歌中最需要的是具体可感的形象,力求避免的是虚拟抽象的理念。这首民歌最后利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有意重复“救我来”,对渲染形势的紧迫,以及哥哥内心的渴望,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最后,这首民歌在押韵上也不同一般。第一句的最末一字“外”与最后两句的“来”,遥相协韵,首尾呼应;三、四两句中的“栝”与“活”相押,使朗读或歌唱都顺口悦耳,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注]①栝(guo):箭杆末端扣弦处。②若为:即如何、怎么之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歌《隔谷歌》原文及赏析  民歌  民歌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感想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推荐度:《安妮日记》读后感推荐度:雷锋日记读后感推荐度:《笑猫日记》读后感推荐度:笑猫日记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蚯蚓的日记》读后感《蚯蚓的...(展开)

感想

 《黄河是怎样的》读后感

《黄河是怎样的》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是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