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50之后的再就业之路

   人生一晃,眼看已经是知命之年,不知不觉进入了人生的后半程,感叹人生苦短之余,忽然有了深深的恐慌。回顾几十年的职业经历,顿时觉得似无所得,糊口度日而已。于是突发奇想,假如重新开始找一份工作,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奇遇呢。

没有一丝恶搞的想法,一开始,我很郑重的向几个常用的网站发了求职简历。对我这样一生工作平淡无奇的人来说,简历真没有什么亮点,相反倒有不少劣势,不利于求职。比如,工作经历,就是普普通通的打了点工,没有任过管理职位,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文凭,没有职称,而且在年龄一栏赫然又淡定的写着50岁,就是老老实实的,实话实说。

投出简历近一个多月了,没有一个招聘电话打来,一点也不意外。说实在的,如果我是负责招聘的人员,只看这份没有任何亮点的简历,同样也不会注意,就算注意到了,光年龄这一点,就是不在考虑范围了。

仔细看各个招聘公司的要求,年龄的最高极限已经限定在35岁了。胆敢在以50的高龄去投简历,这就是和自己的职业前途开玩笑。

既然守株待兔不成,不甘心的我,开始主动出击。根据网友的指点,主动加了一些行业求职招聘群,想碰碰运气。每每看到群里发出来的招聘信息,我根据人家的要求和自己的经历,小心翼翼的和招聘代表交流,语言当中尽量把自己加以包装,显得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从业经验,貌似招聘代表有点兴趣了,要求我把简历发过去。

反馈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急需招人的那些单位HR都很直接的说,你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我们公司了,建议向身边熟人问一下有没管理岗推荐的。最后还特别客气的说了一句,祝您求职顺利!

后来,倒是有一家招聘销售的,看到我说的那些经历,好像觉得貌似很合适,很有兴趣继续交流,我发现,在聊天交谈中,对方完全没有问及我的年龄,我感觉是不是对方忽略了这方面的要求,画蛇添足的多问了一句:我已经50了哦。

结果,对方话风马上由东南风转向西北风了:大叔,每天出去喝喝茶,钓钓鱼可以的,不要那么拼了。然后屏幕上跳出几个字:祝你晚年幸福!

这些都是招全职工作的,看来求全职差不多是没戏了。

出于对求职向往,出于生存的强烈渴望,我把目光投向了诸多求职招聘网站的兼职类工作。稍微浏览了一下,除了对送外卖、快递、跑腿之类的工作没有年龄详细规定这外,其他各种各样的兼职工种,年龄最上限已经放宽到40岁了。

当然,还有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兼职招聘岗位,无非就是发单,保险,家政等等不一而足,就连我想到的去应聘做个兼职做个保洁,保安之类的,人家好像也设定了45以下的年龄要求。

坐下来,看看自己,如果真的要出去求职,我就是地道的弱势群体了。

照道理来说,不应该去凑热闹,和年轻人抢饭碗,可是如果才50岁就这样混吃等死,开始养老生活,我确实心有不甘。关键是单纯的出卖力气和时间,人家还不要啊。

想到眼下职场的流行的35危机,想当年,我也遭遇过,而且我在35岁的时候,跨界转型求职成功,顺利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而且也做到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还略有收益。也许15年之前,职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不是那样贪心和奢侈。

一些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行业,招聘已经是个很闹心的事了,行业的需求旺盛和求职就业群体对类似行业的冷落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很好奇的是,诸多行业,仍然只青睐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就像吃菜一样,只想吃一棵菜最鲜嫩的菜尖。

排除我求职测试的不全面之外,我仍然觉得,国内各个行业,对求职年龄的硬性限制,把一部分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的壮年人士限制在外了,貌似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在老龄化已经到来的当下,已经显得很奢侈了。

最好把掐尖式招人用人的方式改一下,尤其是当下对年龄这一显性要求,不要表面化。把一些有丰富人生经验,有着良好职业习惯的壮年人士纳入招聘视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50之后的再就业之路  之路  之路词条  再就业  再就业词条  之后  之后词条  
求职

 70条实用的面试技巧

70条实用的面试技巧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企业最希望知道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