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孩子小学一年级,家长天天辅导,却总还是粗...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家长每天都在辅导,但是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孩子学习粗心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长虽然在天天辅导,但收效甚微。

家长每天对孩子辅导,把孩子的作业监督完成,但是孩子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说明这个辅导可能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

孩子学习的关键有三点:

一是孩子的身体坐姿、握笔姿势等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孩子做作业在次,主要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会不会在作业过程中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把身体状态调整到为写作业、学习上来。

二是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孩子虽然在接受辅导,但孩子什么问题都在等待家长喂答案,自己却不怎么思考,时间一长会形成严重的依赖性子,对学习更加不利。

三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学习是按规律办事的,不是老师一教学生就马上会,也不是家长一说孩子就马上懂。事实上往往是说了、写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完成了学的动作,还有第二步习练的动作没有做。所以,我们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只有内心平和下来,对孩子学习不急躁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孩子确实粗心,但有没有教孩子如何用心学习呢?

我们大家都会在口中挂着“学习要用心哦”,可是却很少告诉孩子学习要如何用心。我们家长都是等着孩子某天犯错了,然后告诉孩子学习不能这样做,这样学习没有用心。

谈到孩子学习上的粗心、不用心,都会说孩子只要稍微一注意,也有考满分的可能性。话都这样说,但问题却没有解决。我们也差不多知道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抄错题,可以不可以给孩子一道题让孩子抄写一次,同时告诉孩子尽量看一句写一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估计,很少有意识地去做这些训练。

如何引导孩子用心学习

1、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用心的。

我们家长不要回到家就闲着,或者把管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在首位,不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用心学习,首先要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做的。我们家长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拿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做给孩子看一下,告诉孩子学习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我们要用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来学习,这样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学习。此时,就可以告诉孩子如何使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姿势保持端正。很多孩子写作业写几个字就趴在桌子上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写字的时候,手的姿势要注意,这样能保证我们不会让手指变形,从小受到伤害。

孩子看见我们家长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个过程中除了培养孩子做好学习这件事情外,还在训练孩子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的能力。

2、训练孩子使用眼睛、耳朵的能力。

我们的眼睛、耳朵就是用来吸收信息的,但如果没有准确吸收,可能就会犯错。

针对眼睛训练,可以让孩子写字练习或者抄课文练习。要求写字,需要看完一个字的整体再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个字的特征,找到字形上的特征后,孩子就容易记住字如何写。课文是孩子相对熟悉的内容,用熟悉的内容来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难度会减轻许多,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词汇积累少,独立理解一句话有困难。而高年级的孩子就要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陌生的语句也可以,同时可以深入地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

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借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能力来帮助孩子思考,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观念、方法等用笔写下来,当然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或者是画图。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后,孩子就能清晰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再结合说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梳理自己的思维。

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组织孩子画画图,不用学习美术的准确画法,就学习简笔画的方式就行,不需要画得多好,只需要认得出来就行。这样在孩子写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图画也可以派上用场,不至于因为不会写字而让思维停顿不动。

结束语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学会用心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有时候写出来的文字不能灵活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可能我们家长会在某些细节上困惑起来。

我是@童教雷鸣,帮助孩子提升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让孩子们打好学习能力的基础,不怕学习,用心学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辅导  辅导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年级  年级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小学

 学校怎样加深军训的教育意义?

操作方法01:教官学生联欢会在军训的过程中,教官对于学生既是严厉的老师,又是关系融洽的朋友,学校可以组织一次教官与学生之间的联欢会,让学生拉近教官与学生之间的距...(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