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从具象到抽象在回归具象:闭环型思考问题的过程

这篇文字作者主要想把从具象到抽象在回归具象的思考过程给好好说明出来。而这个方法论是作者本人根据苏杰的方法论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形成一定的闭环型思考问题过程。

一、划分使用者,找出关键使用者

一个产品有很多的使用者,比如淘宝来说,就有买家、卖家、公司员工、服务商等几个维度。而对于淘宝首页来说,我的主要用户是买家。因为首页浏览的都是买家用户为主。所以在这里划分使用者的时候,一定是找出承载的最重要的用户为主进行设计。

二、展开维度切分用户,保证集合的完整性(MECE)

在这里用户思考是基于数学模型公式。比如淘宝的用户可以分解为用户X单用户价值。这是电商中对应的客单价、SKU等价值。而做工具一定是用户X用户活跃度。做内容也是看活跃度。而游戏会看APRU值。所以基于产品不同会看不同的产品形态。切分用户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考虑用户价值进行切分。而不是简单按照年龄、性别这样的维度进行切分。在切分时候一定保证集合完整性,比如男性和女性这样的切分,就是完整性。

三、切分时,维度从具象到抽象

切分时,把具象的一些用户进行划分。比如女性买家,进来要买一件衣服,她熟练从搜索框输入具体规格,然后找到商品,点击购买。整个行为过程中,有很多切分点,比如女性、衣服、熟练等。而性别这样简单切分是不行的。而衣服这样的角度切分是不够完整性的。而熟练是一个很好的切分点。我们可以把买家分成新用户、中等用户、和专家用户。这样我们完成了第一步从具象到抽象。

四、深入切分用户

然后我们对于新手用户进行深入解析,新手用户分为清晰自己的购物目标。就像上面那个具象的场景一样。还有模糊型的用户,不是很具体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想要买衣服,但没有固定品牌,所以看看哪家更好。就会进行一个逛的过程。而剩下的没有需求的用户,就需要推动购物需求。在双十一推出活动,然后用户在没需求情况下还是去买买买了。这样的深入用户切分是很有价值的。

五、代入用户场景(弹性、刚性、低频、高频)

再到用户场景当中,对于商品和服务都有高频次和低频次的需求。然后还有弹性需求和刚性需求。弹性需求有结婚。刚性需求有吃饭。高频次需求有打车。低频次需求洗鞋。然后根据这些需求放入坐标轴进行分析。如果是高频次和刚性需求的话,大部分已经被BAT占领了。所以一般性都是从弹性和高频或者是刚性和低频需求像高频次和刚性需求进行产品切入。如果一开始选择了弹性和低频的需求,就意味着输在起跑线上了。

六、用户场景代入产品设计功能(前端)

根据上面的用户场景和深入切分用户,我们可以开始设计产品功能。比如清晰自己购买目标的用户可以设计搜索框给他们。而模糊的用户可以设计产品类目给用户进行浏览。没有需求的用户就需要广告推广,banner推广。这样的产品设计就合理化起来了。

七、从抽象再度回归具象,用户用例

产品设计功能后,在回归用户用例上,我们用户在场景上使用该产品会怎么样呢?比如思考一个用户使用淘宝首页浏览到进入到点击购买一系列的过程的代入。就是我们平时做的测试事情。思考清楚每一步细节,先他人一步思考的更远一些东西。

八、考虑前端数据传递,形成后台产品架构(还是代入用户场景)

在页面设计的展示时候,就会考虑到我们的服务人员需要看到那些数据字段,帮助我们在售前、售后环节进行深入帮助用户体验产品。此刻还是代入用户场景中,考虑用户在产品使用中会留下那些操作日志,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得到这些操作日志,帮助完善产品。

九、充分考虑市场,安排需求优先级

(关于市场的切分和分析维度,作者会在几天后的文章中会深入去写)。在整体的市场中,我们需要占领那部分的用户。比如在用户切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用户画像了,我们28原则中的8的用户在哪里?具备哪些特征。而这里产品需求功能一定会围绕这个用户进行展开的。不是这个用户群的主功能,需求优先级必须降低。

十、产品规划、优化迭代、用户反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具象  具象词条  环型  环型词条  抽象  抽象词条  回归  回归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