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世界遗产之柬埔寨篇(3个)

Cambodia

1吴哥窟 (1992)

2柏威夏寺 (2008)

3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2017)

1   柬埔寨吴哥窟 (1992)

Angkor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吴哥窟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吴哥窟遗址公园占地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包括森林地区,有9至15世纪高棉王国(the Khmer Empire)各个时期首都的辉煌遗迹,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吴哥寺(AngkorWat),以及坐落在吴哥索姆(AngkorThom)以无数雕塑饰品而著称的白永寺庙(Bayon Temple)。

吴哥窟的世界纪录:最大的宗教结构:历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宗教建筑是吴哥窟(城市寺庙),位于柬埔寨,占地162.6公顷(401英亩)。它是由高棉国王苏雅瓦曼二世在1113-50年期间为印度教的毗瑟奴神建造的。它的幕墙长1280米(4200英尺),在1432年被废弃之前,它的人口是8万。这座寺庙是公元900年开始修建的72座主要古迹建筑群的一部分,全长24.8公里(15.4英里)。(吉尼斯世界纪录)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乘坐热气球就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堂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只有一条建了扶手,因为在殖民时期有一位官员的夫人就是从这个楼梯摔下去世。

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面积1000×85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门楼上立三塔,门内是一庭院,院东有一长1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大道两侧各有藏书室和池塘一处。内围墙140米,长270米,墙内的主体建筑在3层台阶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积215×187米,除第三层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矗立象征着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顶宝塔,正中央一座宝塔最高,达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余4塔较矮,分立于平台四角。第二层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顶宝塔。每一层平台的四周都绕以石砌回廊。廊内有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等。各层均有石雕门楼和连接上下层的阶梯,阶梯的栏杆上都有7头石雕巨蟒盘绕,阶梯两旁还饰有精美的石狮子。全部宝塔,门楼都饰以石雕莲花,约有1万个。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蹬道、宝塔,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当时的石工可能还未掌握拱券技术,所以吴哥窟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后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

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33塔: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祗.

柬埔寨的吴哥地区,有着上千座的古文明遗迹,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红的神庙,称为”女人的城堡”。位于暹丽省西边”女人的城堡”,原名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来翻译,是”谋求幸福”的意思,当地人则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那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其实,称她”班德斯蕾”也好、”女皇宫”也罢,因为不论如何称呼,这座神庙所散发的光彩,都是难以形容的。女皇宫,建于公元967年,之后,她也曾被埋藏在丛林中,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14年,一位名叫马瑞克的法国军人才又发现了她的踪迹。这整座神庙,总共有三层围墙来作区隔。最外围是参道,左右各有两间小庙;走道中央第二层的外侧,则是护城河;最里边一层,则是主要的T字型庙宇,而在她的前方,有着两间藏经阁。第二层城墙里,才是迷人的精神所在。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吴哥通王城胜利大门的道路的前端,离在吴哥古皇宫前约 1200 米(3937英尺)处。可从东侧进出。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于十二世纪末建成。属拜云建筑风格。十二生肖塔是用来关押犯人令其忏悔的地方,怪不得塔形抽象,不具形,看不出哪一座是龙、哪一座是蛇。再从塔群看过来,正对着最高法院遗址,巍峨矗立,可想见高棉当年,也有法治威严。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东壁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北壁是毗湿奴与魔怪交战图,西壁是这个故事的继续,即“神猴助战图”,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则为世俗题材,反映了高棉人抵抗占人入侵的战争情景。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忐示深远的空间,堪伥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

最佳旅游时间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和6月到10月之间分别是干季和雨季,使吴哥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面貌,尽量避免在3月到5月之间的热季旅游。

2   柬埔寨柏威夏寺 (2008)

Temple of PreahVihear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柏威夏寺的历史悠久。古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它是高棉帝国的君主耶输跋摩下令建造的。柏威夏寺,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它矗立在550米高的峭壁上,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由于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当完好。柏威夏寺于泰柬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这一裁决结果在泰国引发争议。

柏威夏寺柬埔寨叫Preah Vihear, 泰国人叫Khao Phra Viham。柏威夏与柬埔寨的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建造该寺庙的是吴哥王国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Yasovarman I),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即策划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圣寺,最后选择了柏威夏所在的悬崖上。当时很可能认为这是一块福地。耶索华曼在位11年,有许多创建寺庙的记录。但柏威夏的建造屡经波折,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正式完工约在1152年。期间吴哥王朝经历了13位君主,一直在不间断的建造该寺。尽管一直以来皇室内部斗争不断,对于兴建圣寺的愿望从未改变。

其主体结构的建造从公元11世纪上半叶(即中国的北宋中期)开始,到公元12世纪结束,历任君主不断对它加以润饰,终于形成了悬崖之巅令人赞叹的建筑群落。这个古代寺庙遗址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峭壁上,四面有长长的阶梯上下。寺有四层,带四个庭院,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体现了吴哥王朝时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柏威夏寺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寺内精致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宝。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甬道两旁有28米长的雕龙,因年代久远,部分损毁。古刹围墙内还有七个石池。柏威夏寺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已经坍塌,巨石散落。遗址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山门屋角翘起,上面是精雕细琢的花纹。围墙具有吴哥窟的风格,曲线环绕。整个建筑呈褐红色,在绿荫和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古朴壮美。

法国于1907年与泰国进行边界勘定,边界地图由法国军官于1908年秋完成,并于1908年送交给暹罗政府。其中有一幅地图将柏威夏寺标绘在边界线的柬埔寨一侧境内。20世纪50年代,柬埔寨独立后,与泰国就柏威夏寺归属产生争议。泰国于1949-1952年占领该寺。于是刚独立的柬埔寨提出抗议并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审理.1962年6月15日,国际法庭判古寺归柬所有,法院认为,地图是作为联合勘界的成果被送交暹罗政府的。当时及以后许多年,暹罗方面许多官员包括前联合勘界委员会的成员都看到过这幅地图,非但没有表示任何不同的意见,并且还对制作地图的法国官员表示感谢。

3   柬埔寨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2017)

Temple Zone ofSambor Prei Kuk,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cient Ishanapura

三波坡雷古寺庙群位于柬埔寨磅同省磅同市以北30公里处亚热带森林中,距吴哥奇迹以东176公里,首都金边以北206公里。三波坡雷古( Sambor Prei Kuk),高棉语意为“丛林中的寺庙”,是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真腊王国的首都伊奢那补罗所在地。这一遗迹占地25平方公里,包含有一个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中心以及若干寺庙,其中有十座八角形的庙宇具有别的东南亚类似寺庙所没有的独特特征。它们的砂岩建筑装饰是吴哥时代以前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三波坡雷古风格。

公元616年至637年,真腊王朝国王伊萨那普拉一世制作了主神庙三波寺,并列为皇家的圣地和首都,命名为伊奢那城。以后经由历次的扩建,形成了寺庙群的规模。伊萨那普拉一世在位期间,以向中国隋朝(公元616-617年)派遣第一个大使而闻名。伊萨那普拉最后一位重要的国王是贾亚瓦曼一世,他在8世纪去世,他的死去给王国带来了动荡和破坏。1970年,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位时期,以攻击红色高棉游击队和北越在该国的影响,美国总统尼克松下令对柬埔寨举行秘密轰炸,飞机轰炸也波及了遗址所在的区域,造成部门寺庙的损坏。游击队在这已区域埋下了几枚地雷,这些地雷直到2008年才被清除。

三波坡雷古寺庙群历史悠久,它的修建气势派头及灵感,为500年后的吴哥建设者提供了启发。有些修建构件如门楣、山墙、柱廊和砖雕、浮雕,堪称为传世杰作,今后衍生而出的艺术和修建,被其它地域的修建所效仿。古寺庙群包含有一个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中心以及若干寺庙,其中有十座八角形的庙宇具有其他东南亚类似寺庙所没有的独特风格。这里的每座寺庙都几乎是柬埔寨历史上最古老的建筑,作为早于吴哥时代的高棉文明的摇篮,三波坡雷古的砂岩建筑装饰是吴哥时代以前就形成的独特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三波坡雷古风格。

这个一百多座以砖结构为主的寺庙群散落在森林中,隐藏在丛林中形成的独特风貌,吸引着无数爱冒险的旅行者。草木丛生,树荫浓密,非常适合有冒险情节的旅行者。这是一个被世人遗忘长达3个世纪的古寺庙群,寺庙隐藏在树林丛中,而大树缠绕着寺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波坡雷古紧邻洞里萨河,有2层围墙,在西面2公里处设有水路系统以及其他设施。城内居民有上万户,在城中设有大型皇家审讯台。

景区主要的景观集中在219公路南侧的Ngroup:Prasat Sambor(三波寺).S group:Yeay Poeun(耶艾彭寺)、 Prasat Tor(狮庙),坍塌围墙勾勒出三大区域清晰的范围。Prasat Tor(狮庙)位于密林的深处,这片寺院面积堪称三波坡雷(Sambor Prei Kuk)之最。沿着松软的林间小路,穿过Prasat Sambor(三波寺)向南,虽然丛林茂密,小路纵横,但景区内向游客兜售KROMA(柬埔寨围巾)的孩子们很愿意为你做向导。

狮庙核心建筑入口面向南方,门前两尊张嘴怒吼的石狮子,是这座寺院最大的亮点,院落四周坍塌的围墙可以轻易的还原出寺院曾经巨大的院落,一路走过来林间小路边散落着更多的没有名称的佛塔,在安静的林间,坐在寺院的台阶上可以想象到这里曾经辉煌的模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界遗产之柬埔寨篇  柬埔寨  柬埔寨词条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