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麦麦角病如何防治?

  小麦麦角病有什么症状?小麦麦角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小麦麦角病?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小麦麦角病症状及危害  小麦麦角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黑龙江、河北、新疆和内蒙古草原地区发生普遍。主要为害黑麦,也为害小 麦、大麦和燕麦的穗部,造成减产。  小麦花器受浸染后出现黄色蜜状粘液(分生孢子和含糖液),其后子房逐渐膨大变硬,形成紫黑色长角状菌核,突出穗外,即为麦角(菌核)。麦角长1~3厘米或更长,直径0.8厘米。

  二、小麦麦角病传播途径  小麦麦角菌核落入土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出土生成红色子座和子座柄,内生子囊,形成子囊孢子。麦类作物开花时,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至小花上侵害,约经7天产生蜜露状粘液。粘液内有大量分生孢子,可借昆虫、雨点溅洒等传播,15天左右形成菌核,子房变成麦角菌核成熟后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

  三、小麦麦角病发病原因  小麦麦角病的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于种子间存活传播。春季菌核萌发形成子实体,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到寄主花器,造成为害。病部产生粘液内有大量分生孢子,再由雨水、昆虫或接触性传播为害。春季地面湿润,菌核易于萌发,小麦花期长,开花期多雨有利于病菌传播和浸染。  四、小麦麦角病预防措施  1、选择无病地留种,或汰除种子中菌核。  2、深耕将菌核埋入深土层,清除田间杂草和自生麦苗,减少菌源。  3、与玉米、豆类、高粱等非寄主作物轮作一年。  4、病田深耕,将菌核翻埋于下层土壤,距地表至少4cm以上。早期清除田间、地边的禾本科杂草,减少潜在菌源。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中国三农网感谢您的支持。

  原标题:小麦麦角病如何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麦麦角病如何防治?  麦角  麦角词条  小麦  小麦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粮食

 小麦干旱裂缝防治方法

很多农户在进行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发现部分的麦田存在干旱、缺苗、裂缝等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采取措施,冬季前很难形成壮苗,这会影响到明年小麦的高产和丰收。那么麦田的...(展开)

粮食

 新品种:黑绿豆

黑绿豆其籽粒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在0.24%~2.0%,绿豆中脂肪含量在1%以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黑色作物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展开)

粮食

 夏玉米黑粉病的成因与防治技术

近几年夏播玉平方米不同程度地发生黑粉病,发病地块平均病株率达60%,多者达90%,几近绝产。望着满地的“乌霉”(黑粉病俗称),许多农民欲哭无泪。一、玉米黑粉病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