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颠覆学院派的犹太管理学家

  很多人都知道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但没有多少人能够记住这一理论的创始者。这也难怪,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爱迪思,完全不同于人们熟知的其他管理学家。他的祖先,是中世纪躲避宗教迫害而逃离西班牙的犹太人。他在童年时,又逃离了希特勒设在波兰的毒气室,流亡到阿尔巴尼亚。二战结束后,他先移居塞尔维亚,后移居以色列,在希伯来大学求学。尽管他后来移居美国,但他对犹太人的家园以色列和生他养他的南斯拉夫都牵肠挂肚,因而他的研究也同美国的主流学者相比有些另类。在一定意义上,爱迪思的学术成就属于世界。

  伊查克·爱迪思(Ichak Kalderon Adizes)生于1937年10月22日,他的出生地在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Skopje of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如果沿着历史追溯,这里并不是爱迪思祖先的故乡。他是西班牙裔犹太人后裔。1492年,那位支持哥伦布航海的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驱逐了所有摩尔人,要求异教徒改信基督教。爱迪思的祖先因此被驱逐出境。当哥伦布在斐迪南二世支持下扬帆远航的同时,爱迪思家族却在西班牙王国的铁腕打击下颠沛流离。他们来到意大利北部的城市维罗纳(Verona),为了躲避迫害,这些难民以当地的阿迪杰河(Adige)作为新的家族姓氏,爱迪思家族由此诞生。到16世纪初,伊查克的先辈来到马其顿定居。尽管他们离开了西班牙多年,但却一直保留着西班牙的生活习惯,并且说着古老的西班牙犹太人语—拉地诺语 (Ladino)。20世纪初,驻南斯拉夫的西班牙领事发现这一独特的语言,便将使用这一语言的居民看做西班牙人的后裔,并说服西班牙政府给这些居民颁发了西班牙护照。正是这一举措,后来拯救了爱迪思全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厄运再次降临在犹太人头上。1943年3月,马其顿所有的犹太人(共7153户),除因持有西班牙护照而被释放的 12户以外,都被来自保加利亚的纳粹关进了集中营,送往波兰东部的一个村庄特雷布林卡(Treblinka),纳粹在这里建立了臭名昭著的灭绝营。在灭绝营的毒气室,那些人无一生还。二战期间,这个灭绝营屠杀了84万犹太人,伊查克的外祖父母、舅舅、姨母、表兄弟姊妹共133个亲人就在这些死亡者之中。伊查克的父亲萨拉蒙·爱迪思(Salamon Adizes)持有西班牙护照,而西班牙当时是纳粹德国的盟友,所以他的一家逃过了这场劫难,在被释放的12户之列。这种惨绝人寰的种族迫害,在6岁的伊查克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尽管没有被送进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但作为犹太人,必须逃离才有活路。如何逃离马其顿也大费周折。老爱迪思贿赂了走私者,让他们帮助全家偷渡到阿尔巴尼亚。为了隐瞒身份,爱迪思家自称是来自波西尼亚(Bosnia)的穆斯林。在穆斯林习俗中,如果一个家族杀死了另一家族的人,即便是误会, 那么受害者家族的人也必须复仇。而仇杀中的穆斯林如果成功逃走了,其他穆斯林就有责任将他们隐藏起来。老爱迪思知道穆斯林的这个习俗,于是,他假装自己是个医生,编造理由说自己是因为家族仇杀而逃亡的。这个村庄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和乡亲们,接纳了他们并保护了他们。直到50年后,爱迪思家族才知道,当初庇护他们的宗教领袖凯迪(Kadi)等人,明明知道爱迪思家族是犹太人,但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也没有对爱迪思家族揭开这个秘密,而是默默地照顾着这个落难的家庭。

  二战结束后,爱迪思全家来到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在那里他学会了塞尔维亚语。1948年,以色列刚一建国,爱迪思全家就移民以色列。在那里,小爱迪思学会了犹太人最重要的语言—希伯来语。1959年到1961年,爱迪思在以色列国防军队里服兵役,军衔中士,并担任过青年领袖学校 (School for Youth Leadership )的指导员。后来,他还在以色列银行的研究部做过金融研究工作。1961年,爱迪思进入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学习经济与政治科学,并获得希伯来大学学术奖学金(Prize for Scholarly Excellence),196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爱迪思来到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上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比较管理学,1965年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1968年获得商学博士学位。

  就像犹太民族几百年来的曲折命运一样,爱迪思在流离与辗转中成长,复杂的生活背景和曲折的人生经历不仅使他积累了社会经验,而且使他形成了很强的语言能力。他可以用古西班牙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希伯来语、英语四种口语演说,还能用法语、意大利语、保加利亚语和葡萄牙语进行书面交流。正因为他会说四种语言,口音中混合着这四种语言的不同成分,人们难以听出他的母语是什么。凡是初次听到他讲话的人,几乎都会问他是哪儿人。而这个几乎不成为问题的提问,对于这样一个有着颠沛身世的犹太学者来说却难以回答。爱迪思认为,自己属于所有地方,同时自己哪里人都不是。

  爱迪思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的是南斯拉夫的自治系统(the Yugoslav system of Self management)。正是这一研究,使他对学院派的管理研究产生了怀疑。离开大学后,他才发现,现实中的真实情境,与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所学的东西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当他开始从事管理咨询业务的时候,他进一步发现,学校只能学到“应然”,而现实中要面对“实然”。在学校内学习得到的知识,都是基于应该发生的事,而不是真实的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由此,爱迪思认识到,大学教育的前提是值得商榷的。大学追求学术逻辑上的完美和自洽,恰恰忽视了现实社会的非逻辑和不自洽。走到社会上才会发现,这种非逻辑和不自洽演化出了人类生态。管理的本质不是去营造一个没有“问题”的环境,而是激发出企业的生命力。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爱迪思不同于其他书院教授,他置学校的规范研究工作于不顾,转而去探究真实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自从他迷上了这条独特的研究之路后,他就在矛盾与冲突之中求索,越是有疑问,越是要追根问底。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的好奇心促使他的思维活跃并开放,引导他在失败、痛苦与彷徨中取得了颇有争议的学术成就。

  从1967年到1982年,爱迪思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安德逊商学院任职。在这个时期,他参与了很多组织变革工作和企业咨询工作。由于他有音乐特长,他特别关注艺术组织机构的管理。这一兴趣促使他于1969年建立了表演艺术管理学,在世界上首次创立了艺术MBA管理课程。但是,他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不务正业”,他对主流教学和研究的质疑和否定,他与书本背道而驰的激越想法,使学术同仁们对他由欣赏到排斥。在美国,大学确实是宽容的,对学术观点上的争议通常是赞赏的甚至是支持的,然而,学院的学究们可以宽容你的学术创新观点,但不会理睬你颠覆学院教育的想法。而爱迪思,却一直坚持他的另类想法,想把学院教育翻个底朝天。这就得不到那些可爱的学者们支持了,因为爱迪思是在颠覆高等教育,他会把学院秩序引向疯狂,学者们不可能和爱迪思一样离经叛道地去否认学校的管理学教育,否则就会“天下大乱”。

  爱迪思抱着一种“学院俱醉我独醒”的信念,坚持走自己的路。1975年,他建立了完全不同于大学商学院的“爱迪思研究院”,这是一个咨询公司的核心组织,从属于在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的爱迪思咨询网络,主要为公司和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他在这个私人领地上教授他所知道的东西,并颁发认证书以取得社会的承认。1977年,他告诉高层管理者和政治领袖们,学院教育追求的完美组织是不存在的,所谓组织“有问题”是正常现象,人们应该认识到“存在即合理”,驾驭那些不可避免的冲突。组织和管理不应该去适应教科书的规定,而应该在现实中亲历亲为。他的思维不能受虚假的教科书的禁锢,“没有完美的管理者”,那些商学院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不过是教科书的制成品。爱迪思放肆地批评美国式的管理学教学,由此,爱迪思与学院教育划清了界限,最终放弃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职位,开始了他以个人之力进行的管理学“十字军远征”。也许,管理教科书上虽然采纳了他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却避而不提他的名字,与爱迪思对学院教育的“背叛”有关。

  爱迪思的“十字军远征”注定是艰难而又充满风险的。他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既有的对管理学的认识和教学方法,因而倍受争议。不管别人怎样看他, 他自己怀着一种虔诚的教徒式心态,不遗余力地传播着他的“爱迪思法”。他是一名著名的演说家,强调对学院管理理论的超越,强调领导的协作性,强调在解决组织问题时要弄清楚组织所在的生命周期而不是一刀切,强调以建设性的方法来利用和排解管理中的冲突。尽管他也要赚钱谋生,但他有时却会不为赢利而去演讲和教学。在圈内的质疑中,在他的学说形成过程中,他也失败过很多次。有人甚至认为,爱迪思并不是真正提出了一套理论,相信爱迪思的人不过是出于一种信仰或者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爱迪思自己则反复追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地作演讲或者做咨询的时候,每每面对听众的批评,他会不断探讨在他的教学中什么是有道理的,什么是讲不通的。在独立思考上,爱迪思同英国学者汉迪类似。他强调,除非你亲身感知到,那些即便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不见得你就是真正“知道”。在他看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尽管可能自以为知道。

  自从爱迪思被邀请去给政府首脑做演讲开始,他看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系统—国家。他发现,虽然他曾经在企业中取得了很有成效的业绩,但是,仅仅是规模的不同,也会使管理研究大相径庭。那些适用于个体微观系统的成功领导变革的规律,并不能适用于中观的组织系统;对中观组织起作用的规律,并不能对宏观的国家系统起作用;对某个国家起作用的规律,并不能对全世界都有效。在企业中成功的经验,放到国家范围内可能不会激起一点反响, 在这一方面,他经历过惨痛的失败,用尽全力而看不到有何变革,他也因此而失眠。由此而得出的推论是,他的学说,不过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发现的旅程记录。在这个旅程中,他不能确定是否必胜,某种新的语言、新的国家变革、新的有挑战性的咨询工作,他不见得都能成功拿下。这是一条没有止境的探索之路,爱迪思并不刻意计划要达到什么,他只告诉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经历什么,并且不怕失败和勇敢地反问“为什么”。

  在30多年的探索生涯中,他提出了用自己姓氏命名的爱迪思法(The Adizes Methodology),并在各种组织中大力推广和应用。所谓爱迪思法,是一种为加速组织变革的独特实用系统。这一方法研究如何诱致成功的变革并且在变革过程中不造成破坏性冲突。爱迪思相信,他的理论有很大的适用范围,可以促进必要的变革来改善公司和政府的绩效,而不会产生干扰性混乱和破坏性冲突。在过去这些年中,他为一些跨国工商企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咨询,有62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0万名高级管理人员听过他的演说。他推广的爱迪斯法已经被全世界上千家组织成功使用。这些组织大小不等,有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从比萨快餐店到跨国银行,从非营利组织到军队,从财富100强到刚创业的小企业。仅仅在作为政府顾问方面,爱迪思已经为以色列、瑞典、希腊、巴西、加纳、冰岛、墨西哥、马其顿、黑山等十多个国家的总理和内阁做过演讲或者提供咨询,这一切都让他声誉大增。在一定意义上,爱迪思法不仅仅是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他的书籍和指南,即便门外汉看起来也毫不费力。他的哲学观和方法论,适用于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仅仅从学术的角度讲,爱迪思法的影响也波及医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等领域。但令爱迪思尴尬的是,他致力于推销的是他的思想,而人们却只接受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他立志于做一名管理哲学家,但世人眼里他只是一个能赚钱的咨询师。

  应该注意到,虽然爱迪思法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但在美国却影响有限。以《一分钟经理》而出名的管理畅销书作家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非常欣赏爱迪思,认为总有一天美国人会发现爱迪思法是“美国的独门秘技”(The best kept secret in America)。布兰查德相信,假如有一天美国在世界上落后了,那一定是因为美国人忽视了爱迪思的缘故。但是,在美国以外的世界,他的名气就大多了。美国以外的大学,也在近几年开始承认他的学术地位。

  2008年,爱迪思在《卓越领导杂志》(Leadership Excellence Journal)上的美国领导界百名思想家排行榜中位列第28位,2007~2008年在美国《卓越经理人杂志》(Executive Excellence Journal)评选的百位咨询顾问中位列前30。有意思的是,他反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却又渴望得到现行教育体制的承认。从2005年到2009年, 他获得了13个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具体授衔的学校和时间是:2005年12月1日,马其顿斯科普里的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St. Cyril & Methodius University);2006年10月23日,莫斯科的国家管理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2007年4月24日,莫斯科的俄罗斯联邦政府国家经济学院商业研究院(IBS-Academy of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Government of Russian Federation);2007年12月7日,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管理学院(IEDC-Bled School of Management);2007年12月12日,塞尔维亚的勒克司大学(the Singidunum University);2007年,俄罗斯联邦经济学院和金融学院(the Academy of Economics and the Academy of Finan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8年11月25日,立陶宛维尔纽斯的ISM经济管理大学(The ISM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8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国际商学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Business)和立陶宛维尔纽斯的国际商学院(IBS University);2009年3月31日,乌克兰基辅的欧洲大学(European University)和国立经济大学(National Economic University);2009年,黑山(学校不详);2009年,拉脱维亚里加经济与工商管理国际学院(Rig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从这个名录可以看出爱迪思在东欧中亚地区的学术影响。此外,他还因为担任马其顿和黑山的政府顾问,获得了这两个国家的荣誉公民身份。作为退役的犹太学者,他曾被以色列国防军授予荣誉少校军衔。

  爱迪思本来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逊商学院的终身教授,还曾被聘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客座教授。后来,他创立了爱迪思咨询网络公司,担任董事长、CEO兼学术主任。这个公司的总部设在加州洛杉矶圣巴巴拉卡平特里亚(Carpinteria),在 14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包括中国,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是成都爱迪思贝森咨询有限公司)。1994年,他在这个公司基础上又成立了领导和变革研究生院(the Adizes Graduate School for the study of Leadership and Change),自己担任学术院长。这个学院实行网络授课,进行类似于中国的专业学位式管理教育。

  爱迪思迄今出版了12本著作,还有许多文章、录像和其他读物,它们有50多个版本,被翻译为36种语言。1988年,他的代表作《企业生命周期》(Corporate Lifecycles: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出版,并被《图书馆杂志》(The Library Journal)评为十大最佳商业书籍。1999年,他又推出了该书修订扩充版,更名为《把握企业生命周期》(Managing Corporate Lifecycles)。他的作品还有:《产业民主》(Industrial Democracy,1971),《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1975),《如何处理管理不善的危机》(Mismanagement:How to Solve the Mismanagement Cri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nagement Problems,1979),《把握变革》(Mastering Changes: The Power of Mutual Trust and Respect in Personal Life, Family, Business and Society,1992),《追求鼎盛》(Pursuit of Prime:Maximize Your Company’s Success with the Adizes Program,1996),《理想的管理者》(The Ideal Executive:Why You cannot Be On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2004),《管理和管理不善的模式》(Management/Mismanagement Styles,2004),《领导领导者》(Leading the Leaders:How to Enrich Your Style of Management and Handle People Whose Style is Different From Yours,2004),《在危急时刻如何管理》(How to Manage in Times of Crisis,2009);《管理的文化》(Managing for the Culture)等。

  爱迪思有六个孩子,从1992年定居美国加州,现居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和以色列的凯撒里亚,他热爱民间舞蹈,喜欢拉手风琴,要不就是静思冥想。除了管理咨询外,他一直关注犹太人的平等权益与中东和平进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颠覆学院派的犹太管理学家  犹太  犹太词条  管理学家  管理学家词条  学院派  学院派词条  颠覆  颠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