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小学生因作业报警:母亲,请别让你的强势毁了孩子!

有个妈妈留言说:“真希望孩子身上有个开关,一按就不哭,不闹,不讨人烦,很听话。”可那只能是机器,而不是我们精力充沛、鲜活烂漫、充满思想的孩子。

近日,南京一名二年级小学生报警称自己受了委屈,让警察蜀黍帮忙评评理。

民警赶到后发现,小男孩因做作业与母亲发生分歧,母亲认为他算错了,他觉得自己没错,得不到母亲认可,觉得委屈就报警了。

民警一边教育男孩未成年不能乱报警,一边帮着解题,最后发现小男孩的答案是正确的。他的妈妈只好向他道歉。

这位妈妈这下尴尬了,很显然她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一方,当发生分歧时,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思维:

总是觉得大人们说的都是对的,小孩子只要听着就对了,不能质疑自己。

一方面,母亲习惯性的否定压抑了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另一方面,在母亲的强势下,孩子的心理也难免遭受影响。

2:

曾经,朱雨辰妈妈在节目《我家那小子》中的“贤妻良母”言论,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朱妈妈那密不透风的控制和令人窒息的“疯狂”的爱。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我顶两个菲佣”。

……

朱雨辰的妈妈已经72岁了,她为了不让儿子做饭,就背着东西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拍戏,她就跟到哪儿;

因为不想看到儿子被打,她不许朱雨辰接古装戏和武打戏;怕儿子上火,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给儿子榨果汁,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汤;

甚至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她都知道,还都会干扰。

被妈妈控制了39年的朱雨辰,曾经跟她大吵“你这样会把我搞死!”

他一直想逃离妈妈的掌控,从上海跑到北京上学,毕业后,又选择留在北京。

但,妈妈总会使用苦肉计:回家时,他发现妈妈总是在哭“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就像是孩子的枷锁。

我把自己都给了你,你怎么能不听我的?你这辈子该怎么活应该由我来决定。

但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子女们都过得不太好。朱雨辰对待爱情消极妥协,性格隐忍不自信,朱雨辰的姐姐觉得自己做不到母亲那样,“我负不了这个责任”,陷入了恐婚的状态。

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父母自我沉溺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反而会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

3:

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母,就是这样一个强势的母亲。

她以自己的强悍和精明牢牢地掌控着所有的儿女——卖女儿的房间供大儿子留学、却让本可以上清华的女儿读免费师范、帮二儿子找工作,买婚房。

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她操控着。

而在母亲区别对待的影响下,三个孩子的未来发展,则是走向了不同的极端:

明玉看透了母亲的强势和父亲的软弱,心灰意冷彻底脱离家庭,靠着自己的奋斗,成功找回了原生家庭欠她的爱。

大儿子懦弱自私,天天以“你们心里还有我这个大哥吗?”、“你们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等自居,远程遥控指挥,却起不到一点担当。

二儿子最“可恨”,被彻底养育为一个妈宝男,吸干了父母的血汗钱,还当作是天经地义,不懂得感恩与回报。

强势专横的母亲,很难养出感恩孝顺的孩子。

苏明玉是如此的。

对于明玉,苏母用的是强势的冷漠方式。

苏母不把她当人看,不给予最起码的爱与尊重,动辄打骂,因此她十年不曾回家,也从未原谅父母对自己的冷漠。

苏母教出的是和自己一样强势、冷漠的女儿。

而苏明成,这是另一种强势方式的牺牲品——操纵的溺爱。

母亲没有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也剥夺了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对于儿子,苏母教出的是自以为是,缺乏主见的妈宝男。

苏母这两种强势方式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控制。

但教育的本质不是控制,正如卢梭在《爱弥尔》中说:

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

4: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中提到:“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生  小学生词条  强势  强势词条  报警  报警词条  作业  作业词条  母亲  母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