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增加范围和难度应成为期末考规范化要求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中小学春季学期教学安排,明确从4月13日开始,中小学将结合实际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机制。通知要求,期末考试由各区统一指导学校组织实施,各校不得额外扩大考试范围和增加考试难度。(4月5日 人民日报)

在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时,许多地方从一开始就启动了学科教学活动。北京启动学科教学活动明显滞后,从4月13日才开始,并且复课后,也不像其他地区那样,采用周末调课和压缩暑假时间的方式补足总课时。

在课时骤减的情况下,想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是对师生教与学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检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要求期末考试“不得额外扩大考试范围和增加考试难度”,也许会有人质疑,是不是为质量检测放水?

在笔者看来,“不得额外扩大考试范围和增加考试难度”,不仅要成为北京市今年春季期末考试的规范化要求,也要成为各地各学校期末考试的规范化要求,这是由期末考试的功能决定的。

期末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其作用有二:一是为评价师生提供依据,二是为质量监测提供凭据。期末考试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决于试卷的质量。可是,有些地方期末考试的试卷质量堪忧——知识性、常识性错误姑且不论,试题缺“胳膊”少“腿”的现象也不说,有的出卷人随意扩大命题范围、增加试题难度,试题一偏二怪三难,令师生无所适从。

额外扩大命题范围,任意增加试题难度,这样的期末考试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会使课堂教学偏离正常轨道。试卷的制作、试题的设计都应该是有章可循的。教材就是命题的范围,课标就是命题的标高,学情就是命题的依据。也就是说,命题的范围是有边界的,试题的难度是有限度的。

额外扩大命题范围、增加试题难度,或许不是有意为难学生、为难老师,但试卷就是镜子,可以照见命题者的专业学识、职业态度、工作作风等。命题者要是研究了课标、吃透了教材、了解了学情、明白了检测的意图,命题就不会越过边界,试题的难度就不会超过限高,也就不会出现一些“无厘头”的试题,从而导致期末考试无法检验真实的教学效果。

因此,考试命题者要把命题工作做足做到位,除了研究课标、钻研教材外,还要深入学校,了解教情学情,并且始终把不“额外扩大考试范围和增加考试难度”作为规范化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试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规范化  规范化词条  期末  期末词条  难度  难度词条  范围  范围词条  增加  增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