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食堂禁言有违教育原则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伸一根手指表示“1”,伸两根手指表示“2”,伸三根表示“3”,分别代表加饭、加菜、加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负责照看学生就餐,看到学生打出手势,会用“OK”的手势回应。如果有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4月16日澎湃新闻)

“食不言,寝不语”是古人对君子的要求,也是儒家所倡导的文明礼仪,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道德礼仪的规范,而且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也符合养生之道,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小学生正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天性活泼好动,吃饭讲话,而且”口无遮拦“,不顾他人的感受,在餐厅大声喧哗,肆意打闹,甚至忘记吃饭,以至于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小学生就餐行为进行规范,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文明就餐,安静吃饭,这是学校管理者应尽的职责。然而,文明就餐却并不等于“食堂禁言”,很难想象,小学生的食堂变成了“无声食堂”,甚至学生表达加饭加菜需求时无奈地使用“手语”,这对学生的心理将造成一种怎么的感受,这样的食堂又带给学生怎样的压抑。

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很难享受到快乐的童年,在学校本来就面对着这样那样的限制,诸如上课规规矩矩地认真坐好,动弹不得,课下不准随意打闹,学生拘谨大于自由,严肃大于活泼,身心很难得到舒展。好不容易食堂就餐,放松自我,却被老师无情地“禁言”,而这样的“禁言”出发点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学校管理的简便易行?真的需要考究一番。

“食无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是,就餐同样是孩子重要的生命交往活动,是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渠道,事实上,就成人而言,就餐多半是家人以及朋友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就餐的形式,轻松愉悦地谈论相关话题,从而达求彼此的心理共融,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就曾发起与校长共餐活动,以就餐为平台,让校长与学生面对面,倾听学生的心声,交换彼此的想法,畅通交流的渠道,让学生与校长的心变得更加亲近,更加亲密。相较之下,在“无声食堂”中,我们又能够看到怎么样的管理者呢?管理的霸道,硬性的要求,思维的强势,让一些学校的老师习惯于以牺牲学生自由为代价,换来学校表面的平静,换来压制后的校园秩序,“无声食堂”就是这样的极端表现。

当然,良好的饮食就餐习惯必不可少,让学生安静吃饭很有必要,但是,这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正向的教育,而非通过“禁言”“督查”这样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禁言”的效果看似有效,却有违教育原则,有失教育风范,更压抑孩子的天性,限制孩子的自由,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食堂禁言有违教育原则  有违  有违词条  食堂  食堂词条  原则  原则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育评论差生转化

 差生转化要对症下药

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家长和班主任都拿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班主任和家长或通过短信、微信,或直接到笔者办公室询问:如何提高差生的成绩?不可否认,这的确是困扰家...(展开)